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評刺

行書評刺

行書評刺是徐悲鴻早期的書法作品,是見胡粹中名片所書有感而作。其字結體似疏朗而實則凝密,筆畫似柔軟而內含剛勁,具有濃厚的北碑遺韻。現藏故宮博物院。

簡介

此條幅是徐悲鴻早期的書法作品,是見胡粹中名片所書有感而作。其字結體似疏朗而實則凝密,筆畫似柔軟而內含剛勁,具有濃厚的北碑遺韻

行書評刺行書評刺

基本信息

【名稱】徐悲鴻行書評刺軸行書評刺
【類別】書畫 【年代】近代 【文物原屬】徐悲鴻作品【文物現狀】現藏故宮博物院 【規格】紙本,行書,縱128cm,橫12.9cm

作品賞析

釋文:“蘇州胡粹中君擅寫水彩風景,一日投刺過訪,余覽其刺,書法雄奇絕倫,魏晉人不能更優。既而詢之,乃五歲孩童筆也。朱溪先生屬正,壬申初春。悲鴻。”下鈐“一樂齋主”朱文方印。本幅右側鈐“愛石廬”朱文橢圓印。此條幅是徐悲鴻早期的書法作品,是見胡粹中名片所書有感而作。其字結體似疏朗而實則凝密,筆畫似柔軟而內含剛勁,具有濃厚的北碑遺韻。此幅作於1932年,徐悲鴻時年37歲。

作者簡介

徐悲鴻(1895—1953年),江蘇宜興人,原名壽康。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之一,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徐悲鴻父親是個小有名氣的畫家。自幼承襲家學,研習中國水墨畫。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留學法國,後又轉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學習畫畫、素描,觀摩、研究西方美術。新中國建立後,任首屆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徐悲鴻堅持現實主義藝術道路,創作了《田橫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對現代中國畫、油畫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優秀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