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蛤

血蛤

血蛤, 又名泥蚶、花蚶,是一種貝類海洋生物,生長在灘涂里。在東南沿海地帶,經開水燙幾秒之後就可以吃,撥開殼可以看見血一樣的分泌液,所以稱之為血蛤,東南亞和江浙廣東福建沿海一帶認為這個東西很滋補,補血。

基本信息

介紹

血蛤 血蛤

本草綱目記載:血蛤(蚶)“味甘性溫,功能除了補血外,還可以潤五臟、健胃、清熱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熱咳嗽、胸脅疼痛、痰中帶血等”。我國食用蚶子歷史也很久遠,蚶肉肉嫩潤滑,鮮美異常,入饌味佳,令人垂涎。燒時不宜多煮,宜快速烹製,否則易老澀難嚼,寡淡少味。我們這裡的主要的烹製方法是將蚶子洗淨。將沙鍋置於旺火上,將清水燒沸,放入蚶子略燙,待殼欲開時即撈起。蔥末、紹酒、薑末、醬油、胡椒粉、香油、米醋蘸而食之。

形態特徵

血蛤 血蛤

貝殼較厚,呈卵圓形。放射肋粗壯,約18~21條,肋上具明顯的顆粒狀結節。殼頂突出,殼表白色,被褐色薄皮,韌帶角質,黑色(圖1)。鉸合部直,齒細密。個體較小,一般殼長3~4厘米,在泰國,有的殼長達7~8厘米。外套膜左右對稱,除在背部癒合外,其餘全部游離。分三層,內層發達,邊緣呈波紋狀。後閉殼肌大,前閉殼肌小。足呈斧刃狀,肥大。鰓位於足部的兩側,具呼吸和濾食功能。消化系統由口、上下唇、內外唇瓣、食道、胃、胃楯、腸、直腸、肛門構成(圖2)。泥蚶血液含血紅素,呈紅色。

生活習性

生活在潮間帶至淺海的軟泥海底,多在潮流暢通、風平浪靜、有淡水注入的內灣棲息。一般泥層埋深約0.5~1厘米,蛤苗(殼長0.3~0.5厘米)在泥層中僅潛埋0.1~0.2厘米。

血蛤 血蛤

血蛤為廣鹽性貝類,在海水比重1.008~1.022之間均能正常生活,比重1.015~1.018時更適於它的生長和繁殖,比重低於1.004時則會窒息死亡。對溫度的適應性也較強,在泥溫0~35℃條件下均能正常生活,高於35℃時,出現麻痹狀態,40℃時則出現死亡,0℃以下出現凍傷。耐乾露能力極強,在氣溫5~10℃可耐乾露28~30天。因此,苗在長距離運輸中,成活率極高。

成體營埋棲生活,但其稚貝則營附著生活。用足絲附著在表層泥土中的砂粒上。因此,苗多發生在半砂半泥的海灘上。殼長達0.1~0.2厘米以後,足絲消失改營埋棲生活;但在底質較硬的砂泥海灘上,殼長0.3~0.5厘米的泥蚶仍有附著能力。無出入水管,僅在泥灘表層形成相連線的兩個水孔,進行海水交換和攝食。因而成蚶適宜生活在中、低潮區。尤以中、低潮區交界處數量最多。

區別

血蛤(gé)是南方的一種海鮮,寧波、舟山、溫州樂清灣、台州溫嶺、福建、兩廣很多都吃。部分地區的人們會在清明節那天,帶著煮好的血蛤上山祭祀祖宗。血蛤 和北方的雪蛤(há)(蛤蟆油)是不一樣的兩種東西。

血蛤的各種圖片 血蛤的各種圖片

這個可千萬不要弄混了,很多地方都以為 血蛤=雪蛤,其實完全是不 同的兩個東西!

和所有濾食性動物一樣,由於血蛤(毛蚶)的生活環境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未經過嚴格殺菌消毒的血蛤(毛蚶)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僅僅幾秒到十幾秒的加熱,無法殺滅細菌,1988年上海A型肝炎大爆發,就是因為半生食用血蛤(毛蚶)引發,據上海市衛生防疫站疫情統計:1988年全市A肝報告發病數為34萬例,死亡人數由於特殊時期封鎖訊息難以查證,創出了世界A肝流行新的歷史記錄。所以,極度不建議為了鮮嫩食用半生血蛤,血蛤(毛蚶)需要絕對煮熟後方可食用。

血蚶與毛蚶其實很好區別,血蚶體內有汁似血,蚶肉呈鮮紅色,民間以為是“血肉豐滿”之物,視為大補。補不補不好說,不過血蚶的確有化痰、治胃酸過多之效,還能解酒。《本草綱目》也道:血蚶“味甘性溫,功能除了補血外,還可以潤五臟、健胃、清熱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熱咳嗽、胸脅疼痛、痰中帶血等”。早先年,路橋女人坐月子,時興吃血蚶,說是能補血。玉環人視血蚶與血蚶酒為滋補佳品,將血蚶放進滾熱的黃酒里,稍一燙,血蚶就有六七分熟,就可食用。吃了血蚶,黃酒也要一飲而盡。六七分熟的血蚶味最佳,掰開後血汁橫流,若燙的時間太長,血蚶殼全張開,殼裡的血都流光了,肉縮成一小結,蒼黃乾癟,老澀難嚼,寡淡少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