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F1,又稱“血小板表面吸附血漿因子Ⅴ”(Coagulation factor Ⅴ,同Plasma Factor V),有加速凝血酶原變成凝血酶的作用;
- PF2,又稱“纖維蛋白原激活因子”(Fibrinogen Activating Factor、Thromboplastic material),具有加速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單體的作用;
- PB3,又稱“類脂質因子”(Platelet thromboplastin、cephalin、phospholipid)“凝血活酶因子”,參與因子ⅩⅢ、Ⅴ及Ⅹ的反應,與這些因子共同形成凝血活酶;
- PF4,又稱“抗肝素因子” (Antiheparin factor),具有抗肝素作用;
- PF5,又稱“血小板表面吸附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coagulant factor),作用同纖維蛋白原;
- PF6,又稱“抗纖維蛋白溶酶”(Antifibrinolytic factor、glycoprotein、 fibrinolysin、plasmin inhibitor)、“抗血漿素”,具有對抗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 PF7,又稱“凝血活酶輔因子”(Platelet cothromboplastin、cothrom-boplastin、S.P.C.A.、proconvertin),能激活凝血活酶;
- PF8,又稱 “抗凝血活酶因子”(anti-thromboplastin),有對抗凝血活酶作用;
- PF9,又稱“加速球蛋白穩定因子”(同Plasma Factor XIII),具有穩定加速球蛋白作用;
- PF10,又稱“血清素”、“5-羥色胺”(5-HT),具有縮血管作用;
- PF11,又稱“二磷酸腺苷”(ADP),可致血小板間的黏附和聚積作用。
相關詞條
-
血小板因子4
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是由血小板α顆粒合成的一種特異蛋白質
定義 別名 醫學檢查 -
血小板衍生因子
血小板衍生因子可分為分子量為31KD含有7%糖的PDGFI及28KD含4%糖的PDGFⅡ,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由細胞外N端與PDG...
分類、結構及來源 受體分類、結構及激活方式 生物學效應 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
血小板第Ⅳ因子
血小板第4因子(platlet factor 4,PF4)是由血小板α顆粒合成的一種特異蛋白質,是一種多肽的四聚體。易結合併中和肝素,並易結合於血管內皮...
正常值 臨床意義 注意事項 -
PF[血小板因子(platelet factor,PF)]
血小板因子(platelet factor,PF),即血小板本身所含有的特異性物質。現已知有10餘種,血管受損時,血小板與膠原組織接觸發生黏附、聚積,血...
-
血小板第3因子功能檢測
血小板第3因子功能檢測對血小板第3因子(PF3)進行檢查,檢測其功能性。血小板第3因子(PF3)是血小板活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膜表面磷脂,是人體凝血的重要...
正常值 臨床意義 注意事項 檢查過程 相關疾病 -
獲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礙
在該類疾病中血小板數量正常,但不能正常地形成血栓並且出血時間延長。血小板功能的異常,可能是由於內源性的血小板缺陷,也可能是由於外源性因素改變了在其正常的...
病因 臨床表現 診斷 治療 -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測定
-
血小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
血小板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巨核細胞雖然在骨髓的造血細胞中為數最少,僅占骨髓有核細胞總數的0.05%,但其產生的血小板卻對機體...
概念 計數意義 相關介紹 其他介紹 相關病症 -
血小板微粒
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 PMP)是血小板在活化過程中釋放的一種超微膜性囊泡。
醫學術語 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