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行政職業能力是國家機關單位選拔公務員職業必考的一門課程,在全國各地考生中享有非常高的聲望。主要包括行測歷年真題、行測模擬試題、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資料分析等。
作品目錄
第一篇 基礎知識教程
第一章 行政職業能力概述
第一節 行政職業能力概述
第二節 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發展歷程
第三節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應試技巧
第四節 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命題趨勢分析
第五節 招考政策與報名分析
第二章 言語理解與表達
第一節 言語理解與表達概述
第二節 命題趨勢分析
第三節 典型試題分析
第三章 數量關係
第一節 數量關係測試概述
第二節 命題趨勢分析
第三節 典型試題分析
第四章 判斷推理
第一節 判斷推理概述
第二節 命題趨勢分析
第三節 典型試題分析
第五章 常識判斷
第一節 常識判斷概述
第二節 命題趨勢分析
第三節 典型試題分析
第六章 資料分析
第一節 資料分析試題綜述
第二節 命題趨勢分析
第三節 典型試題分析
第二篇 歷年真題詳解
第七章 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2006年《測驗(一)》言語理解與表達解析
二、2006年《測驗(二)》言語理解與表達解析
三、2007年《測驗》言語理解與表達解析
四、2008年《測驗》言語理解與表達解析
五、2009年《測驗》言語理解與表達解析
第八章 數字推理
一、2006年《測驗(一)》數字推理解析
二、2006年《測驗(二)》數字推理解析(與《測驗(一)》重複,此略)
三、2007年《測驗》數字推理解析
四、2008年《測驗》數字推理解析
五、2009年《測驗》數字推理解析
第九章 數學運算
一、2006年《測驗(一)》數學運算解析
二、2006年《測驗(二)》數學運算解析
三、2007年《測驗》數學運算解析
四、2008年《測驗》數學運算解析
五、2009年《測驗》數學運算解析
第十章 圖形推理
一、2006年《測驗(一)》圖形推理解析
二、2006年《測驗(二)》圖形推理解析(與《測驗(一)》重複,此略)
三、2007年《測驗》圖形推理解析
四、2008年《測驗》圖形推理解析
五、2009年《測驗》圖形推理解析
第十一章 定義判斷
一、2006年《測驗(一)》定義判斷解析
二、2006年《測驗(二)》定義判斷解析
三、2007年《測驗》定義判斷解析
四、2008年《測驗》定義判斷解析
五、2009年《測驗》定義判斷解析
第十二章 類比推理
一、2006年《測驗(一)》類比推理解析
二、2006年《測驗(二)》類比推理解析
三、2007年《測驗》類比推理解析
四、2008年《測驗》類比推理解析
五、2009年《測驗》類比推理解析
第十三章 邏輯判斷
第十四章 常識判斷
第十五章 文字資料
第十六章 統計表
第十七章 統計圖
第三篇 全真模擬試題
測驗介紹
測試內容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數量關係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係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題型介紹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涉及多種題目類型,試題將根據考試目的、報考群體情況,在題型、數量、難度等方面進行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題型介紹。
1.言語理解與表達
每道題給出一段語言文字,要求報考者根據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或運用一定的語言文字知識,選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題1:在古代,每遇戰亂,手藝人都會成為戰爭雙方爭奪的對象,這是因為手藝人掌握著傳統社會中最重要的技術,他們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如今,儘管現代科學技術取代了手工技能,成為當今時代最強大的生產力,但傳統工藝完全可以藉助現代科技而提升,繼續服務於大眾。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與現代科技聯姻是傳統工藝發展的有效途徑
B.任何時代,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是社會生產力
C.現代科技的進步對傳統手工藝產生的深遠影響
D.現代科技可以解決制約著生產的傳統工藝難題
(答案:A。從文中最後一句中,“傳統工藝”藉助“現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與現代科技聯姻可以使傳統工藝得到發展。因此,A選項符合題意。)
例題2:說話不僅是一種生理功能,更是一種能力。會說話的人,縱然,滔滔不絕,聽者也不以為苦;縱然,一字千金,也能繞樑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說話者,毫不誇張地說,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頭的。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能言善辯 訥口少言 實現
B.繪聲繪色 不露聲色 完成
C.口若懸河 片言隻語 創造
D.侃侃而談 緘口不言 獲取
(答案:C。從上下文的意思,及詞語本身的含義,可知選項C更為貼切。)
2.數量關係
第 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係,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 2 4 8 16 (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數列是一個等比數列,後一項是前一項的2倍,故正確答案為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個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係的一段文字,要求報考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並利用其他基本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或推出結果。
例題:某地勞動部門租用甲、乙兩個教室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兩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兩教室當月共舉辦該培訓27次,每次培訓均座無虛席,當月共培訓1290人次。
問甲教室當月共舉辦了多少次這項培訓?
A.8B.10
C.12D.15
(答案:D。根據題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訓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訓可坐45人。由此可計算出甲教室舉辦的培訓次數為15次。)
3.判斷推理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例題:
(答案:B。黑點在正方形中順時針移動。在第5個圖形中,應該正好移動到左上角。)
第二種題型: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後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報考者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題:職業枯竭是指人們在自己長期從事的工作重壓之下,產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盡的感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於職業枯竭狀態的是:
A.老周不能勝任自己現有的工作,每天都會忙得焦頭爛額
B.剛參加工作的小李覺得這份工作太累,產生了跳槽的念頭
C.劉經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緒也越來越糟糕
D.在從事過許多不同的職業之後,老王覺得所有工作都索然無味
(答案:C。根據題乾所給定義,正確答案為C。)
第三種題型:類比推理。給出一組相關的詞,要求通過觀察分析,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組與之在邏輯關係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例題: 螺絲:螺帽
A.水杯:暖瓶B.線:紐扣
C.插座:插頭D.筷:碗
(答案:C。螺絲和螺帽是一組必須配套使用的東西,選項C中插頭與插座的關係與螺絲與螺帽的關係一樣。)
第四種題型: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運用一定的邏輯推論,選擇一個最恰當的答案。
例題:在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音kuí)文陶片。對此,專家解釋說,由於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後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 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A.在這座唐代古墓中還發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
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C.並非只有先秦時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生前喜愛的物品隨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該選項中“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從根本上排除了“雨水沖刷”的可能性,最能質疑專家的觀點。)
4.資料分析
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推測和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例題:根據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表 2010年三大經濟圈產業結構及增長速度(%)
長三角 | 珠三角 | 京津冀 | 全國 | |||||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增長速度 |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增長速度 | 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增長速度 | 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 增長 速度 | |
第一產業產值 | 4.7 | 3.6 | 5.0 | 4.4 | 6.6 | 3.3 | 10.2 | 4.3 |
第二產業產值 | 50.6 | 13.4 | 50.4 | 14.5 | 43.8 | 15.2 | 46.8 | 12.2 |
第三產業產值 | 44.7 | 10.7 | 44.6 | 10.1 | 49.6 | 11.4 | 43.0 | 9.5 |
三大經濟圈中,2010年三次產業增長速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有幾個?
A.0 B.1 C.2 D.3
(答案:B。通過比較表格提供的數字,可以看出,三次產業增長速度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只有珠三角,故正確答案為B。)
5.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要求報考者通過分析、判斷和推理,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項。
例題:匾額是中國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示建築物的性質。下列匾額與建築物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明鏡高懸--貢院
B.萬世師表--關帝廟
C.還我河山--武侯祠
D.正大光明--乾清宮
(答案:D。關於匾額的具體內容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有關歷史常識,判斷出A、B、C三個選項的對應關係都不準確,只有D選項中的匾額與建築物能夠對應,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