絝,漢字,低音是kù,絝,脛衣也。

基本信息

漢字信息

繁體字:

拼音:kù

部首:糹

部外筆畫:6

總筆畫:9

五筆86:xdfn

五筆98:xdfn

倉頡:vmkms

筆順編號:551134115

四角號碼:24127

鄭碼:zgbz

Unicode:CJK統一漢字U+7ED4

基本字義

同“褲”。如紈絝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糸,夸聲。本義:套褲)
2. 同本義 [trouser legs worn over one's trousers;leggings],今稱套褲,左右各一,分裹兩脛。
絝,脛衣也。——《說文》。段注:“今所謂套袴也。”
絝,跨也,兩股各跨別也。——《釋名·釋衣服
身衣羊裘皮絝。——《後漢書·馬援傳》
3. 絆絡 [network]
絝白虎。——司馬相如《上林賦》。注:“謂絆絡之也。”
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五絝。——《後漢書》

考據

“文革”快結束那幾年,城市裡不止一次地鬧起“打擊奇裝異服”的運動,那些挨打的異端其實也說不上多么奇異,僅僅是在褲管的肥瘦上玩些花樣罷了。上下都瘦的叫牛仔褲,蔑稱雞腿褲,上瘦下肥的叫喇叭褲,上下皆肥的叫筒褲,如此而已。這是年輕人喜新的天性對清教徒式生活禁錮的一個小小的反動。在那衣著和思想同樣刻板的歲月,衣無分男女,言必稱聖賢,褲管的變化畢竟還算一陣陣微弱的空谷足音吧。比起那些經國之大業,服飾之類固然只是末事,不過卻能從它看出一時的風尚和背景來。於是我自然想起兩千多年前一次褲式的變化。

兩千多年前漢代叫“絝”(也寫作“袴”,後來寫成“褲”,那只是字的寫法改了模樣,詞還是一個)的東西是沒有襠的。《說文》:“絝,脛衣也。”段玉裁註:“今所謂套也,左右各一,分衣(遮蓋)兩脛。絝,今皆作。”另據《說文》所記,絝的褲管叫“”:“,絝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者,蘇俗曰褲腳管。”《說文》可沒有“襠”字,因為當時絝無襠。絝另有個異名叫“”。《廣雅·釋器》:“無襠者謂之。”
“絝”的同源字有“胯”、“跨”。這三個字古音都是溪母魚部,只是介音不同,可謂音近,意思也近。胯是兩腿之間。《說文》:“胯,股也。”段玉裁註:“合兩股言曰胯。”《廣韻·韻》:“胯,兩股間也。”《史記·淮陰侯列傳》:“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集解引徐廣云:“,一作胯。胯,股也。”索隱:“,《漢書》作胯。下即胯下也,亦何必須作胯?”跨是兩腿邁開(一大步)。《說文》:“跨,渡也。”段註:“謂大其兩股間,以有所越也。”《左傳·昭公十三年》:“康王跨之。”絝則是遮住兩腿的套褲。“絝”、“跨”、“胯”都跟“兩股”有關,義很近,三字得同源。

“”的同源字是“突()”,“”、“突”古為定母物部,音同。“突()”是灶的煙囪。《廣雅·釋器》:“無襠者謂之。”王念孫疏證:“今之開襠褲也。之言突。突者,穴也,故灶窗亦謂之突。”又《釋宮》:“(灶,)其窗謂之。”這個“窗”還不是後來的窗戶,念cōng,煙囪之意。王念孫疏證:“,通作突。《呂氏春秋·喻大篇》云:‘灶突決則火上焚煉。’”成語有“曲突徙薪”。現代還有把煙囪叫煙突的。魯迅《吶喊·風波》:“河對面的農家的煙突里,逐漸減少了炊煙。”煙囪是中空而通的,“”僅有兩條中空而通的褲管,二者相似。故“突”、“”得同源。

絝的形制不止可以由《說文》的“脛衣”之說看出來,也可以由“絝”、“”的同源字看得出,絝確實是沒有襠的。在這兒,不能不提到一段舊事。《史記·趙世家》:“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宮匿……居無何,而朔婦免身,生男。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夫人置兒絝中……及索,兒竟無聲。已脫……”司馬遷講的是後來編入戲文里的“搜孤救孤”,屠岸賈來搜孤,趙夫人把孤兒藏在“絝中”,居然平安脫險。有研究者因此認為,絝中的嬰兒能躲過屠岸賈搜尋的目光,可知這種絝被襠隔著—它是滿襠褲。殊不知那時的國君夫人哪能一身短打扮,絝外必得罩以裳或者深衣,它們就滿可以障目而無須褲襠了。何況嬰兒再小,有襠褲也藏不下,而且還要他舒舒服服地“無聲”,那實在難以辦到。看起來,趙成公夫人的絝應該是沒有襠的。
問題來了,古絝無襠豈不有傷風化?這倒不必擔心。古人上穿衣下穿裳,裳類似裙子,多用七幅布帛(古代筘門窄)縫綴而成,前三後四,兩側開衩以便邁步。裳既然擋住了下身的前後,裡面來個無襠套褲當然無傷大雅。古人有的也穿“深衣”,一種由衣和裳連成的長衣,裡面絝無襠更加無妨。於風化雖然無傷了,是不是有礙保暖,尤其在秋冬季節?那也不見得。想想吧,原始人在腹前胯下擋以樹葉獸皮,原只為直立以後外生殖器容易受損得護著它,並非由於在伊甸園偷吃了禁果而害起羞來之故。不難推測,由此而演變起來的遮擋下體之服並不曾把胯下封上。由於一直沒有封閉過,胯下也不會畏寒的。這是習慣使然,正像我們的臉為了看、吃、聞、聽方便而從來不曾遮擋過,因此它也不畏寒一樣。古絝無襠未必會讓人覺得冷,今人大可不必替古人擔憂。再說,如果遇到嚴寒實在難耐,另有內褲可穿。這一點,下面還會談到。

絝本無襠,後來的襠是怎么來的呢?有兩種說法。
一說出於王國維,他認為有襠是受北方部族“胡服”影響。《觀堂集林·胡服考》:“以為外服,自褶(上衣)服始。然此服之起,本於乘馬之俗……趙武靈王之易胡服,本為習騎射計,則其服為上褶下可知……雖當時(指戰國—引者)尚無褶之名,其制必如此。”戰國時趙武靈王倡“胡服騎射”,馳馬之時,馬鞍跟人體摩擦衝撞,為了保護胯下,騎者的褲子自然不能無襠。度以常理,穿在外面的胡服“褶”之“”應該是有襠的。再征諸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三千年前眾多青銅人像,古蜀人之褲全都有襠,雖然他們不是北方的胡人。有意思的是,三星堆許許多多青銅人像之中,惟有一座跪坐像出奇,其五官顯然跟別的寬眉、巨目、高鼻、闊嘴的莊嚴人像大異,綠豆眼,塌鼻樑,齜著牙,身著無襠褲。有學者認為他不像蜀的先民,而像慣於跪坐的殷人—是一個被蜀人醜化了的異鄉之客。可能著無襠褲乃是遠古中原人所獨存的老祖宗風習,跟北方的胡人和西南的蜀人不同吧。歲月悠悠,直到戰國,有了趙武靈王倡“胡服”在先,其流風所及,後來有襠褲才漸漸在中土行開了。
另有一說是,此風來自宮廷。《漢書·外戚傳·孝昭皇后》:“(霍)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唐顏師古註:“服虔曰:‘窮絝,有前後當,不得交通也。’使令,所使之人也。絝,古字也。窮絝即今之緄襠也。令,音力征反。緄,音下昆反。”這兒講的是一段掌故。漢武帝死後,八歲的昭帝繼位,即文中所稱“帝”,年號始元。斯時大將軍霍光當權,為了長久地鞏固霍家在朝廷的地位,霍光於始元四年把自己六歲的外孫女立作皇后。始元十四年,昭帝短命死。《外戚傳》里所說的這一段實在令我們驚訝:內監們順承上頭的意思,竟用給宮女穿“窮絝”的辦法來防範小皇帝(才十二歲!)跟宮女或使喚人偶生曖昧,希圖讓未成年的皇后“擅寵有子”!這個“窮絝”的“窮”可不是貧窮,而是“通”、“達”的反面—不通。《莊子·讓王》“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的“窮”和京戲唱辭“富貴窮通一剎那”的“窮”正是此意。“前後當(褲襠)”不相通,這就是“窮”,服虔詮釋得極其確切。這件漢宮逸事正好證明了“窮絝”以前的絝本無襠,前後相通;也證實了剛才提到絝又名“”,“”來源於“突”,那是可靠的了。這條系了好多帶子(“多其帶”)權作襠,其實未曾把絝的胯下部分縫死的“窮絝”,比起歐洲中世紀武士們遠行之時,給獨居家中的怨婦所穿的乾脆把它(是“它”,指女陰,不是“她”)禁錮起來的鐵質“貞操褲”來,其牢靠程度是差得遠了。不過用窮絝來對付幼弱的昭帝,還是綽有餘裕的。也真虧霍光他們想得出來!後來漢宮裡這種帶點戲劇性的“窮絝”吸引了明人張萱的目光,他在《疑耀》卷二里頭說:“古人皆無襠,女人所用有襠者,其制起自漢昭帝時……今男女皆服之矣。”張萱講的不無道理。漢昭帝那會兒既不開時裝發布會,又沒有什麼“星”之類引領時尚,故而宮裡的新樣子一出來,能使長安城中翕然從之。千年之後此風也不曾稍戢,所謂“二分學宮裝,艷色斗京洛”即是。辛棄疾詞《浣溪沙·為岳母慶八十》有這么一句:“胭脂小字點眉間,猶記得舊時宮樣。”瞧瞧,都八十了,還沒忘了學“宮樣”,即使只是點胭脂這么個細節。可見張說言之成理。不過明之去漢一千有五百年,《疑耀》里的話又無其他實據,我們寧可把它當作一種合理的推測來看。
總之,不論是胡服影響也罷,漢宮流風也罷,京師的絝以及天下的絝後來都有了襠了。其時應該不晚於漢末。證據之一就是前面提到過的“褶之名”的出現。《三國志·吳志·呂范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范出,便釋,著褶,執鞭,詣闕下啟事,自稱領都督。”《晉書·輿服志》:“褶之制,未詳所起,近世凡車駕親戎,中外戒嚴服之。”這些褶都用於軍旅,當是胡服遺風。漸而流行於民間,成為百姓常服。《晉書·郭璞傳》:“璞中興初行徑越城,間遇一人,呼其姓名,因以褶遺之。”此時把有襠的下身之服叫,而不叫“窮絝”或者下面將要提到的“”,那當時的必然是全都有襠了。

在許慎的時代,叫絝的東西無襠,是不是此時下身所服都無襠呢?也不盡然。叫“”的內褲就有襠。西漢史游《急就篇》:“袷褶。”顏師古註:“袴合襠謂之,最親身者也。”“親身者”即貼近身體的,指內褲。左思《蜀都賦》里提到過一種細密的布叫“黃潤”,做頂適宜。司馬相如《凡將篇》也說:“黃潤纖美宜制。”“褌”的詞源是“渾”。《說文》:“,也。”段註:“今之套褲,古之絝也。今之滿襠褲,古之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渾”是合為一體,是整個兒。無襠的褲,其胯下部分空空的,而則把腰與胯下整個兒遮蓋著,的腰與胯下部分渾然一體,所以得義於渾。渾,古音匣母文部;,古音見母文部,同從“軍”得聲,二字古音近。“渾”、“”音義俱近,得同源。段注說的是滿有道理的。上面所引《外戚傳》師古注有“窮絝即今之緄襠也……緄音下昆反”的話,“下昆”切出來的音跟“渾”一樣,“緄襠”就是“渾襠”。現代陝西話還把有襠的褲子叫渾襠褲。陳忠實《白鹿原》第三章:“早已名噪鄉里的朱才子來迎娶大姐碧玉時,他才一睹姐夫的尊容和風采,那時他才剛剛穿上渾襠褲。”有襠的除了做內褲,也被農夫僕役當外褲穿著。他們整天勞作,穿裳穿深衣嫌礙手礙腳,下身穿無襠絝又欠雅觀,只好穿一種叫“犢鼻”的有襠短褲。西漢大文學家司馬相如未出道之前,在臨邛當壚賣酒的時候穿過它。《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與傭保雜作。”集解引韋昭云:“(犢鼻)今三尺布作,形如犢鼻矣。”從插圖看得出,這種短褲的命名頗為形象,它不名牛鼻而名犢鼻者,恐怕是因為牛鼻中膈被穿通用以繫繩,而犢鼻未穿中膈,與短褲更為相似之故。這種又簡稱“”。“”與“鼻”古音同。《方言》卷四:“無(褲腳管)之謂之。”晉郭璞註:“無者,即今之犢鼻也。”《玉篇》:“,犢,以全三尺布作,形如牛鼻,相如所著也。”正像《玉篇》提示的,“”源於“鼻”,這是一種形似加簡略而引起的詞的滋生,看著有點兒特殊。
“絝”與“”之別全在襠,襠不可不明。“襠”,古字作“當”,這個詞古今所指微有差別。現在“襠”說的是褲腿相連處,即胯下那一部分,無所謂前襠後襠。而漢的窮絝卻可以“有前後當”,如服虔所云。那時的只有兩條褲管(“”),擋不住腰身的前後部,小腹和臀下各露出一些(這正是大將軍霍光最擔心的)。把露出的部分完全封死,就成了前後不相通(“不得交通”)的“窮絝”。擋住腰前腰後的布帛之所以叫“前後襠”,得義於“當”。“當”本是動詞,對著、向著之意。《左傳·文公四年》:“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俞樾《諸子平議》:“當,猶對也。”它又是名詞,指對著某個方向的一面。“瓦當”,瓦的頂端一面;“瓜當”,瓜的底端一面;窮絝的朝著前後方向的兩面自然可以叫“前後當”。漢時又有“兩當”,胸前一面(一當),背後一面(又一當),合為“兩當”,近於今之背心。《北堂書鈔》卷一二一引曹植表:“先帝賜臣兩當鎧一領。”褲當、兩當都屬衣服之類,於是加個補衣兒,出現了區別字“襠”。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虱)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襠。”《魏書·節義傳》:“回身背跋(人名),被後襠以辱之。”“兩當”也作“襠”。《釋名·釋衣服》:“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三國志·魏志·鍾繇傳》注引《陸氏異林》:“(婦人)著白練裙,丹繡襠。”《古詩源·樂府歌辭·企喻歌》:“前行看後行,齊著鐵襠。”“襠”的“襠”跟褲襠的“襠”所指不同,但都是對著、向著義的“當”滋生出來的。
“襠”又有同源詞“”—漢代武官及宦官的金質首飾,正當冠前。《後漢書·朱穆傳》:“假貂之飾。”唐李賢註:“以金為之,當冠前,附以金蟬也。”引申為宦官代稱,如“劉”(劉瑾)、“魏”(魏忠賢)之類。“襠”又有同源詞“”,車前後兩頭的擋頭。《廣雅·釋器》:“陽門……雀目、蔽,也。”王念孫疏證:“《太平御覽》引《郭林宗別傳》云:‘宿仲琰柴車架牛,編荊為當。’當與通。”《玉篇》:“,車管也。”最後出現的同源字是“擋”,對著某個方向抵住。《說唐》第二十七回:“自古道,兵來將擋,水來田掩。”這個意思在早先只寫作“當”。《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擋”應該是“當”的後起區別字。
遠在兩千年前,褲式就這么樣大變了一次。絝與合流,於是“”這名目逐漸少見,唐以後完全消亡;於是人們逐漸忘記原來是無襠的。到了今天,再新潮、再膽大的時裝設計師恐怕也做不出漢以前那樣的“絝”來吧。

“絝”字如今是不大見得著了,僅僅用在當富家兒講的成語“紈絝子弟”裡頭。古人想說富家子弟為什麼不說“紈衣子弟”或者“紈服子弟”,而單提“紈絝”呢?原來“紈”是細絹,比麻、葛織成的“布”要貴,上古生產水平低,一般人在穿著上難以通體講究。那時大家上衣下裳,絝的多一半讓裳或深衣掩蓋住,不大顯眼,質地差一點兒,穿麻布也就將就了,如果有誰用紈做褲子,那必然屬於奢侈一族,不像現在以人造絲細絹為賤,而以天然的棉布為貴。用“紈絝”代表富家子,很合乎古之常情。好些心理是古今相通的。回想解放以前的大學校園裡,在冬天常常見得著穿棉袍的男生,他們多數慣於把屁股上已磨出洞而平時穿不出去的西褲套在棉袍裡頭穿,褲子上還帶著頭天晚上睡覺時墊在枕頭底下壓出來的褲線,顯出幾分挺括(四川學生把它叫刀片兒)。若是哪位同學在長袍里套上一條上好的呢料子西褲,那他大抵將要被窮學生們目為“紈絝”之類的。

拼音是ku的漢字

拼音是ku的漢字共有31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