袴

袴 kù 形聲。從衣,從夸,夸亦聲。“衣”指“被”、“復”。“夸”為“跨”省。“衣”與“夸”聯合起來表示“便於跨馬騎背的腿衣”。本義:腿衣。袴〔褲〕,《釋名》曰:“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日本袴的種類有十四種,分別是:表袴、大口袴、指貫(奴袴)、小袴、四幅袴、長袴、馬乘袴、平袴、野袴、裁付(伊賀袴)、踏込袴、山袴、行燈袴、女袴。袴褶紫、緋、綠,各從本服色,白綾中單,白綾褲,白羅方心曲領,本品官導駕,則騎而服之。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東晉張僧繇所畫著袴褶的晉朝武士東晉張僧繇所畫著袴褶的晉朝武士

【反切】苦故

【漢字上古音羅馬字】kh?aas

【漢字中古音羅馬字】khuo

【日文音讀】コ

【日文音讀羅馬字】ko

【日文訓讀】はかま

【日文訓讀羅馬字】Hakama

史書解釋

英譯:leggings。“袴”同“絝”。絝字從糸從夸,夸亦聲,“糸”指絲帛,“夸”為“跨”省。“糸”與“夸”聯合起來表示“以絲帛纏裹雙腿,以便跨馬騎背”。本義:綁腿布。絝在漢代以前就已出現,是漢族傳統服飾之一,屬於漢服系統。《說文解字》解釋為:“絝,脛衣也”。《釋名·釋衣服》說:“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後來開始寫作“袴”。《史記·趙世家》夫人置兒絝中。又《司馬相如傳》絝白虎。《前漢·景十三王傳》短衣,大絝,長劒。《後漢·廉范傳》平生無襦,今五絝。《淮南子·原道訓》短綣不絝。晉朝崔豹《古今注》云:“袴,蓋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為之,名曰褶。敬王以繒為之,名曰袴,但不縫口而已,庶人衣服也。到漢章帝,以綾為之,加下緣,名曰口。常以端午日賜百官水紋綾袴,蓋取清慢而理人。若百官母及妻妾等承恩者,則別賜羅紋勝袴,取其曰勝。今太常二人,服,緋衣,執永龠以舞之。又時黃帝講武之臣近侍者,朱章袴褶。以下屬於鞋。”「裳又前三幅,後四幅,開兩邊,露裡衣,是以須衽。屬衣兩旁垂之,以掩交際之處。」

「袴褶之制,未詳所起。近世凡車駕親戎、中外戒嚴服之。服無定色,冠黑帽,綴紫褾,褾以繒為之,長四寸,廣一寸,腰有絡帶以代鞶。中官紫褾,外官絳褾。又有纂嚴戎服而不綴褾,行留文武悉同。其畋獵巡幸,則惟從官戎服帶鞶革,文官不下纓,武官服冠。」

「袴褶魏、晉以來,以為車駕親戎,中外戒嚴之服。晉制雖有其說,而不言其制。然既曰戒嚴服之,必戎服也。至隋煬帝時,巡遊無度,詔百官從行服褶袴,軍旅間不便,遂令改服戎衣為紫、緋、綠、青之服。則所謂袴褶者,又似是褒衣長裾,非鞍馬征行所便者,與戒嚴之說不類。唐時以袴褶為朝見之服,開元以來,屢敕百官朝參應服袴褶,而不服者令御史糾彈治罪。蓋以為六品以下之通服,韻書訓褶為袴,又為袷也。然袴,裳也;袷,衣之交領也。則不知所謂袴褶者一物乎?二物乎?《唐輿服志·群臣服》條內有緋褶大口袴,則似是二物。然不知所謂緋褶者衣乎?裳乎?當俟精識考古之士而訂之。」

另有“秦始皇巡狩至海濱,亦有海神來朝,皆戴抹額緋衫大口袴,以為軍容禮,至今不易其制” 。《晉書·輿服志》:“弓弩隊各五十人,黑袴褶”。袴褶後來成為專門的騎兵騎服和武士服。南朝蕭齊王朝的皇帝蕭寶卷「拜愛姬潘氏為貴妃,乘臥輿,帝騎馬從後。著織成袴褶,金薄帽,執七寶縛槊,戎服急裝,不變寒暑,陵冒雨雪,不避坑阱」,又「學乘馬於東冶營兵俞靈韻,常著織成袴褶,金薄帽,執七寶槊,急裝縛袴」。

歷史上,有關袴最著名的記載就在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韓信“胯下之辱”。太史公有云:“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三國志·吳·呂范傳·注·江表傳》云:“范出,便釋褠,著袴褶,執鞭,詣閣下啟事,自稱領都督。” 還有一個出名的成語叫“紈絝子弟”就是出自《漢書·敘傳上》:“數年,金華之業絕,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於綺襦紈袴之間,非其好也。”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有:“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又見於《宋史·魯宗道傳》:“館閣育天下英才,豈紈絝子弟得以恩澤處耶?”。宋代蘇軾《五禽》中有詩云:“溪邊布穀兒,勸我脫布袴”。隋唐的大鼓、長鳴、橫吹工人,紫帽,赤布袴褶。金鉦、棡鼓、小鼓、中鳴工人,青帽,青布袴褶。饒吹工人,武弁,朱褠衣。大角工人,平巾幘,緋衫,白布大口袴。三品以上,朱漆饒,飾以五采。騶、哄工人,武弁,朱褠衣。余同正一品。四品,鐃及工人衣服同三品。余鼓皆綠沈。金鉦、棡鼓、大鼓工人,青帽,青布袴褶;大角工人,平巾幘,緋衫,白布大口袴。明初蘭茂《韻略易通》則把袴解釋為“褻衣”,即內衣的一種。

唐德宗十五年,袴褶之制曾被廢止。「德宗貞元十五年,膳部郎中歸崇敬以百官朔、望朝服袴褶非古禮,上疏云:“按三代典禮,兩漢史籍,並無袴褶之制,亦未詳所起之由。隋代以來,始有服者,請罷之。”詔:“可。”」

袴和褌

當代復原袴褶當代復原袴褶

褌,古同“裩”,是一種合襠內衣。《說文》無袴而有絝,曰:“絝,脛衣也,從系夸聲(苦故切)。”惲,《說文》:“惲,重厚也,從心軍聲(古渾切)惲或從衣。”音義全異。《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澤”之澤,為此襗字。《說文》又曰“褰,絝也,從衣寒省聲,《春秋傳》曰征褰與襦(去虔切)”,所以袴絝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為脛衣則一。袴〔褲〕,《釋名》曰:“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急就篇》顏注曰:“袴,謂脛衣也,大者謂之倒頓,小者謂之校口。”褲之兩股曰襱。"(參考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釋名·釋衣服》說:“褌,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古今注》則云:“褌,三代不見所述。周文王所制褌,長至膝,謂之弊衣,賤人不可服,曰良衣,蓋良人之服也。至魏文帝賜宮人緋交襠,即今之褌也。”此外有一種褌,類似後世的短褲叉,形似犢鼻,叫犢鼻褌(註:錢大聽《十駕齊養新錄》卷四"犢鼻褌"條說, 無襠者謂之 ,突犢聲相近,重言為犢鼻,單言為突,後人加衣旁作 。這是另一種解釋。),穿起來便於勞動操作。《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說,司馬相如在臨邛“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

有學者認為袴古時指套褲,以別於有褲襠的“褌”。《禮記·內則》:“衣不帛襦袴。”孫旦希集解:“襦,裡衣;袴,下衣。二者皆不以帛為之,防奢侈也。”《說文》:“絝,脛衣也。”即是說,袴沒有襠,是套在腿上起禦寒作用的。《太平御覽》引《列士傳》:“馮援經東無袴,面有飢色。”又引《高士傳》:“孫略冬日見貧士,脫袴遺之。”袴可能沒有襠,當絕對不意味著是開襠。如果袴是開檔的,那么趙氏孤兒安能被藏於袴中。如果袴僅僅是套在腳上,那么所跨之物為何呢?袴,源自,跨,而跨的解釋是“過其上”。這裡的“其”不可能空無一物。況且襠的本意並非今天所謂之褲襠,古漢語裡的襠,本身就是一種袴,在漢代稱為“窮袴”。根據史載,袴很可能來自裳的話,那么就是把平鋪的裳從底邊正中間向上剪開_↑_,然後把中間分開的∧形兩邊前後縫起來,就成了無襠的袴。擺幅越大的裳做出來的袴的擺幅也越大。後來前後兩幅布的設計演進為前後各兩塊對稱的梯形布縫成,幅布越多擺幅就越大。後來有了襠以後,就在∧形頂端加了一塊三角形或者方形的布,就更易於活動了。

日本的袴

日本古墳時代的埴輪日本古墳時代的埴輪

日本的“袴褶”,讀作“こしゅう(羅馬字kosyuu)”,是漢字的音讀,騎馬所用之袴(Hakama),並非後來的馬乘袴。從這裡看得出來,日本袴深受中國的影響,不僅如此袴褶在漢史書中的確是作為騎服。雖然目前中國尚未發現袴的實物,還不能證明日本袴就是中國袴。不過大部分日本人自己也說,日本袴是由中國的絝而來的

。日本方面認為袴最初是前後兩幅布做成,後來增加到4副布,埴輪的人偶袴裝就是4幅布做成。後來為了方便運動又增加到六幅布。後來又變成了八幅布的指貫。江戶時代以後,袴增加到了十幅布。

日本所謂“褌”是指“上代、男子の著た、裾の短いズボン様の下半身用下著”,即古代男性穿的短褲內衣(內褲)。而犢鼻褌則是指的相撲穿的那種內褲。

鑒於日語漢字不會搞錯漢字本來的意思,以上日語的解釋應該認真考慮一下。

日本的野袴日本的野袴

現代日

本的袴單獨用時讀作hakama,但是用漢字表記,是一種寬鬆裙褲,復蓋了從腰到腳的身體。

日本自認起源不明,《古事記》和《日本書紀》卻出現了袴這個漢字。《古事記·序文》云:“道軼軒後。徳袴周王”,意思是“道軼軒轅,德跨周王”。考古上最早見於日本古墳時代的埴輪(haniwa)里的人偶,推測最初只有男子穿著。值得注意的出現埴輪的日本與中國南北朝同期,所謂的埴輪也不過是中國兩晉南北朝袴裝俑雕塑的翻版。古代日本並沒有區分褌和袴的區別,都是裙褲,同時袴據說來自裳。袴在古代日本是作為男子象徵的服裝

。正倉院所藏古代袴中就有開襠式袴(開股式)和合襠式袴(閉股式),一邊有帶子系攏,這種形制後來就成為後來的束帶和大口袴。平安時代,日本的表袴、指貫和長褲在官位上的適用、形態以及材質就確定下來了。近代增加了野袴、行燈袴和輕衫,也成為日本武士的常服和庶民的禮服。而女性的緋袴出現在平安時代,鎌倉時代以來成為普遍穿著。袴在日本很受歡迎不僅僅是因為方便活動,也能保護下身並起到保溫的作用。日本袴的種類有十四種,分別是:表袴、大口袴、指貫(奴袴)、小袴、四幅袴、長袴、馬乘袴、平袴、野袴、裁付(伊賀袴)、踏込袴、山袴、行燈袴、女袴。日本袴里分為襠有袴(馬乘袴)和襠無袴(行燈袴)。其中女袴、四幅袴、山袴、行燈袴都是無襠。表袴有襠。馬乘袴,則一定有襠。日常生活用的務工作業系袴包括野袴、山袴、輕衫、裁付和四副袴。裁付是野袴、山袴和輕衫發展而來的。

表袴

日本各種袴的區別日本各種袴的區別

表袴是通常的禮服。古代也與束帶搭配。最初叫做白袴,外面是白色,裡面是紅色。

大口袴

與束帶搭配時,穿在表袴之下,通常是紅色,也有白色、濃色和黃色。得名於寬大的袴腿。用生絹或者張絹做成。大口袴用四幅布做成,而指貫則是用八幅布。

指貫(奴袴)

日本的指貫日本的指貫

最初叫布袴(漢字音讀ほうご)。跟狩衣搭配的時候稱為差袴。武家的指貫由六幅布做成,前四幅,後兩幅。指貫使活動更便利。15歲以下穿濃紫的指貫、壯年穿紅色、老年則穿白色。現代日本神社的神官的正裝仍然包括指貫。

特級……黒袍(輪無唐草紋)、白奴袴(白八藤紋)、冠(繁紋)

一級……黒袍(輪無唐草紋)、紫奴袴(白八藤紋)、冠(繁紋)

二級上…赤袍(輪無唐草紋)、紫奴袴(薄紫八藤紋)、冠(繁紋)

二級……赤袍(輪無唐草紋)、紫奴袴(無紋)、冠(繁紋)

三級……紺袍(無紋)、淺蔥奴袴(無紋)、冠(遠紋)

四級……紺袍(無紋)、淺蔥奴袴(無紋)、冠(遠紋)

四幅袴

四副袴是前兩幅和後兩幅布做成的袴,長至膝蓋,比較狹小。最初作為普通百姓民眾的穿著,足利時代下級武士的服裝。日本農民穿的都是四幅袴,就是四幅布縫成的袴,同樣也是沒有襠,但是並不是開檔。有襠的四幅袴便是五幅袴了。

馬乘袴

馬乘袴圖示與剪裁圖馬乘袴圖示與剪裁圖

最常見的日本袴就是馬乘袴了。馬乘袴與行燈袴的

區別只在於有襠還是無襠,馬乘袴是典型的二股式分開的袴,而行燈袴是完全筒狀的袴,兩者正面沒有區別,但走路的時候就能一目了然。因為騎馬的需要,馬乘袴的襠比較高。有十幅布或者八幅布製作的馬乘袴。明治以來作為日本男性的正裝。現代日本男子禮服紋付羽織袴最初就是由馬乘袴組成,後來才增加了行燈袴。馬乘袴有5道褶子,象徵的儒家倫理“従って昔の人は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または仁、義、禮、智、信等の道を、この袴をはくたびに頭に浮かべ、心にきざみ、折り目正しいという言葉がそこから生まれてきたものだと解されます”,即象徵的是仁義禮智信之道,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妻之別、長幼之序和朋友之信的五倫道德。

捻襠袴是馬乘袴的一種,但折縫的剪裁與馬乘袴不同,做出來的褶子也就不同了。不僅如此,腰的部分也有區別,馬乘袴以及其他袴通常前面和後面都有帶子,而捻襠袴在左邊腋下部分前面的帶子和後面的帶子是圓圈形狀,沒喲前後之分。十二単的下身著就是捻襠袴。巫女最初穿的也是捻襠袴,目前也開始有穿行燈袴的巫女。現在十二單用的是因袴的後面長長拖在地上而得名的長袴、袿袴裝束用的是因袴只到足踝長度而得名的切袴這兩種捻襠袴。能劇中所穿的仕舞袴以及日本劍舞里的舞袴也屬於馬乘袴。

行燈袴

明治以後製作出了完全沒有襠的行燈袴,行燈袴,就是燈籠袴,是完全筒型的裳,不過外形與馬乘袴相同,只是無襠而已,因為像燈籠而得名,屬於典型的無襠袴(襠の無い袴、襠無し袴)。無論男女學生都非常喜愛行燈袴。明治時代是男性的普通裝束、女學生的袴。本來行燈袴只是馬乘袴的簡略版,曾不能作為正裝,但現在已與馬乘袴共同作為禮服。同時作為現代日本卒業式上女教師和女學生的禮服,以及目前日本男人結婚時的下身著。右上馬乘袴圖紙也可用於行燈袴的剪裁製作,只需要把前後的中縫縫起來就可以了。

女袴

大正行燈袴和巫女緋袴大正行燈袴和巫女緋袴

現代,女袴專門指女學生的行燈袴。古代日本,女袴是飛鳥和奈良時代的日本貴族女子穿著的下身內衣。長袴則是日本衣裳裝束,即十二単下面穿的袴。到了平安時代中期,女袴成為重要的禮服,通常是緋色的捻襠袴,被稱為緋袴。室町時代起女袴因為小袖的發達而被公家所忽略。江戸時代公家和武家在平常也不太穿女袴。明治時代以來女袴成為了宮中婦人的制服以後,現在則作為儀式的禮服使用了。目前的女袴是西元1871(明治4)年女學校的教師下田歌子發明。到了西元1878年女學生開始流行穿紫色的行燈袴,而90年起國小生成為國小生的普通裝束。1900年以來華族女子學校和女學生茶式部通用。此後,在大正時代作為女學校的女生制服而廣泛使用。但是捻襠袴的緋袴仍在日本巫女中廣泛穿著,雖然也有的神社的巫女是穿行燈袴。不過現在行燈袴的緋袴已經成為主流。

袴與服制

袴自晉朝起就是朝服和官服的重要組成部分。魏晉、南朝已多穿袴褶,北魏更盛,朝服都穿袴褶,被譏諷為“帽上著籠冠,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到了隋朝,袴成為正式的朝服,「衣袴褶。五品已上以紫,六品已下以絳。」

《晉書·輿服志》

「其衣皂(黑)色。前三幅,後四幅;衣畫而裳繡。中衣以絳緣其領袖。」「下裳絳色;素帶,廣四寸。赤皮為韍。絳袴襪。素帶,朱里,以朱綠裨(緄邊)飾其側。」

南朝梁《隋書·禮儀志》

「其衣皂上;素帶、朱里、朱繡,中衣絳緣領袖。」「韍,赤皮。 絳袴襪。」

北朝魏《隋書?禮儀志》:「上衣皂色。袞服皂衣,緣絳中單。」「裳絳色。前三幅後四幅。朱紱(黻),絳袴襪。」

唐朝《舊唐書·輿服志》

「五日常服、元日冬至受朝則服之。平巾幘,紫褶,白袴,寶細起梁帶。乘馬則服之。弁服, 弁以鹿皮為之。 犀簪導,組纓,玉琪九,絳紗衣,素裳,革帶,鞶囊,小綬,雙佩,白襪,烏皮履。朔望及視事則兼服之。進德冠,九琪,加金飾,其常服及白練裙襦通著之。若服袴褶,則與平巾幘通著。自永徽已後,唯服袞冕、具服、公服而已。若乘馬袴,則著進德冠,自余並廢。若宴服、常服,紫衫袍與諸王同。」

唐朝《新唐書·車服制》

「武弁者,武官朝參、殿庭武舞郎、堂下鼓人、鼓吹桉工之服也。有平巾幘,武舞緋絲布大袖,白練衤盍襠,螣蛇起梁帶,豹文大口絝,烏皮鞾。鼓人朱褷衣,革帶,烏皮履。」「袴褶之制:五品以上,細綾及羅為之,六品以下,小綾為之,三品以上紫,五品以上緋,七品以上綠,九品以上碧。」

宋朝《宋史·輿服制》

「五輅駕士服色:平巾幘、青絹抹額、纈絹對花鳳袍、緋纈絹對花寬袖襖、羅襪絹袴、襪、麻鞋,其色各從其輅。」「御史則冠有獬豸角,衣有中單。袴褶紫、緋、綠,各從本服色,白綾中單,白綾褲,白羅方心曲領,本品官導駕,則騎而服之。」

拼音是ku的漢字

拼音是ku的漢字共有31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