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行為陷阱
所謂行為陷阱,即投資者採取一些潛在的有害行為而妨礙了目標的實現(Plous,1993)。
行為陷阱的類型
投資者常容易落入的行為陷阱有投資陷阱、惡化陷阱、集體陷阱、時間延遲陷阱、無知陷阱、一美元拍賣陷阱等等。
投資陷阱指的是先前投入的時間、金錢或其他資源會影響個體其後的決策,因而它也被稱為“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有研究表明,投資者對某股票分析越多,收集的信息越全,也就對該股票上漲的判斷存在越高的信奉水平;股評家也往往傾向於向客戶推薦那些他們曾經仔細調查研究過的公司股票;投資者也傾向於不拋出已虧損的、並且在短期內也確實不可能反彈的股票。這些都是沉沒成本效應在起作用。產生這種沉沒成本效應的一個原因,在於投資者的啟發式加工套用不當。對投資者而言,多考慮機會成本無疑是克服投資陷阱的好辦法。
惡化陷阱又被稱為“滑動強化陷阱”。“滑動強化陷阱”可以解釋為什麼投資者的價值曲線會是S型。正是由於滑動強化存在,隨著投資者收益的增多,要增加一定量的主觀正價值,需要增加更多量的收益;隨著投資者損失的增多,要增加一定量的主觀負價值,則需要更多量的損失。
集體陷阱指的是個體理性並不必然導致集體理性。股票市場的泡沫、金融崩潰等集體非理性行為都是一些個體的理性行為所致。投資者在追求私利慾望的驅使下,總是想利用股票價格的差額獲取資本利得,而這最終導致忽視股票的基本價值。廣大散戶的整個資金量並不比主力的資金量少,但卻不能像主力那樣影響股價,其原因也就在於散戶群體中存在集體行為陷阱。
無知陷阱是指個體由於對行為的長期後果無知所導致的行為陷阱。投資者去參與股市、認識股市、體驗股市是一個從無知到有知的過程,不存在生來的投資專家; 即便投資專家也經常會落入無知的陷阱。事實上,股市是沒法完全準確預測的,但還是有許多人樂此不疲地進行預測,尋找著能擊敗市場的“模型”。正如人類和害蟲的鬥爭一樣,投資者從來沒有停止對股市進行預測。
“一美元拍賣陷阱”起源於“一美元拍賣遊戲”。特格 (Allan Teger)研究發現:在對1美元進行拍賣時,參與者在最初時總是由個體收益所驅使去參與競標;但隨著競標的繼續進行,參與者更關心贏得這場比賽,以挽回面子,儘量減少損失,並給他的對手以懲罰。這種逐步落入陷阱的情況往往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情境下最容易發生。股票市場是個高度競爭的市場,因此這種“陷入”經常發生在股民和投資經理身上。有些股民和投資經理最初購入某些股票時是以利益作為行動準則;但經過多空雙方力量的多輪較量後,他們就會忘記自己的最初目標,而只關注如何贏得這場搏鬥,不要丟面子,並給對方以顏色。投資者克服上述行為陷阱的一個辦法就是在每次行動之前,事先考慮自己行動的事後退出成本。
常見的經濟行為陷阱
誤區一:過分擔心損失
建議:評估投資只能依據將來的損失或收益的多少。所以問題不是你過去花了1000元買股票是否遺憾,而是你現在願不願意持有隻值500元的股票。
誤區二:不考慮通貨膨脹
甲、乙、丙三個人分別花4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一年後賣掉。
甲賣房子時的貨幣貶值率是25%,他買了30.8萬元,比買價低了23%。
乙賣房子時的物價上漲25%,結果房子賣了49.2萬元,比買價高23%。
丙賣房子時物價沒有變,他賣了32萬元,比買價低20%。
三個人誰做的最好?
調查表明:60%的人都認為乙做的最好,而甲做的最差。但事實上,甲是唯一賺錢的一個。因為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他所得的錢的購買力增加了2%,他是唯一再買這樣的房子而不需要貼錢的人。
“貨幣幻覺”,是人們常犯的錯誤之一。人們把貨幣“名義上”的變化(錢數目的多少)和真實的變化(貨幣購買力的多少)混淆了。
建議:牢記你的購買力。
誤區三:常常隨波逐流
建議:要堅持自己投資理財的原則。
誤區四: 過分自信
過分自信是最常見的誤區,尤其是當人們有過某些經驗或知道一些具體信息時—無論所知是多么有限,都傾向於自做主張。
誤區五:只聽進想聽的話
心理學上有“優先性偏見”,即人們在形成一個偏好時,他們往往會不自覺地歪曲另外的信息來支持自己的偏好。
建議:在做出重要決策之前,一定要和持異議的朋友或專家討論一下。
誤區六:認為某些錢比另外的錢值錢
當人們認為他們是用“飛來之財”—資金或補助之類賭博時,他們更願意冒風險,但他們忘了:哪兒來得一塊錢都是一塊錢。
誤區七:不考慮自己的真正需要
當商品是按包或按堆賣時,你總能獲得應得的價值嗎?
建議:要把一攬子交易分開來做,保證你買的東西都是你所想要的,甚至更進一步,要確保你沒有買下你不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