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爬腳踏車
起源
![街攀](/img/8/c0d/nBnauM3XxgDM5kzN3AzNyMjM0QTM3kzN4ADNzQTNwAzMxAzLwc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據資料顯示,最早是在德國,於1974年,有人開始參與這項運動。1980年,西班牙的一間著名攀爬機車製造公司Montesa,有一位叫PedroPi的行政人員兼車手(OtPi的父親),開發了歷史上第一輛專為攀爬運動設計的腳踏車。後來,更發展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攀爬腳踏車公司Monty。在此之後,其他攀爬機車廠,如Fantic,GasGas,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攀爬腳踏車。世界知名品牌Megamo便是GasGas的腳踏車。這項運動隨著八十年代山地車的興起,腳踏車性能的提高而開始普及。現在水平最高的人數最多的是西班牙、捷克、日本.斯洛伐克等國家。這種運動也有一定的觀賞性。如果你有機會親身目睹Trial表演,那你一定會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簡介
攀爬腳踏車就是用各種技巧和平衡,通過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工或天然障礙物,是少數非競速腳踏車項目之一。技術主要包括在不同情況下的平衡和跳高、跳遠。儘量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指定的障礙區,儘量避免身體和障礙物及地面接觸,以避免被罰分。
這種玩法的最主要特點是動作精確度高,很多點到點的跳躍,容不得半點偏差,障礙高度大,是所有腳踏車運動中不依靠外界的力量(例如拋台),上得最高的。然後場地錯綜複雜,高低落差大。對人本身的身體素質要求高,動作爆發力強,但是流暢度偏差。
速度比:攀爬的速度比是整個爆發力的關鍵,飛輪已經進入108響的時代,更高的密比度有效減少了飛輪空隙,使車手的爆發力得以更好的體現。
TRIAL英文稱之為“嘗試”的意思。攀爬腳踏車車分為3種,一種是大的攀爬車,也就是26英寸的。另一種是小的攀爬車,是20英寸的。而不過近幾年ECHO推出了新的24英寸的攀爬腳踏車,他的角度介於20與26英寸的攀爬腳踏車之間,使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餘地。整體車身全部採用鋁合金以及更高強度的鈦合金製成,車輛追求輕量化,強度中等。攀爬腳踏車的重量基本已經控制在20斤以內。
動作
攀爬腳踏車的動作應該說是相當多樣化,精確,穩定,而且高度十足。
下面介紹幾個比較具有觀賞性的動作:
正反腳跳遠:藉助蹬踏踏板的力量使整個車隨人飛出,之後精確落在遠方障礙上。
正反腳扎前輪:在正反腳基礎上使前輪先行躍上障礙,然後依靠剎車使整個人重心拉起從而攀上障礙。
正反腳後輪定:也是在正反腳的基礎上直接推起車身,讓後輪定在障礙上,同樣需要很高的精確度。
掛翻:這是攀爬腳踏車中最難的一個動作,同時也是上的最高的一個動作,依靠車輛的慣性沖向障礙,起身使前輪掛上台階然後再向上收車使整個車輛躍上障礙。
大街車
起源
![街攀](/img/5/279/nBnauM3X4ADNxEjN5AzNyMjM0QTM3kzN4ADNzQTNwAzMxAzLwc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同是一家車店的店主的丹尼從此備受關注,他的視頻也一直登上了YOUTUBE首頁。
簡介
大街車(MTB)雖然MTB的字面意思為山地車,其實山地車包括了土坡大街車(DIRTJUMP),山地速降車(DH)以及FRDSXC等等,但是大街車算得上是BMX與DJ的融合,大部分配件使用DJ與BMX,甚至是DH,但明顯的特點是具有BMX角度的車架。甚至軟尾(車架自帶減震)但以硬尾為主流。街式風格的大街車一般配置了硬叉和硬尾,DJ風格的場地車一般配備一根軟叉,少數還配備了軟尾車架。相對於街攀來說更加偏向於BMX,也同樣屬於極限運動車。因其所使用的驅動齒數比同BMX採用25:9,相對於BMX更加容易做出轉把(barspin),但同時神龍甩尾180,360等轉體動作比較難完成。一般配置一個後剎車。
同攀爬一樣,大街車屬於極限運動車種,基本上可以說是跟攀爬腳踏車往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上發展。攀爬追求高度,實用性,車輛與動作都是往如何能上的更高,更穩的方向上發展。而大街車著重追求硬朗的風格,由於車身很長,所以,180度轉體與360度轉體以及倒車都不能靈活的做出來。
速度比採用前25後9的設計,比攀爬腳踏車要快很多,犧牲傳動系統的爆發力從而達到更高的速度。
動作
大街車相對較少有停留在障礙上的動作,很多都是直接越過。或者藉助障礙下台做動作。
優缺分析
![街攀](/img/6/7f3/nBnauM3XyczNzIDM3AzNyMjM0QTM3kzN4ADNzQTNwAzMxAzLwc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優點
街攀更加偏向攀爬一些,能完成所有的攀爬車動作,以及絕大部分BMX的動作,並且車手們在此基礎上創造了很多攀爬與BMX都不能做的街攀獨有的動作。它的綜合性受到廣大的資深車手喜愛,這種重心劇中,車身長短適中,車把高度一般,胎壓較高的車輛,更適合在城市街道上玩。不光能玩道具,在平地上也能做出轉體動作,長距離的後輪滑也不是問題,若是遇到障礙,也能順利攀上不受其阻攔。在回家途中,也可以將坐墊升高,悠閒的騎車回家,而不用忍受攀爬這沒有坐墊必須全程站立的痛苦。街攀的動靜結合,滑動與穩定相融,擁有它獨特的魅力。
缺點
街攀雖然有很多優點,不過它畢竟是屬於不入主流的車種,現全球還沒有正規比賽,而且它的進階性,決定了街攀不能直接入門,必須在掌握了相當的攀爬技巧與BMX技巧之後才能熟練駕馭,因為這種特性,注定了它在短時間內不能普及。街攀的獨特性注定了玩障礙的時候,如果它的角度沒有攀爬好,那么將會更費勁;玩街道的時候,它的車身過長,較BMX而言後輪滑與拉幫轉體也相對困難。它的進階性以及對力量與技巧的高要求,也使很多人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