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起源
一、據張懷瓘《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簡易,故謂之行書。”由是說而知:“行書”是“正書”轉變而成的字型。清宋曹云:“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 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 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
二、據王僧虔《古來能書人名》云:“鍾繇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國小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河東衛凱子,采張芝法,以凱法參,更為草稿。草稿是相聞書也。”由是而知行書亦稱行押書,起初當由畫行籤押發展而來。相聞者,系指筆札函牘之類。
行書出現的時間大約同八分楷法差不多,而其形式也和八分楷法及以後的正書非常接近。這相當於從隸書中變出(章)草書——由“正體字”中派生出別支來。桓靈朝的“正體字”除了隸書以外,其次就是“八分楷法”,所以人們又認為行書就是“八分楷法”的別支。其實它也是同其他書體一樣最初的創始還是一般的民眾書寫者,只要把八分書寫得同其他書法流走一些而去其隸體波勢,就變成行書了,在漢末一般出土的簡書中我們是可以隨處看到的。在漢末,行書沒有普遍地套用。直至晉朝王羲之的出現,才使之盛行起來。
行書到王羲之手中,將它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最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創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書藝術,成為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宗。
南宋姜夔《續書譜·行書》曰:“嘗夷考魏、晉行書,自有一體,與草書不同。大率變真,以便於揮運而已。草出於章,‘行出於真,雖曰行書,各有定體,縱復晉代諸賢,亦苦不相遠。’《蘭亭序》及右軍諸帖第一,謝安石、大令諸帖次之,顏、柳、蘇、米,亦後世之可觀者。大要以筆老為貴,少有失誤,亦可輝映。所貴乎稼纖間出,血脈相連,筋骨老健,風神灑落,姿態備具,真有真之態度,行有行之態度,草有草之態度。必須博習,可以兼通。”
按語:行書結字必須具之動勢。方法一,加大橫、豎畫的傾斜度,增強整個字的動勢;二把方形的字傾斜成斜邊形,從險勢中增強字的動勢;三採用倚正相依手法,使字型活潑穩定又不東倒西歪;四採用虛實對比手法,使字型取得動而平衡的要求。除此以外,還要注意字的大小、布白、虛實、粗細、枯潤變化及其用筆特點,這樣寫出來的行書自然會有動勢。同時由於行書運筆的節奏比較快,所以要特別注意筆調的沉著功夫,要縱得出,擒得定,拓得開,留得住。切忌流滑而犯尖薄虛浮之病,特別是寫長撇、懸針等出鋒之筆,收筆時要尖銳飽滿,富有力度和余勢,不可勢盡力竭,打頭鼠尾滿紙皆是,作虛尖飄忽之狀。
書寫發展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大約出現在東漢末年。行書的名稱始見於西晉衛恆《四體書勢》一文:“魏初,有鍾(繇)、胡(昭)二家為行書法,俱學之於劉德升。”唐代張懷瓘《書斷》記載:“行書者,劉德升所作也。即正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張懷瓘在其《書議》又云:“夫行書非草非真,離方遁圓,在乎季孟之間,兼真者謂之真行,帶草者謂之行草。”明代豐坊在《書訣》中則有更為形象的描述:“行筆而不停,著紙而不刻,輕轉重按,如水流雲行,無少間斷,永存乎生意也。”行書正因其行雲流水、書寫快捷、飄逸易識的特有藝術表現力和寬廣的實用性,從產生起便深受青睞、廣泛傳播。行書歷經魏晉的黃金期、唐代的發展期後,在宋代達到了新的高峰,於各種書體中逐漸占居主流地位。縱觀漫長的書史,篆書、隸書、楷書的發展都存在盛衰的變化,而行書則長盛不衰,始終是書法領域的顯學。歷代書法大家共同書寫了行書發展輝煌燦爛的歷史。
隨著當代書法藝術的蓬勃發展,行書創作的探索與創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熱潮,呈現出多元激盪的繁榮景象。在繁雜的書法熱浪中,筆者以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執著追求,理性地摸索,從多年的躬耕實踐中總結了一些初步的體驗與感悟。
在浩如煙海的書法藝術寶庫中,行書無疑是一座最為絢爛多姿、豐富厚重的寶藏。其中王羲之創作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顏真卿創作了“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蘇軾創作了“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王珣創作了《伯遠帖》,王獻之創作了《鴨頭丸帖》等。這些照亮書法藝術星空的經典之作,是歷經漫長歲月淘洗留下的藝術精髓,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審美領域的獨特貢獻。
布局謀篇
錯落大小
由於“放縱體勢”,行書單字的高矮、寬窄、面積不盡相同,甚至懸殊很大。因此行書採用“縱有行,橫無列”的章法。由於一行字的字數不固定,便容許寫得很長;由於橫向有一定的伸展餘地,便容許寫得很寬。這樣,行書在字型結構方面便有了一個相對自由的創作空間。
調整輕重
“險中求平”是造型藝術美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須學會調整輕重。
左右揮灑
漢字有伸向左右的撇捺,他們向左右揮灑,不僅使字的神採得以展現,而且可以方便地進行行間的錯落穿插,還能有效的調整輕重。因而“左右揮灑”成為行書布局的常用方式。
上下貫穿
貫穿行氣是行書布局謀篇的最重要的技巧。
力求和諧
以上四點是行書布局謀篇的具體方法,“和諧”則是布局謀篇的整體要求。不論篇幅大小,字數多寡,都是一個統一體,和諧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筆觸和諧統一、間白和諧統一、風格和諧統一、字型和諧統一。
書寫特點
用筆特點
行書是介於楷、草間的一種書體。寫得比較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比較端正平穩,近於楷書的稱行楷。
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上都表現得較為明顯,這種筆毫的運動往往在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遊絲的痕跡,這就是絲連。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是楷書的流動。經過對幾組楷書與行書個字的分析,發現楷書與行書書寫時,點畫的寫法,用筆需遵循的準則,如中鋒,鋪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鋒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書書寫時比較舒展,流動。
行書的用筆有以下幾個特點:
[1]點畫以露鋒入紙的寫法居多;
[2]以歟側代替平整;
[3]以簡省的筆畫代替繁複的點畫;
[4]以勾、挑、牽絲來加強點與畫的呼應;
[5]以圓轉代替方折;
結構特點
大小相兼。就是每個字呈現大小不同,存在著一個字的筆與筆相連,字與字之間的連帶,既有實連,也有意連,有斷有連,顧盼呼應。
收放結合。一般是線條短的為收,線條長的為放;回鋒為收,側鋒為放;多數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轉換,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體。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內密外疏。中宮緊結,凡是框進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劃圈的筆畫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緊壓,行距拉開,跌扑縱躍,蒼勁多姿。
濃淡相融。行書書寫應輕鬆、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墨色安排上應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和草書差不多,但沒那么草。
學習要點
學習行書要注意把握幾個要點:
一、擺脫楷書的法則
練習楷書時,我給大家講的是起筆藏鋒,轉折處要有提按的變化,鉤的筆畫要先頓筆再挑出等等,這些要領在寫行書是要儘量擺脫和忘記。打個比方,如果把楷書比作武術套路的話,那么行書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從頭開始,講究的是流暢。硬筆行書主張書寫流暢,字形大致上合乎規範,這就是好的行書。
二、認真的臨摹
要學好行書,還要經過一段專門的臨摩訓練,以掌握它的筆法和結字的規律。在臨摹時,要給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趙孟頫的膽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練毛筆字,也可以縮小複印了練硬筆書法,硬筆書法家盧中南、丁永康、吳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臨寫。練習毛筆字的同時練習硬筆字,對學習書法的好處是非常大的,可以互補。毛筆字是精雕細刻,硬筆字是反覆琢磨,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非常有益於加強對書法學習的理解。
三、讀帖
練習書法的途徑不外乎臨帖和讀帖兩種方法,而練習行書,讀帖特別重要。我們起點書畫班牌匾的書寫者田惠君,是我的好朋友,愛好和我差不多。他練字的方法就是讀帖,很少臨帖,寫起字來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本來是寫隸書的,但是行書也非常優秀。學書法有從楷書入手的,也有從隸書入手的,寫隸書的人容易犯得的毛病就是行書常常寫不好,而田先生的行書,卻是功力深厚,一派大家風範。據他自己講,他的方法就是讀帖。
四、勤於練習
練習行書在開始的時候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在寫不好的時候覺得沒面子,沒關係,可以在筆記本上練習,也可以在寫日記的時候,練習用行書寫給自己看。熟能生巧,從一個字到一段字,從幾個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漸掌握行書的規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屬於你自己的行書風格。要善於從多方面吸取營養,名人題字,商家牌匾,學校老師甚至是同學之間,只要你認真觀察,都可以找到別人寫的好字,學會了,就成了你的字。
創作要求
首先要懂得鑑賞或創作的要求。一件好的書法作品有三條標準,即理法通達、筆力遒勁、姿態優美。古人云:“寓新意於傳統,寄妙理於法度。”“神韻為上,形質次之。”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力求達到線條美、結體美、 章法美、墨色美。其次要認認真真臨摹,學會正確用筆,又要敢於突破。臨摹要選好名賢妙跡,從讀臨碑帖中體驗古人的心律、節奏、氣韻。得之於心,施之於手。主帖要反覆讀、臨,主要是解決筆法、用筆、結構問題。繼承是創新的重要基礎,創新是繼承的必要發展。從“走進去”再“走出來”,從形似到神似,形成鮮明的個人風貌。所謂“采百家花,釀自家蜜”。
再次,在創作前要充分醞釀。借鑑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對題材、體裁和表現方法等創作構思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對每個字的結體要認真考慮,儘量不出現類同的字或筆畫;對章法要精心安排,可以事先打好小樣,但在書寫時思緒又不能受其束縛;運筆要講究節奏、力度,前人所謂的“寓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說的就是用筆方法的具體體現。
代表人物
行書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唐代顏真卿所書《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為“天下第二行書”。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則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暢達而腴潤。
還有如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的趙孟頫、鮮于樞、康里巎巎,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李待問、王鐸,清代的劉墉、何紹基,近現代的于右任、啟功、李志敏、沙孟海、張辛等,都擅長行書或行草,有不少作品傳世。
天下三大行書,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讚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或單稱《寒食帖》為“天下第三行書。”還有人將“天下三大行書”作對比說:《蘭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風格,《祭侄稿》是聖哲賢達的風格,《寒食帖》是學士才子的風格。它們先後媲美,各領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塊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