補充感知

教師在直觀教學的過程中,還必須掌握和套用如下的感知規律。 從背景中突出對象,與知覺選擇性的聯繫是很密切的,對象在背景中越突出,則越容易被感知。 在固定不變的背景上,活動的刺激物易於被人感知。

教學的直觀形式有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言語直觀等,它們在給學生提供感性材料方面,可以起著相互補充的作用。實物直觀是指客觀事物本身直接作用於學生的感官而產生的映象,如觀察各種實物標本、實物,演示各種實驗,實際測量以及參觀訪問等。模象直觀是指實物、事物的模型和圖像,它是實際事物的模擬品,如模型、圖片、圖表、圖畫以及幻燈、電視、電影等。言語直觀是通過教師對事物的形象化的言語描述引起想像進行的,言語直觀可利用表象和再造想像,喚起學生頭腦中有關事物形象的重現或改組,從而造出新形象。
實物直觀具有鮮明性、生動性和真實性,有利於學生確切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掌握得快,也不易忘記。實物直觀的缺點是,事物的本質特徵難以突出、內部不易細察、動靜難以控制,不易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觀察。模象直觀就可以擺脫實物直觀的局限性,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對實物進行模擬、放大、縮小、突出重點,可以變靜為動或變動為靜,把快變慢或把慢變快,也可以變死為活、變遠為近,從而把難以呈現的對象在學生面前呈現出來。模象直觀還可使抽象難懂的東西,成為具體的易認識的東西。但是,模象直觀不是實物,難免導致學生獲得的知識不很確切,因此在製作和使用教具時,要注意教具中的事物與實際事物之間的正確比例。言語直觀可以不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受時間、地點、設備的限制,但它不如感知那樣鮮明、完整和穩定,它容易中斷、動搖、暗淡,甚至不正確。教師在進行直觀教學時,要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從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在直觀教學的過程中,還必須掌握和套用如下的感知規律
(一)目的越明確,感知越清晰
人在感知活動中能夠從周圍環境的許多事物中優先地分出當前所要感知的對象,這是由於知覺具有選擇性的原故。知覺的選擇性服從於感知的目的,目的性越強,感知也越清晰。
學生從小隨父母多次去過動物園,但對動物園裡的許多動物由於每次去時沒有特定的目的,因而對某些動物沒有深刻、清晰的印象。生物教師若要帶領學生參觀植物園或動物園時,就要突出其觀察的目的,目的越明確,感知就越清晰。相反,目的不明確,兒童就會東張西望,抓不住要領,得不到收穫。有人曾作過試驗,帶國小二年級學生去參觀盆景,預先沒有向兒童提出觀察的目的,學生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遍,看完後,讓他們說看到了幾種花的顏色,結果很多學生都說不出來,甚至說沒有看到這些花。要使學生的觀察取得成效,教師就要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感知的目的。例如,在自然常識課中,讓學生觀察魚缸里的鯽魚,應向學生提出具體的觀察目的:如注意魚的身體形狀、身體的表面覆蓋著什麼,背部、胸部、腹部、尾部長著什麼。這樣,學生才能觀察到魚的身體結構的特點。感知的目的越明確、越具體,其效果也越好。
(二)對象從背景中越突出,則越容易被感知
從背景中突出對象,與知覺選擇性的聯繫是很密切的,對象在背景中越突出,則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觀教學中,要使對象從背景中突出,必須遵循差異律、組合律和活動律等有關的規律。
1.差異律──加強對象與背景的反差
對象和背景的反差包括顏色、形狀、聲音等方面,如果這些反差越大,則對象就越容易從背景中突出而先被感知到。反之,對象與背景的反差越小,則對象越容易消失在背景之中而很難被覺察出來。如雪地里的牡羊不易被人看出來;由於某些昆蟲有“保護色”,也不易將它們與周圍的事物區分出來。
根據差異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直觀教具的製作和使用方面,不論是板書、掛圖、模型和演示實驗,都要加大對象與背景的差別。如白蝴蝶的標本不要製作在白色背景上,而要放在黑色、藍色的背景上。第二,凡是題目、標題、重要的定律、定理、公式和結論等,套用粗體字,使它特別醒目,容易被學生感知。第三,教師應該用紅色墨水批改學生的作業,使學生能夠迅速地、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作業正確與否。
強烈鮮明的對比,大與小,黑與白,高與低,強與弱,香與臭,苦與甜等等都能立刻為人們所感知,這就是差異律。
2.組合律──利用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組合
刺激物本身的結構常常是分出對象產生清晰感知的重要條件。對象的組合可分成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空間上的組合是指在視覺刺激物中,凡距離上接近或形狀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組成感知的對象。例如,遊行隊伍在前進時,各單位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可以使觀禮者便於區別;又如我們記筆記時,章與章、節與節之間,重要的標題與其他詞句之間都留出一定的空行,也是為了要在距離上顯出差異,以便日後查閱時一目了然。時間上的組合是指聽覺刺激物各部分“時距”的接近,它們也能使我們分出感知的對象。如,我們聽別人唱歌或說話,能一句一句地去感知它,一般來講,這是因為一句句話的各個詞之間時距較近,而各句話之間時距較遠的緣故。電報員接收發報“嘟,嘟,嘟……”就是以時距差異來感知對方的發報。
根據組合律,教師在繪製掛圖時,為了突出所要感知的對象,周圍最好不要附加類似的線條或圖形,應注意拉開距離或加上不同色彩;凡是說明事物發展的掛圖,更應注意每一個演示圖的距離,不要將他們混淆在一起;在教科書或教材上的文字,應該分行、分段、分節,行與行之間應有一定的間隔;此外,教師的儀容、舉動、風度,教室的環境,課業用品,直觀教具都足以影響學生的知覺,如果配合得好,就能促進課堂的學習。教師講課的聲調應有抑揚頓挫,避免講話毫無停頓之處或過分緩慢,因而學生不易感知每一句話,影響聽課的效果。
3.活動律──即對象的活動性
在固定不變的背景上,活動的刺激物易於被人感知。因此對直觀的重要對象或部分,應儘可能地增強其活動性。展覽會上活動的展品,容易被觀眾感知;課堂上學生的小動作容易被老師發現;汽車上的指示燈,一明一暗容易被警察感知;霓虹燈的閃動易被行人感知,都是這個道理。
根據活動律,教師在直觀教學方面,為了講明事物發展的過程,必須利用活動的掛圖或演示圖,有時最好用活動模型。如地理課講中國行政區域時,就可把各省的圖形做成可取出、可放進的模型;講長江、黃河時,可用紅色粉筆(或紅毛線)在黑板上(或地圖上)畫出;在理化生等課的教學中,教師演示實驗是很重要的,通過演示可以使學生清楚地看到事物變化的過程、結構、性能等。實踐證明,動的實驗比靜的掛圖給學生的感知效果明顯地要好一些。
(三)形象與言語的正確結合,則感知將更迅速而完善
人的感知是在兩種信號系統的協同活動中實現的,第二信號系統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詞的作用,可以使我們的感知更迅速、更完整、更富有理解性,大大提高感知的效果。在環境相當複雜,對象的外部標誌不很明顯,知覺對象比較隱蔽而難於感知的情況下,言語在感知中的作用更為顯著。它可以補充感知對象的欠缺部分,提高感知效果。
在利用實物直觀與模象直觀的過程中,沒有詞的作用,學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各人感興趣的方面去,而達不到教學目的,所以在直觀教學中,一定要使形象與詞結合起來。
根據這一規律,在形象與語言的結合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形象的直觀過程應受語言的調節。若教師錯誤地把直觀本身當作目的,為直觀而直觀,滿足於表面的熱鬧、生動,忽視言語對於事物本質特點的揭露,這就必然會使學生的感知失去目的性,從而降低教學效果,甚至產生消極影響。
2.應注意用確切的語言對形象的直接結果加以表述。
3.依據教學任務,選擇合適的語言與形象結合的方式。選用先直觀後講解,或直觀與講解同時進行,或先講解後直觀都可。在中學的教學過程中,一般採用邊使用直觀教具,邊講解的形式。過多地運用直觀教具而忽視語言的講解,會降低直觀教學的效果;對於掛圖或模型上不能表示或沒有表示出來的內容,應該加以說明,以免學生產生片面的或錯誤的理解。在學生自己做實驗時,教師必須加強實驗指導。
4.教師必須明確直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目的是引導學生在感知直觀材料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思維活動,透過現象了解事物的本質,獲得科學的理性知識。
(四)多種分析器的協同活動,可以提高感知的成效
由於客觀事物常常是包含多種屬性的複合刺激物,因此我們對客觀事物的感知也經常是通過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而實現的。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識方面,看到的比聽到的印象深。單純靠聽覺,一般只能夠記住15%,如果靠視覺,從圖形獲得的知識一般能夠記住25%,若使聽視兩者結合,又聽又看,那么獲得的知識就能記住65%。在感知活動中,運動分析器的參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為只有在運動分析器的參與下,有些對象的某些特點才有可能被感知,如物體的軟硬屬性等。因此,那種既看,又聽,還用手摸、動手操作的學習,會有助於提高感知的精確性和加深印象。多種分析器的協同活動不僅能提高感知的成效,而且使人變得聰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