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井

衛井位於亞父城歷陽東路的衛井,井水長年不減且清甜可口。原來這是口泉水井,其泉源於平原地區,出露在沖積扇的外緣,屬自流水泉。

口泉井開鑿的年代很古遠,現今無從查考。但為什麼叫衛井呢?這就追溯到明朝了。明代初年,朱元璋統一全國創立的軍事制度是衛所制。最高軍事機關叫五軍都督府,統轄若干都司,都司以下設立各州縣衛所。洪武十九年(1386年),朝廷認為,歷代之弊,重兵皆聚京師。朱元璋於是把駐守京師(今南京)的重兵,分散到外圍州縣駐紮。當時在和州設立了衛署(址即今縣政府東側泉井邊),任命蔡本為和州指揮使。
蔡本到任後,在衛署旁這口泉井周圍加了石欄,並疏浚下水道,使井水保持清潔,駐衛署的官兵也常為之打掃衛生,故周邊民眾都同聲這口井叫做衛井。後來衛井便叫開了,一直流傳至今。
和州衛署當時下轄水軍左衛、水軍右衛、留守右衛、廣洋衛、驍騎右衛、鎮南前衛、虎賁右衛、鷹揚衛、瀋陽右衛等9衛官兵,計約兵員近5萬人,分別在7個鄉(政理鄉、懷德鄉、鳳鸞鄉、東梁鄉、關翔鸞鄉、遵教鄉、移風鄉)農村屯田,官兵不僅種水稻,也生產棉花,其中以鷹揚衛在烏江一帶所產的棉花色澤潔白,纖維細長,深受歡迎,故和州烏江“衛花”名傳天下,有“湖州絲棉被天下,溫暖不如烏江花”之譽。可見和州的衛井、衛花都名出明初設立的和州衛署。
衛井今日水依舊,和城靠近此井居民戶仍常汲水飲用,覺得衛井水質遠比自來水好,清甜甘美,富有神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