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型伴侶

衝突型伴侶

衝突型伴侶是指當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彼此嵌入對方的生活時,發生爭吵的行為,但科學家告訴人們:吵架拌嘴不僅不是問題,若處理得當,還可以促進彼此的情感。

概述

處於親密關係中的個體更多地受情感情緒影響,使得親密關係中衝突的強度和發生的頻率比普通朋友高得多。處理衝突和矛盾對親密關係伴侶來說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部分,對個體身心健康和家庭健康有重要的影響。

產生原因

美國貝勒大學關於夫妻衝突的研究發現,爭吵往往因一方對另一方的威脅或忽視所致。

良性衝突所要把握的“核心”原則

衝突型伴侶衝突型伴侶

美國西雅圖太平洋大學人際關係發展中心創始人萊斯·帕羅特與妻子萊斯利·帕羅特是暢銷書《良性戰爭:衝突如何讓你們更親密》的合作者,他們指出:“衝突是我們為更深層的親密支付的對價”。兩人在書中提出了良性衝突所要把握的“核心(CORE)”原則,即協同合作(Cooperation)、正視自我(Ownershipofone'spart)、相互尊重(Respect)和共情同理(Empathy)。作為家庭治療師的萊斯利解釋,所謂“共情”或“同理心”,就是指放下自己的主張來考慮伴侶的立場——類似於我們常說的“推己及人”和“換位思考”。“共情具有神奇的力量,90%的情況下,僅靠共情就可以化解衝突了。”

解決辦法

萊斯告訴人們,把自己從衝突里拔出來,便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問題的根源所在——。意識到這一點,人們就能更清醒地發現事情的原委,並挑選最好的時機進行和談。

心理學家蘇珊·海特勒則提醒人們反思自己的“姿態”:在愛人間的爭執中,糾結個人的立場和利益並無意義,人們要關注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案、行動及爭執背後的潛在原因

對此,海特勒提供了一個例子:女方想出門去買冰淇淋,而男方則想宅在家裡看球賽,兩人為此發生的衝突看似沒有妥協的空間。但若仔細推敲雙方真正的訴求,便會發現,女方其實不過是想吃點零食聊聊天兒,而男方則希望為男人間的對話積攢點談資,雙方完全可以達成一種兩不誤的方案:女方可以趁男方看球時去買冰淇淋,男方則在比賽結束後豎起傾聽的耳朵。

上述策略可以概括為“一起解決問題”,其運用的前提是每一方都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與傾聽。同時,人們需要通過反思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以及它是如何影響你、使你對伴侶惡語相向的。一旦得以正視真正的癥結,雙方都會有更好的互動。

誠如專家所言:爭執並不可怕,“關鍵在於過程”。而且要記住,你們是一個陣營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