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昆蟲綱動物]

蟋蟀[昆蟲綱動物]

蟋蟀(xī shuà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亦稱促織,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斗的對象。 全世界已知 22 亞科55 族 595 屬(包括 17 個化石屬),約 4649 種(亞種)(包括 50 個化石種)。該科昆蟲體長大於 3mm,缺少鱗片;觸角絲狀,長於身體;跗節 3 節,前足為步行足,脛節常具鼓膜聽器,後足為跳躍足;多數種類雄蟲前翅具發聲結構;雌性產卵瓣發達,呈刀狀、矛狀或長板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蟋蟀 蟋蟀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 大型。蟋蟀科種類體長大於3mm;體色變化較大,多為黃褐色至黑褐色,或為綠色、黃色等;體色均一者較少,多數為雜色。身體不具鱗片。口式為下口式或前口式。觸角絲狀,遠長於體長;觸角柄節多為圓盾形,窄於或等於額突;少數類群為長盾形,較大,寬於額突。複眼較大,一般為頭長的1/4~1/2;單眼一般3枚,呈倒三角形或線狀排列;中單眼位於頭背側、顏面或額突頂端 。黃褐色至黑褐色。

頭圓,胸寬,觸角細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斗。

各足跗節3對,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常跳躍;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

產卵器外露,針狀或矛狀,由2對管瓣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對。雄腹端有短桿狀腹刺1對。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

體色多為黑褐色,體型多呈圓桶狀,有粗壯的後腿,比身體還要長的細絲狀觸角。腹部末端有兩根長尾絲,如果是雌蟲,還有一根比尾絲還長的產卵管,分辨雌雄還有一招,翅膀有明顯凹凸花紋的是雄的,翅紋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聽器是在前腳節上。

生長繁殖

油葫蘆 油葫蘆

蟋蟀的繁殖經過卵 -> 若蟲 -> 成蟲過程,屬不完全變態。

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產卵管,產卵時插入土中。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產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

越冬卵於10月產下,第二年4~5月孵化為若蟲。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危害花生幼苗。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后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繼續為害。

若蟲蛻皮6次(即6個齡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為成蟲。成蟲壽命141~151天。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卵前增建3~5個供產卵用的支穴,並出外搜尋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

分布範圍

蟋蟀的分布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 。它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濕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

生活習性

棲息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一隻雄性蟋蟀可與多隻雌蟋蟀同居。

鳴叫

蟋蟀利用翅膀發聲,在蟋蟀右邊的翅膀上,有一個像銼樣的短刺,左邊的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

此外,蟋蟀的鳴聲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別的同性禁止進入,又可求偶。當有別的同性進入其領域內,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

鬥蟋蟀 鬥蟋蟀

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野外通常在20度時鳴叫得最歡,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雄蟲遇雌蟲時,其鳴叫聲可變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時則發出帶顫的“吱……”聲。當兩隻雄蟲相遇時,先是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然後即頭對頭,各自張開鉗子似的大口互相對咬,也用足踢,常可進退滾打3~5個回合。

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會更加賣力地震動翅膀,發出動聽的聲音,以吸引異性。

雌雄區別

鬥蛐蛐 鬥蛐蛐

雌雄最明顯的區別在尾部的產卵器。雌性個體較大,正後端有針孔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連同臀部兩側的尾巴,乍一看像長著三隻尾巴,翅小,不會鳴叫;雄蟲尾部沒有針狀產卵器,只有自臀尖向斜後方長出的兩隻尾巴,會鳴、善斗,有互相殘殺現象。北方有的地區,稱雄性蟋蟀為蛐蛐,雌性蟋蟀為油葫蘆。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占有雌性。蟋蟀科Gryllidae和螽斯都是鳴蟲,但是只有雄的才會發出聲音,它是利用翅膀磨擦發聲的。

雄蟲築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於蔭涼、土質疏鬆、較濕的環境中。蟲口過於密集時,常自相殘殺。並外出搜尋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后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

分類地位

根據現有資料的統計,我國已記載的蟋蟀總計4科16亞科73屬273種,其中蟋蟀科為蟋蟀總科內最大類群,總計13亞科67屬258種, 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省50種。(另此處數據有疑問:世界上已定名的約有1400種以上,中國已定名有30種以上。)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

蟋蟀亞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屬(Gryllus)和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舊作Gryllus domesticus)身體粗壯,呈黑或褐色,常打淺洞;取食植物、動物、衣服或互殘。田野蟋蟀又稱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時進入室內。家蟋蟀頭部色淺,並有深色橫帶;已從歐洲引入北美;見於建築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廣泛,日夜鳴叫。溫度大於32攝氏度,小於7攝氏度時不叫。在美國售作魚餌,又用於生物學實驗。

針蟋亞科(Nemobiinae,或歸入蟋蟀亞科)長12公厘,鳴聲為一系列高調的顫音,生活在牧區及林區。

條紋針蟋(Nemobius vittatus)腹部有三條暗紋。樹蟋亞科(Oecanthinae)白或綠色。翅透明;因食蚜蟲而有益,但產卵時損傷樹枝;鳴聲為悠長的顫音。

雪白樹蟀(Oecanthus fultoni)通稱溫度計樹蟀,因其在15秒鐘內發出的顫音數再加40,便大約等於當時的華氏溫度。棲息在喬木和灌木的種類夜間叫,草叢種類日夜都叫。

蟻蟋亞科(Myrmecophilinae)的種類小型,3~5公厘長,無翅,弓背,生活於蟻巢中。

鉦蟋亞科(Mogoplistinae)的種類(無翅灌叢蟋)常見於灌叢或熱帶多沙地區水邊的碎石下,體細長,5~13公厘,無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鱗片。

蛣蛉亞科(Trigonidiinae)的種類(有翅灌叢蟋)4~9公厘長,產卵器劍形,生活於池邊灌叢中。

金蛣蛉亞科(Eneopterinae)的種類(褐色灌叢蟋)較大,瘦長,淺褐色,常見於樹上或灌叢中。

常見物種

中華蟋蟀

中華蟋蟀 中華蟋蟀

( Gryllus chinensis)。體長約2厘米,體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發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發音。聽器位於前足脛節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磚石縫中活動,為害植物根、莖、葉、種子和果實等,多於夜間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農業害蟲。

大棺頭蟋蟀

蟋蟀[昆蟲綱動物] 蟋蟀[昆蟲綱動物]

大棺頭蟋蟀( Loxoblemmus doenitzi),頭扁,前端平,向前傾斜,雄性頭向兩側明顯突出,雄性之間也會打鬥,但斗性不及斗蟋。

民間有這么一說,就是當你捉來很多蛐蛐時,裡面有一隻大棺頭蛐蛐,這全部的蛐蛐也就全不會鬥了。(謠言)

油葫蘆

油葫蘆( Gryllus testaceus),身體暗黑色,有光澤,兩複眼的內上方具有黃條紋,直達頭後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澤,後翅較發達,具備短暫飛行能力。雌性的產卵器長達2厘米。夜間覓食,成蟲、若蟲均危害大豆、高粱、花生、瓜類、蔬菜等作物。全國各省多有分布。

中華灶蟋

蟋蟀[昆蟲綱動物] 蟋蟀[昆蟲綱動物]

又稱“白蟋蟀”,因常見於農村灶內而得名灶蟀。白蟋蟀是直翅目中的一個亞種,有別于田間蟋蟀,其體態較小,性格溫和,通體呈乳白色,個頭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麥粒,扁平的腦袋兩側長有一對觸鬚、一對複眼,圓筒狀的腹腔上有褐紅色的環形花紋,腹端有一八字形小尾巴,背上有退化的四隻小翅膀,兩條弓起的大腿是其彈跳的主要器官。這小生靈能爬善跳,機靈乖巧,偶爾捉一隻放入掌心,它會舞動觸鬚,與人對視,並發出鳴叫聲,然後迅速跳出掌心逃遁。老農常將其放入小葫蘆內飼養,在大雪紛飛、滴水成凍的嚴冬,仍能聽到它的叫聲。

危害

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壞的花生幼苗達11%~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菸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食用價值

隨著人們對食物的需求越來越千奇百怪, 美國出現了首家飼養昆蟲的工業化農場。美國安大略湖的新千年農場中就飼養了3000萬隻蟋蟀和2000萬隻麵包蟲,而由這些蟲子製作的食品也已經在超市中上架了。該農場每個月要運出大約8000磅(約合3.63噸)蟋蟀,這些蟋蟀最終變成了麵粉、能量棒和小零食。

蟋蟀文化

蟋蟀在神話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們認為有蟋蟀存在便等於好運和智慧,傷害蟋蟀便帶來不幸。在緬甸曼德勒的市場上銷售一種大型棕色的炸蟋蟀,常供遊方僧人食用。

當今社會賞玩鳴蟲似漸成風尚,無論是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香港等大都市,還是南京、杭州、蘇州那樣的中等城市,以及鹽城射陽市縣級城市,都有規模不等的鳴蟲市場。賞玩鳴蟲作為娛樂活動,多少可以折射出現代人渴望返璞歸真的意趣。

黑黃出土賽金剛,生性耐斗眾迷狂 黑黃出土賽金剛,生性耐斗眾迷狂

一年一度的蟋蟀大賽於10月底在北京舉行,北京市約400多名蟋蟀愛好者參加。此次蟋蟀大賽將持續一個月,蟋蟀愛好者全部來自民間,最後取得冠軍的蟋蟀將獲"蟲王"稱號。據中國蟋蟀專業委員會會長吳繼傳介紹,北京市大約有近十萬名蟋蟀愛好者,在蟋蟀專業委員會註冊的就有1000多人。雙休日在京城的一些公園,經常會看到他們三五成群地在鬥蟋蟀。

從唐朝天寶年間開始養鬥蟋蟀,興於宋,盛於明清。以前,在京郊香山、玉泉山、溫泉等地,蟋蟀俯首即得,即使城內的故宮、北海、天壇、太廟等地也能捉到蟋蟀。白牙青、白牙紫、垂青一線飛蛛、鐵彈子都是北京知名的蟋蟀品種。京城民間始終保留著玩蟋蟀的習俗,各路玩兒家經常聚集到一起聊蟋蟀、鬥蟋蟀。盛行時宣武門、牛街、椿樹上頭條是有名的擺擂台、鬥蟋蟀的地方。

蟋蟀、油葫蘆、蟈蟈號稱中國三大鳴蟲。三大鳴蟲中,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韻味的當數蟋蟀。古人玩蟋蟀講究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叫"留意於物"。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南宋宰相賈似道,竟然因玩蟲而誤國;第二種境界稱"以娛為賭",把鬥蟋蟀作為賭博手段;第三種境界叫"寓意於物",這是最高境界,多為文人雅士所為。

位於北京西便門明城牆遺址城樓的京城第一座鳴蟲館"古道茶苑",是京城新近開設的喝茶同時品味蟋蟀文化的場所。茶苑內掛著蟋蟀畫譜,放著蟋蟀影雕,擺擂台、鬥蟋蟀的玩友們紛紛來此重溫舊時遊戲。

寧津蟋蟀

2010年寧津縣被選為中華蟋蟀第一縣。

蟋蟀[昆蟲綱動物] 蟋蟀[昆蟲綱動物]

產自山東寧津的蟋蟀。

寧津蟋蟀種類繁多。因特有的地理條件和特有的環境小氣候,寧津的柴胡店鎮原尤集鄉、孟集鄉、保店鎮、寧津鎮原小店鄉、杜集鎮原常窪鄉等地所產的“斗蟀”最好,尤其是原尤集鄉陳莊一帶所產的“斗蟀”最優。

寧津蟋蟀英勇善戰,美譽九洲,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外地客商雲集至此。這也變成了當地農民增收的“金蟲”,在柴胡店鎮就流傳著“二月富萬戶,一厘值千金”、“小蟋蟀比頭牛”的佳話。每年立秋之後,田野、樹林、溝壑、村頭空地、村內宅院,甚至農家屋內,到處有蟋蟀出沒。日以繼夜,鳴聲不斷。

據傳,明朝時賈大嶺、耿老夫(身份不明)為給皇宮尋找“斗蟀”,走訪民間來到寧津縣,住在原尤集鄉趙鐵鍋村,親自采定陳莊一帶的土地所產的“斗蟀”為貢品。

傳說風流皇帝宋徽宗酷愛玩蟀,被金兵俘虜,押送金國,路過山東寧津,突然隨行的行李散了,從車上掉下來一個小盆,裡頭蹦出一隻蟋蟀。宋徽宗睹此愛蟲,思念故國,不禁黯然神傷,垂淚對蟋蟀說,你走吧,八百年後,你會稱雄華夏。正好800年後,在寧津舉辦了第一屆蟋蟀文化節。這個故事雖帶有傳奇色彩,但它說明中國蟲文化底蘊的深厚。

寧津蟲以其體魄魁偉、牙齒堅利、斗性厲害,並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大賽冠軍而著稱於世。由於蟋蟀使當地百姓脫貧致富,寧津縣政府從1991年起,年年辦蟋蟀節,招攬天下“蟲迷”。寧津縣的各個鄉,幾乎都設有蟋蟀市場,來自上海、北京、天津、杭州、南京、廣州、深圳的“蟲迷”川流不息,可樂壞了寧津的父老鄉親。蟋蟀文化已成為一道誘人風景線。山東省寧津縣蟋蟀,以體健力足、剽悍好鬥、剛柔相濟而聞名全國。近幾年來,每逢夏末起,北京、天津、廣州、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徐州、西安等十幾個大城市都有愛好者到寧津縣大量選購蟋蟀。

鬥蟋蟀在中國已有上千年歷史,是一項很普遍的傳統文化活動。近幾年,中國部分城市及東南亞地區逐步形成了蟋蟀熱。在一些省市,蟋蟀協會、蟋蟀市場也應運而生。

現寧津縣城、龍集鄉、孟集鄉、柴胡店鎮等都形成全國性的蟋蟀市場。每年在“立秋”前蟋蟀即開始上市。大量集中上市是8、9月份,一般接待外地選購人員,每月1000至2000多人次。一隻蟋蟀,少則幾元,幾十元,多則500-600元,最高可達一兩千元,商場上日成交額能超萬元。據專家介紹,寧津縣有適宜蟋蟀生長繁殖的氣候、水質、土壤。在以往的全國及國際大賽中,寧津縣蟋蟀多次力挫群雄,奪得冠軍。

近幾年,寧津縣把開發蟋蟀資源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與中科院聯合成立了“寧津縣蟋蟀研究會”,聘請中科院吳繼傳教授為名譽理事長兼技術總顧問,同時編寫出版了《中國寧津蟋蟀志》一書,組織了中國寧津蟋蟀節。

蟋蟀隨著日期的推進,上市蟋蟀越來越多。縣城、龍集鄉、孟集鄉等處,售蟋蟀的人都在二三百人以上,每人面前少則有三四十,多則有六七十罐,更多的有一二百罐。他們在南東牆根下、樹蔭下等涼爽的地方,一溜一溜的,分開等級,擺攤出售。

外地的蟋蟀愛好者,大部分是二三十歲的青壯年,也有些六十多歲的老者。他們都是行家裡手,拿著蟋蟀草(俗稱馬唐草、爬蔓草,一端有一綹像鬍鬚似的纖維),用它撥鬥蟋蟀,然後觀察其反應,進行挑選,最後成交。

而今在蟋蟀市場旁,每天有多次班車和計程車輛往返於柴胡店、龍集鄉、孟集鄉之間,還有包車,約定時間接送,十分方便。

2010年8月15日,中華蟋蟀第一縣·寧津蟋蟀文化節在寧津開幕。這一時隔16年後重新舉辦的節日,把古老的蟋蟀文化重新推向大眾的視野。

寧津是全國第一個舉辦蟋蟀文化節的縣,1991~1993年連續舉辦過三屆蟋蟀節。該縣蟋蟀產業迎來了爆發式大發展,每年來寧津捉蟲、販蟲的達10萬人次。捉蟋蟀、販蟋蟀、養蟋蟀及蟋蟀用具、蟋蟀旅遊、蟋蟀工藝品等,每年帶來3億元以上的收入,全縣有3.7萬人從事與蟋蟀有關的產業。

蟋蟀文化節開幕式上,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著名相聲演員李金斗、海政文工團國際一級演員、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卞小貞等也前來助興演出。

寧陽蟋蟀

寧陽蟋蟀歷史悠久,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寧陽斗蟋以個頭大、性情烈、彈跳力強、善斗兇狠而馳名中外。品種繁多,有青、黃、紫、紅、黑、白等6大類260多個品種,載入古譜的名貴品種有大黑青牙、蟹殼青、青麻頭、鐵頭青背、琥珀青、黑頭金赤、紫黃等。早在2500年前的《詩經》中就有“蟋蟀在堂,十月入我床下”的記載。古代被譽為 “江北第一蟲”。泗店鎮的蟋蟀以曾向皇帝進貢、在打鬥中不斷得冠而聞名國內外。寧陽蟋蟀的特點一是品種多、質量好;二是性情剛烈、搏鬥兇狠、強悍而善斗。

斗蟋名著《功蟲錄》中曾有寧陽斗蟋黃麻頭戰敗上海梅花翅而獲得“賜宮花披紅巡各殿”且獻蟋者朱鉦撫獲賜赤金百兩的記載。《斗蟋隨筆》:自光緒21年至1940年,全國蟋蟀悍將26個,山東占17個,其中寧陽就有9 個。

拿蛐蛐兒

蛐蛐兒是野生的。要想玩蛐蛐兒,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說“逮”,說“拿”。

過去拿蛐蛐兒,要到北京郊區。據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說,過去北京專有人從事逮蛐蛐兒、賣蛐蛐兒的。立秋之前帶上乾糧到北京西山、北山去拿蛐蛐兒,一走就十來天,回來後拿到廟會上去賣。玩蛐蛐兒的主兒到廟會上去拿就行了,當然不是白拿,得給錢。有名氣、有地位的玩家兒,到時候有人把蛐蛐兒送到府上去。真正的玩家兒拿蛐蛐兒,一拿就是一筐。一筐里裝十把,一把十四罐,每罐里裝一條。這140條蛐蛐兒就夠玩一個秋天了。當然140條不是全部養起來,還要挑選一番。挑選的標準是:“頭圓、牙大、腿須長,頸粗、毛糙、勢要強。”符合這些標準的留下,其餘的就處理掉了。

玩家兒們也有自己到郊區去拿蛐蛐兒的。北京郊區有幾個地方出蛐蛐兒。說什麼地方出蛐蛐兒,大概源於兩條:一是那地方蛐蛐兒多,好拿;一是那個地方的蛐蛐兒善斗。先是到西山八大處,後來到永定河西邊的雲崗。小時候曾聽說:雲崗盆底坑兒的蛐蛐兒善斗,號稱鐵嘴鋼牙。昌平十三陵一帶的山區也是出蛐蛐兒的地方。到後來北京附近沒蛐蛐兒可拿了,就只好去外地買了。如今蛐蛐兒的產地,講究是河北易縣的,號稱“小易州”。山東泰安寧陽的也不錯,最好的數寧津尤集的蛐蛐兒。

養蛐蛐兒

養蛐蛐兒的器具,講究的是蛐蛐罐兒。蛐蛐罐兒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漿泥燒制的:高15厘米左右,直徑13厘米左右,厚近2厘米。要求口兒大、膛兒深、壁厚,上面有蓋。如今誰手裡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漿泥蛐蛐兒罐,那可是值錢的寶貝了。這種罐兒的優點不在它的外觀,而是保溫保濕性能好、適合蛐蛐兒在裡面生存。新罐兒不是拿來就用,得先打底兒:用黃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後墊在蛐蛐兒罐里。為什麼要加白灰呢,因為沒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鹼性么,打完底兒等三合土幹了,還要放在水裡泡,把鹼性徹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兒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兒了還不行,還得有兩樣東西:水槽兒和過籠兒。

先說水槽兒:瓷的,半圓形,直徑約3厘米,高0.7厘米,槽內深0.3厘米。這東西做得精緻、小巧,掛著釉兒,描著花兒,圖案有金魚、水草、蛐蛐兒什麼的,還寫著字:勇戰三秋,覺得這應該是體積最小、建造最精細的瓷器。它的用處不必細說:餵蛐蛐兒水喝的。

再說過籠兒:澄漿泥燒的,質地細膩,顏色淺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蓋,蓋上有提手,可揭開。過籠兒兩端有洞門,蛐蛐兒可穿過去。裡面的空間可容納兩條蛐蛐兒。這過籠兒有什麼用呢?一是蛐蛐兒喜歡在暗處呆著,過籠兒就是蛐蛐兒的窩;二是養蛐蛐兒不能光養雄的(二尾兒),還得有雌的(三尾兒)做伴兒才行。如果雄蛐蛐兒不和雌蛐蛐兒交配——行話叫“過鈴兒”,它是不會和同性斗的。過籠兒,就是供蛐蛐兒過鈴兒的洞房。

養蛐蛐兒,必須給蛐蛐兒提供一個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條件。這其中的學問很多,此處難以盡述。過去有錢的玩家兒,一到秋天專門雇把式給他養蛐蛐兒。蛐蛐兒把式,就是伺候蛐蛐兒的專家。

鬥蛐蛐兒

要等到秋分,天氣漸涼時才開始。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蛐蛐兒也講究重量等級。鬥蛐蛐兒之前,要把蛐蛐兒放在專門的“舀子”里,用專門的“秤(讀平聲)兒”稱出蛐蛐兒的體重。可能有專門的電子秤了,這種“秤兒”,比老中藥輔里稱中藥的戥子還小巧,“秤兒桿”是象牙的,比筷子還細,固定在一個一尺左右見方的紅木框子裡。它能把蛐蛐兒的體重精確到一兩的萬分之一(兩、錢、分、厘、毫)。一般的蛐蛐兒的體重在六厘左右,八厘就是大蛐蛐兒了。稱體重的目的是為了公平競爭,體重相差一毫都不鬥。因為蛐蛐兒的主人不希望他精心養護的“愛將”有一次戰敗的記錄。一條好蛐蛐兒只要戰敗一次,便從此喪失了鬥志,對它的主人來說也就沒有價值了。因而如果讓它和重於自己的對手比賽,就是贏了,也要自身受損,要是輸了就更“冤”了。

真正的玩家兒鬥蛐蛐兒是很正規的。事先要備好“戰場”,要下請帖。玩家兒們帶著自己的蛐蛐兒赴約,沒有帶一兩條的,一般還要帶上一兩個人,幫助照看自家的蛐蛐兒。正式比賽有專門的“斗盆”作為戰場,有專人擔任裁判,還有專人負責核准參賽蛐蛐兒的體重。比賽開始以後,賽場上鴉雀無聲,多少隻眼睛都盯著賽盆里的蛐蛐兒,蛐蛐兒的主人心裡甭提多緊張了,手心裡能攥出汗來!因為蛐蛐兒之間的爭鬥也是很激烈、很有觀賞性的。蛐蛐兒和人一樣,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來我往,有進有退,有時兩蟲糾纏撕咬在一起,猶如摔跤場上的兩名勇士!鬥勝了的蛐蛐兒帶給主人的必然是心花怒放;鬥敗了,主人自然沮喪。但玩家兒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彼此客客氣氣、禮尚往來。玩家兒鬥蛐蛐兒,圖的是好玩,非為獲利。有時雖也“掛點兒彩”,不過是一兩盒香菸而已。當然,用此種方式賭博的也不是沒有,但也應以“玩物不喪志”為度。

古時娛樂性的鬥蟋蟀,通常是在陶製的或瓷製的蛐蛐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就開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鳴叫,一是給自己加油鼓勁,二是要滅滅對手的威風,然後才呲牙咧嘴開始決鬥。頭頂、腳踢、捲動長長的觸鬚,不停地鏇轉身體,尋找有利位置,勇敢撲殺。幾個回合之後,弱者垂頭喪氣,敗下陣去,勝者仰頭挺胸,趾高氣昂,向主人邀功請賞。最善斗的當屬蟋蟀科的墨蛉,民間百姓稱為黑頭將軍。一隻既能鳴又善斗的好蟋蟀,不但會成為鬥蛐蛐者的榮耀,同樣會成為蟋蟀王國中的王者。

蟋蟀宰相

宋代有兩個亡國宰相。其一是北宋末年的李邦彥,號稱“浪子宰相”。其二是南宋末年的賈似道,不妨稱為“蟋蟀宰相”。他生平鬥雞走馬、飲酒宿娼、無所不至;任相後,常與群妾伏地爭鬥蟋蟀,還總結養、鬥蟋蟀的經驗,寫成《促織經》一部傳世。他專權跋扈、蒙蔽朝廷,終於把半壁河山斷送給元軍,時人罵他為“權奸”。

文獻記載

田野蟋蟀屬常出現於詩、文中。

如《促織經》宋·賈似道(原著今不傳,見到的是明人周履靖的續增本。詳細地介紹了捕捉、收買、餵養、鬥勝、醫傷、治病、繁殖等方法) ,《畜促織》明·袁宏道 《促織志》,明·劉侗著 《促織經》,清·金文錦 《蟋蟀秘要》,清·石蓮 《蟋蟀譜》,清·朱翠庭輯 《促織經》,清·金六(音伊)廠刪定 《蚟孫鑒》,清·朱從延纂輯、林德垓、莊樂耕重訂 《蟋蟀譜》。

賈秋壑《促織經》曰: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青麻頭。青項、金翅、金銀絲額,上也;黃麻頭,次也;紫金黑色,又其次也。其形以頭項肥,腳腿長,身背闊者為上。頂項緊,腳瘦腿薄者為上。蟲病有四:一仰頭,二卷鬚,三練牙,四踢腳。若犯其一,皆不可用。促織者,督促之意。促織鳴,懶婦驚。袁瓘《秋日詩》曰:“芳草不復綠,王孫今又歸。”人都不解,施蔭見之曰:“王孫,蟋蟀也。”

《詩經·國風·唐風》中有《蟋蟀》一詩。

近代李文翀1930年出版 《蟋蟀譜》,李石孫、徐元禮1930年出版(全書十二卷,盆圖一卷,卷首一卷,譜十卷。)

如狄更斯《爐邊蟋蟀》(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