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解釋
讀音
拼音:cù zhī
注音:ㄘㄨˋ ㄓㄧ
意義
蟋蟀的別名,也寫作“促織”(參見嬾婦)。
《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唐 杜甫《促織》詩:“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
元 薛昂夫《甘草子》曲:“促織兒啾啾添瀟灑, 陶淵明歡樂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早在南宋時,賈似道就已經編了一本,叫《促織經》
蟋蟀的古稱
亦稱“促織”、“趨織”、“吟蛩”、“蛐蛐兒”。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觸角較(比)體軀(軀體)為長。雌性的產卵管裸出。雄性善鳴,好鬥。種類很多,最普通的為中華蟋蟀,體長約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發音。乾燥蟲體入藥,性溫,味辛鹹,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腫、小便不通等症。同科有油葫蘆、大棺頭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動,齧食植物莖葉、種實和根部,都是農業害蟲。
蟋蟀介紹
形態特徵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占有雌性。
蟋蟀(cricket)是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昆蟲,因鳴聲悅耳而聞名。約2,400種,成蟲體長0.3~5公厘(0.12~2寸)。觸角細,後足適於跳躍,跗節三節,腹部有2根細長的感覺附器(尾須)。前翅硬、革質;後翅膜質,用於飛行。雄蟲通過前翅上的音銼與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齒(約50~250個)互相摩擦而發聲。聲音的頻率取決於每秒擊齒的次數,從最大蟋蟀種類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種類的將近10,000周/秒。鳴聲的速率與溫度直接相關,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快。最普通的鳴聲有招引雌性的尋偶聲;有誘導雌性交配的求偶聲,還有用以驅去其他雄性的戰鬥聲。雌雄在前足脛節都有敏感的聽器。多數雌蟲以細長的產卵器產卵於土中或植物莖內,對植物常可造成嚴重危害。在北方,蟋蟀多於秋季成熟產卵,若蟲於次春孵出,蛻皮6~12次而成熟。成蟲壽命一般為6~8周。
蟋蟀亞科
蟋蟀亞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屬(Gryllus)和家蟋蟀(Achetadomesticus,舊作Gryllusdomesticus)體粗壯,黑或褐色,常打淺洞;取食植物、動物、衣服或互殘。田野蟋蟀又稱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時進入室內。家蟋蟀頭部色淺,並有深色橫帶;已從歐洲引入北美;見於建築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廣泛,日夜鳴叫。在美國售作魚餌,又用於生物學實驗。田野蟋蟀屬常出現於詩、文中。如狄更斯的《爐邊蟋蟀》(TheCricketontheHearth)。針蟋亞科(Nemobiinae,或歸入蟋蟀亞科)長12公厘,鳴聲為一系列高調的顫音,生活在牧區及林區。條紋針蟋(Nemobiusvittatus)腹部有三條暗紋。樹蟋亞科(Oecanthinae)白或綠色。翅透明;因食蚜蟲而有益,但產卵時損傷樹枝;鳴聲為悠長的顫音。雪白樹蟀(Oecanthusfultoni)通稱溫度計樹蟀,因其在15秒鐘內發出的顫音數再加40,便大約等於當時的華氏溫度。棲息在喬木和灌木的種類夜間叫,草叢種類日夜都叫。蟻蟋亞科(Myrmecophilinae)的種類小型,3~5公厘長,無翅,弓背,生活於蟻巢中。鉦蟋亞科(Mogoplistinae)的種類(無翅灌叢蟋)常見於灌叢或熱帶多沙地區水邊的碎石下,體細長,5~13公厘,無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鱗片。蛣蛉亞科(Trigonidiinae)的種類(有翅灌叢蟋)4~9公厘長,產卵器劍形,生活於池邊灌叢中。金蛣蛉亞科(Eneopterinae)的種類(褐色灌叢蟋)較大,瘦長,淺褐色,常見於樹上或灌叢中。
在東方,人們籠養雄蟋蟀聽其鳴叫;
在中國鬥蟋蟀的風習已有數百年之久,鬥蟋蟀在國內大可分為南北兩派,南派以上海為代表,北派以北京為代表,兩地訓練的蟋蟀平分秋色。山東省寧陽縣素有“蟋蟀之都”的美譽,自古以來寧陽的蟋蟀再斗蟲界都是獨領風騷。蟋蟀在神話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們認為有蟋蟀存在便等於好運和智慧,傷害蟋蟀便帶來不幸。在緬甸曼德勒的市場上銷售一種大型棕色的炸蟋蟀,常供遊方僧人食用。
在英語中,許多其他昆蟲亦稱cricket,如灶馬、沙螽(Jerusalemcricket)、螻蛄(molecricket)和蚤螻(pygmysandcri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