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0年代晚期,加拿大的溫哥華和美國的堪薩斯城率先開始在路口實施行人穿越時相。之後其他各大城市相繼開始效仿,包括丹佛、巴爾的摩、紐約、蒙特婁、比佛利山莊、台北市,以及位在東京知名的澀谷交叉口。行人保護時相大多是設定在交通繁忙、行人眾多的路口。
優點
一般的路口行人號誌和車行號誌會同時變換,因此在穿越道上的行人和同方向的右轉車輛會互相爭道,若有不慎可能會造成意外。在實施行人保護時相的路口,行人可以擁有交叉口的完全路權,不需要與同向右轉或對向左轉的車輛爭道,減低發生交通意外的機率。對於駕駛人士來說,在綠燈時可順暢的轉彎,不用擔心突然衝出的行人,轉彎專用車道的車流也會變得順暢。
此外,若行人要到路口的斜對向,一般來說需要穿越道路兩次。在實施行人保護時相的路口,行人可以直接斜角穿越,不須等待兩次號誌。
爭議
部份交通學者認為,行人保護時相可能會造成交通阻塞,尤其是車流量大的路口。因為車輛在等待紅燈時必須等待較長的時間,因此容易造成後方車輛的堵塞。
中文命名問題“行人保護時相”一詞,是台灣的交通單位自英文“pedestrian scramble”翻譯過來的交通專有名詞。但單就中文字面上來看不易直接理解。
各國狀況
日本目前約有300個以上的路口實施行人保護時相,稱為“スクランブル交差點”(scramble crossing)。第一個實施的地點是在熊本市的“子飼交叉口”。 在台灣,台北市目前有95個路口實施行人保護時相。每個路口都有不同的實施時間,也有全日實行的路口。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心現時有兩個路口實施行人保護時相,分別為央街夾登打士街(2008年8月起)和央街夾布羅爾街(2009年10月起)。市政府亦正研究於卑街夾登打士街和卑街夾布羅爾街兩個路口實施此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