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姑

蝦姑

蝦蛄,英文名為Mantis Shrimp(螳螂蝦),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動物亞門,軟甲綱,掠蝦亞綱,口足目(這個亞綱下面就一個目)。其中除全為化石種類的古蝦蛄科(Sculdidae)外,現生種分7個總科:深蝦蛄總科(Bathysquilloidea)、指蝦蛄總科(Gonodactyloidea)、蝦蛄總科(Squilloidea)、琴蝦蛄總科(Lysiosquilloidea)、紅蝦蛄總科(Erythrosquilloidea)、寬蝦蛄總科(Eurysquilloidea)和仿蝦蛄總科(Parasquilloidea)。全為海生。掠蝦類起源於中生代的侏羅紀,現存500餘種,絕大多數種類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少數見於溫帶。中國沿海均有,最常見的品種是蝦蛄科,口蝦蛄屬的口蝦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中國各海域中均有分布;南海種類最多,已發現80餘種。中國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對於蝦蛄的叫法不一,如:蝦蛄、蝦爬子、爬蝦、蝦虎、蝦婆、蝦公、瀨尿蝦、撒尿蝦、拉尿蝦、蝦狗彈、彈蝦、富貴蝦、琵琶蝦、花不來蟲、蝦皮彈蟲,蠶蝦、蝦不才、水蠍子、皮皮蝦,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蝦姑蝦姑
以口蝦蛄(Oratosquillaoratoria)為例:頭胸甲前緣中央有一片能活動的梯形額角板,其前方有能活動的眼節和觸角節。腹部寬大,共六節,最後另有寬而短的尾節,其背面有中央脊,後緣具強棘。
第一觸角柄部細長,分三節,末端具三條觸鞭,司觸覺。第二觸角柄部二節,上生有一條觸鞭和一個長圓形鱗片。口器、大顎十分堅硬,分為臼齒部和切齒部,都有齒狀突起,能切斷和磨碎食物;大顎觸鬚三節,不顯著,有感覺作用。第一小顎小,原肢二節,其內緣具刺毛。第二小顎呈薄片狀,由四節構成,內緣具密毛。這二對小顎能輔助大顎撕碎食物。胸部具八對附肢,前五對是顎足,後三對是步足(與十足目三對顎足、五對步足正好相反)。第一對顎足細長,末節末端平截並具刷狀毛;第二顎足特彆強大,末節(指節)側扁,有六個尖齒,可與掌節的邊緣凹槽部分吻合,為捕食和禦敵利器,稱為掠肢;第三至第五對顎足比第一對短,末端為小螯。這些附肢能將捕捉到的食物送入口中。五對顎足皆無外肢,但基部具圓片狀的上肢。步足細弱無螯,原肢三節,下接內外肢,不適於爬行。雄性第三步足基部內側有一對細長的交接棒。腹部前五腹節各有一對腹肢,由柄節和扁葉狀的內外肢構成,有游泳和呼吸的功能。鰓生在外肢的基部,有許多分枝的鰓絲。每一腹肢的內肢內側有一個小內附肢,與相應另一側的小內附肢相互連線,使一對腹肢聯成整體,便於游泳。雄性第一對腹肢的內肢變形,成為執握器,交配時用以握住雌體。腹部最後一對附肢為發達的尾肢,原肢一節,外肢二節,內肢一節,片狀。原肢內側有一強大的叉狀刺突,稱基突或雙刺突,伸於內外肢之間。尾肢與尾節構成尾扇,除具有游泳功能外,並可用以掘穴和禦敵。蝦蛄類的口位於腹面兩個大顎之間,口經食道通入胃,後接腸道,縱穿腹部,向後通至肛門。肛門開口於尾節腹面。心臟呈長管狀,從頭胸部背面的後部直伸到第五腹節,心臟向兩側和前後伸出動脈血管,通往各部器官組織。雌性生殖孔成對,多在第六胸節的腹面開口,卵巢位於身體背部心臟的下方,懷卵時從頭胸部向後伸展,經腹部直至尾節。雄性的一對生殖孔在胸部末節的腹面。頭部第2觸角基部的小顎腺為排泄器官。

生活習性

蝦姑蝦姑
蝦蛄多穴居,常在淺海沙底或泥沙底掘穴,穴多為U字形。口足類為肉食性,多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此類動物體能以尾肢摩擦尾節腹面或以掠肢打擊而發聲。
蝦蛄性情兇猛,視力十分銳利。由於善於游泳,因此其獵物大部分為底棲性不善於游泳的生物,包括各種貝類、螃蟹、海膽等。它們能夠輕易破壞獵物的外層硬殼,享用內里的肉。
蝦蛄科、琴蝦蛄科等體形較大種類的肉和卵巢可食,味道鮮美,口蝦蛄成熟的卵巢的鮮美程度遠遠超過中國對蝦。體形較小的個體常為黃魚、章魚的鉺料。數量最多的是口蝦蛄,中國以黃渤海區產量最大。
蝦蛄是海生的甲殼動物。其第二對顎腳特化為攻擊附肢,根據其型態之不同,可將蝦蛄分成粉碎型及穿刺型兩類;伴隨著分布的不重疊,這兩類蝦蛄的外觀、攻擊性、捕食行為及威嚇行為的表現與否,都有相當大的差別。相同的是兩者都具有學習能力,憑藉經驗它們可以躲避敵害以及更有效率的獲得食物。本篇主要描述蝦蛄及比較此兩類蝦蛄之行為表現。
蝦蛄是海生的甲殼動物,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的淺水水域中,跟平常所見到的螃蟹、蝦子同是屬軟甲亞綱的甲殼動物。蝦蛄具有一對威力強大的攻擊附肢,這對附肢是它們的捕食工具,也是最佳的防禦工具,因為它們利用附肢捕食的動作極像螳螂,所以蝦蛄也被稱為螳螂蝦(Dingleetal.,1978)。一般而言,蝦蛄可分為四個科,分別是Squillidae、Lysiosquillidae、Gonodactylidae及Bathysquillidae。其中除了Bathysquillidae是深海的種類之外,剩下的三個科都分布在淺海。
蝦蛄的身體有14個體節(8個胸節、6個腹節),再加上一個尾節(如圖一、二)(Caldwelletal.,1976),其中第二對顎腳特化成一對巨大、具強健肌肉的攻擊性附肢,有些種類在末節有衍生的銳棘,根據其特化附肢形態的差異,蝦蛄可分為穿刺型(spearers)和粉碎型(smashers)兩類,穿刺型蝦蛄的長節(merus)較細,而末節(dactylus)具銳棘;粉碎型蝦蛄的長節較粗,含有強健的肌肉分布,末節平滑有少數銳棘或不具銳棘。
本省的蝦蛄屬於粉碎型的蝦蛄有大指蝦蛄(Gonodactyluschiragra)(如封底里),體色的變異極大;屬於穿刺型蝦蛄的有螳螂蝦(Oratosquillaoratoria)(如封底里)、線背螳螂蝦(Lophosquillacostata)、帝王螳螂蝦(Kempinamikado)、間帶螳螂蝦(Lysiosquillinamaculata)等。

攝食行為

所有的蝦蛄皆為肉食性,穿刺型蝦蛄包括了Squillidae、Lysiosquillidae、Bathysquillidae三科之所有種及Gonodactylidae下的數個屬,而粉碎型蝦蛄只包括了Gonodactylidae下的幾個屬。由於穿刺型蝦蛄第二對特化顎腳的末端具銳棘(3-17枚不等),因此它們都以一些身體柔軟的獵物為食。它們的獵食行為是快速地伸出攻擊性附肢並打開末節,碰觸到獵物後再迅速收起,利用銳棘將獵物緊扣不放,再利用第三、四、五對顎腳將食物弄碎、吃下。這種攝食的速度,就連水中運動敏捷的魚、蝦也無法逃脫(如圖三)(Caldwelletal.,1976)。通常穿刺型蝦蛄都居住在泥質或沙質的洞穴中,以守株待兔(sitandwait)的獵食方式,只露出一對眼睛,等到魚或蝦接近,再殺它個措手不及(Caldwelletal.,1990)。
白天時,它只露出眼柄,洞口以泥沙封住,到了晚上它就不再封起洞口,因為隔著一層泥沙來攻擊獵物會有阻礙,也會失去準確性。在平常時,蝦蛄是獨來獨往的,只有在生殖季時,雌雄會配對。這時通常在一個洞穴中會有一對雌雄蝦蛄居住,雄性負責獵食供給雌性食物,雌性專心哺育幼生不負責獵食的工作,除了在食物來源短缺或是雄性失去捕食能力的時候,雌性才會主動捕食(Shusteretal.,1989)。
粉碎型蝦蛄,雖然末節上缺乏或具有很少的銳棘,但是末節的踝部卻異常的擴大、堅硬,再加上長節含有強健的肌肉,使得粉碎型蝦蛄的攻擊附肢非常具有破壞力。它們的攝食對象有螃蟹、寄居蟹、蚌、蛤及螺類(Caldwelletal.,1976),這類獵物都具有堅硬的外殼,但是這些裝甲都禁不起粉碎型蝦蛄連續強力地擊打。一隻體長約25公分的粉碎型蝦蛄Hemisquillaensigera,它一次擊打的威力可比得上一顆點二二口徑手槍子彈的威力,有把實驗室中強化玻璃水族缸打裂的記錄,即使是體型較小的個體,也可輕易地將普通水族缸擊碎。正因具有這驚人的武器,粉碎型蝦蛄都以主動巡遊的方式獵捕食物,它們住在珊瑚礁、碎石堆的洞穴中,主動出外覓食,當它鎖定一隻標的物時,它先由後方接近,首先攻擊獵物的防禦武器(如螃蟹的大螯),緊接著幾個連續的擊打,將獵物打成碎片,然後將食塊帶回洞中享用。
事實上粉碎型蝦蛄附肢擊打的動作,必須消耗許多能量,因此它會以最少的打擊次數,獲得最高的效率。在實驗觀察中也發現,粉碎型蝦蛄會儘量減少盲目連續的擊打,它會在打擊之後檢視獵物外殼破損的情況,再決定下一個擊打是否必要,而且粉碎型蝦蛄比較喜歡吃螺類、蚌、蛤,對於食用寄居蟹之選擇順序則排在較後,因為花費同樣能量去打碎一個螺鏇的殼,螺類的可食部位要比寄居蟹多的多。因此最少打擊次數得到最多食物,對粉碎型蝦蛄來說是最有效率的(Fulletal.,1989)。

攻擊行為

蝦姑蝦姑
幾乎所有的蝦蛄都具有領域性及攻擊性,它們會激烈地捍衛它們的洞穴、食物來源、配偶,直到入侵者不敵而逃。若是把穿刺型蝦蛄跟粉碎型蝦蛄相比,那後者更是具有強烈的攻擊性。正因如此,大多數研究蝦蛄的動物行為學家們,多以粉碎型蝦蛄作為研究的對象。
粉碎型蝦蛄的攻擊行為,可分成種間的及種內的攻擊行為。種間的攻擊行為主要是抵抗進入洞穴的入侵者如章魚,或它的天敵:刺河豚的捕食(Caldwelletal.,1981);種內的攻擊行為如:Haptosquillaglyptocercus會去強占另一隻同類的洞穴,它先用尾扇將它想要強占的洞穴覆蓋起來,過了一段時間再往內擠,經過幾番折騰,洞內的蝦蛄會因為缺氧,不得不逃出洞外,放棄居所。被擊敗的蝦蛄會記憶著對手的味道一段時間,而避免回到或進入曾經擊敗它的對手居住的洞穴中(Caldwell,1979;1985)。在台灣相關的研究中,發現大指蝦蛄也有種內的攻擊行為(李,1991);大指蝦蛄的攻擊性與它的體重及攻擊附肢大小成正相關,相對於原來的占有者或入侵者,打鬥能力越強的個體,越有能力侵占或保有自己的洞穴。因此種內或種間的攻擊行為,會造成攻擊性強的蝦蛄族群變大,而攻擊性弱的蝦蛄族群變小(Dingleetal.,1973;1975)。
雖然粉碎型蝦蛄擊打的力道相當猛,可能對競爭者造成致命的傷害,但是在同種個體接觸的時候,它們會收斂打擊的力道,而且打在甲殼比較厚的尾扇上,所造成的傷害很小,但是只要有一方流血,另一方就會毫不留情地殺死它(Berzinsetal.,1983)。而同種個體的攻擊行為相當儀式化,有一方會先捲起尾部,以尾扇接受對方的擊打,待對方一出手,以柔軟彎曲的腹節吸收強猛力道後,立刻起身迎向對手,給予重擊,此時對方也會馬上捲起身軀,以尾節抵擋打擊,就這樣一攻一守,直到一方臣服離去,否則打鬥繼續(Caldwelletal.,1976)。有時候粉碎型蝦蛄會在激烈的戰鬥中,失去它們的附肢,但是在蛻殼兩、三次之後,又能再生出新的附肢。

威嚇行為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例如:剛蛻殼或遭遇到體型比較大的其他生物時,還可以觀察到蝦蛄的威嚇行為(threatbehavior)。它跟攻擊行為不同的地方,在於威嚇行為並沒有實際的打鬥,只是將尾節、觸角、顎腳、攻擊附肢儘量的伸展,擺出一副獨特的展示姿勢(meraldisplay)如圖四(a)、(b)。當粉碎型蝦蛄剛蛻殼的時候,全身尚未硬化,沒有攻擊力,此時它遇到外敵時不會表現攻擊行為,而只會表現威嚇行為,企圖嚇阻對方。另外,實驗觀察也發現:粉碎型蝦蛄遭遇到比自己體型大15%的對手時表現威嚇行為的頻率,要明顯高於遭遇到與自己體型相當或比自己小15%的對手,威嚇行為可使自己看起來更大,更具攻擊性,即使是唬人的伎倆被拆穿,曾被趕出洞的蝦蛄下次遇到體型較大的對手,仍然會表現相同的威嚇行為,不因為曾經失敗就放棄威嚇行為;而且發現事實真相拆穿詭計的對手,下一次遇到相同的情形,也不會根據經驗產生懷疑,而不加試探,採取攻擊行為(Adamesetal.,1990)。由此可知,威嚇行為是一種相當固定的行為,不會因為經驗或學習而改變行為表現模式。在台灣相關的研究中,利用數值分類的方法分析大指蝦蛄的打鬥行為,他發現打鬥的過程中,行為出現的順序相當固定,起先是表現警戒的意圖行為、再是威嚇行為、攻擊行為、防禦、逃避、再回到意圖行為,完成打鬥行為的完整序列,而且此序列中每一個行為的產生,會受到自己與對方先前動作的影響。並發現大指蝦蛄的種內打鬥行為大多以威嚇行為為主,實際的打鬥比較少(陸,1985)。
粉碎型蝦蛄,在它攻擊性附肢的長節上有一個點叫做展示點(meralspot)如圖二、四(b),這個點的顏色深淺,跟粉碎型蝦蛄威嚇行為展示的次數及攻擊行為模式,有密切的關係。若展示點的顏色越深湛,通常這種粉碎型蝦蛄會展示較多次的威嚇行為(如圖五)(Dingleetal.,1969;Caldwelletal.,1976;Adamesetal.,1990)。

學習行為

蝦蛄具有相當好的學習能力。實驗發現:每一隻粉碎型蝦蛄對於沒有見過的蚌殼,都先試用不同的開殼方式,有的擊打貝殼的背部,有的擊打唇部,所花費的功夫各有不同。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練習,開殼的速度越來越快,效率越來越好(Caldwelletal.,1990)。另外,實驗室中以錐形瓶當作人造洞穴,用來測量蝦蛄進入瓶中的速率時,也發現隨著錐形瓶出現的頻率越高,蝦蛄進入瓶中的速率也越快(Reaka,1980)。在自然環境中,粉碎型蝦蛄通常不打開末節,只用末節的踝部擊打物體,如果以柔軟之物體接近它,只要經過幾次無效的打擊,就會產生一個回饋的訊息告訴它,改變攻擊方式,改以打開末節企圖夾取柔軟之物體(Caldwelletal.,1976)。最後,還有如前所述,蝦蛄會記得曾經打敗它之對手的味道,而避免進入它所居住的洞穴等。這些都是蝦蛄具有學習行為的實際證據。

結語

粉碎型及穿刺型這兩類的蝦蛄光是攻擊附肢形態不同,就伴隨了棲地,攻擊性,攝食行為等生物特徵的差異。我們發現具有威力強大攻擊附肢的粉碎型蝦蛄,居住在環境較複雜的珊瑚礁中,生物歧異度較高,接觸其他生物的頻率較高,它所表現出的攻擊行為及攝食,是比較具有攻擊性、主動而積極,為了因應這樣激烈的攻擊行為,它同時具備了威嚇行為以及同種間儀式化的攻擊行為,來緩衝或避免同種間致命的相互攻擊。反觀穿刺型蝦蛄居住在環境較單調的沙泥底質,生物歧異度較低,接觸其他生物的頻率較低,它就比較柔弱、被動而消極。這兩類的蝦蛄各有其生活方式及生活空間,不能說孰優孰劣,而學習的效果帶給它們較有效率的攝食獲得以及避免危險等。欣賞它們令人好奇的外表及奇特的行為表現之餘,了解蝦蛄的型態、所處環境及其行為表現三者之間的緊密關連,才是本篇敘述想要闡釋的主旨。

分類

口足目之下共存在過三個亞目:古口足亞目(Palaeostomatopoda)、昔口足亞目(Archaeostomatopoda)及單盾亞目(Unipeltata)。不過,除了單盾亞目以外,其餘兩個亞目現時只餘下化石物種。以下為單盾亞目旗下現存物種所分屬的總科與科:
深蝦蛄總科(Bathysquilloidea)
深蝦蛄科(Bathysquillidae)
印度蝦蛄科(Indosquillidae)
指蝦蛄總科(Gonodactyloidea)
Alainosquillidae
半指蝦蛄科(Hemisquillidae)
指蝦蛄科(Gonodactylidae)
齒指蝦蛄科(Odontodactylidae)
原蝦蛄科(Protosquillidae)
假蝦蛄科(Pseudosquillidae)
卓蝦蛄科(Takuidae)
紅蝦蛄總科(Erythrosquilloidea)
紅蝦蛄科(Erythrosquillidae)
琴蝦蛄總科(Lysiosquilloidea)
冠蝦蛄科(Coronididae)
琴蝦蛄科(Lysiosquillidae)
小蝦蛄科(Nannosquillidae)
方蝦蛄科(Tetrasquillidae)
蝦蛄總科(Squilloidea)
蝦蛄科(Squillidae)
寬蝦蛄總科(Eurysquilloidea)
寬蝦蛄科(Eurysquillidae)
仿蝦蛄總科(Parasquilloidea)
仿蝦蛄科(Parasquillidae)

雌雄區分

1.口蝦蛄的雌性個體的整體體型要略小於雄性個體。
2.雌性口蝦蛄在第6至8胸節的腹面有一個類似於“王”字的結構,其未受精時呈透明狀,受精後則隨卵巢發育日趨乳白色。
3.雄性蝦蛄在胸部最下端的大爪下生有一對細長的“小棒”,即雄性蝦蛄的生殖肢;雌性蝦蛄則是在第六胸節的腹面生有一對小孔。

產地分布

產地、產季:口蝦蛄是沿海近岸性品種。蝦蛄喜棲於淺水泥沙或礁石裂縫內,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口蝦蛄為渤海灣特有品種,產量較多,據1982年~1983年調查統計,年產量2500噸左右。資源量約5000噸以上。產期為每年4~5月。口蝦蛄分布範圍極廣,從俄羅斯的大彼得海灣到日本及中國沿海、菲律賓、馬來半島、夏威夷群島均有分布。

食用功效

蝦姑蝦姑
蝦蛄味道鮮美,成為沿海城市賓館飯店餐桌上受歡迎的佳肴。食用蝦蛄的最佳月份為每年的四到六月間,它的肉質最為飽滿。
蝦蛄的食用方法,一般有椒鹽和清蒸。以清蒸為多,輔以生抽、醋、薑末調成的蘸料食用。
還有茂名的做法:酒炒蝦蛄。炒出來的蝦香甜可口,還有帶有一點酒香。味道極鮮。色發紅、身軟、掉頭的蝦不新鮮儘量不吃,腐敗變質蝦不可食;蝦背上的蝦線應挑去不吃。
中醫認為,海水蝦性濕、味甘鹹,入腎、脾經;蝦肉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
適宜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癢、皮膚潰瘍、身體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病人食用。
食用後不宜吃水果,兩者相剋。
蝦營養豐富,其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且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蝦的通乳作用較強,並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
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蝦體內的蝦青素有助於消除因時差反應而產生的“時差症”。口蝦蛄肉質鮮美,性成熟個體整個腹部充滿了營養豐富的生殖腺;具穴居性,既能避暑抗寒,又能減少因颱風等災害性天氣帶來的損失;並且有抗病力較強等超出其他養殖品種之優點,在養殖新品種篩選中可作為重要種類。
另外,近幾年對蝦、扇貝等品種的養殖病害嚴重,使養殖業滑坡,而且口蝦蛄人工捕撈又滿足不了市場需要,致使其價格日益上漲。因此,開展口蝦蛄的人工育苗繁殖及養成技術研究,開發這一新的養殖品種,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食用方法

蝦蛄剝起來比較麻煩,有一種簡單的食用方法,就是使用筷子。
先把蝦去頭去尾,然後將筷子從蝦尾插入,就能把蝦肉完整的捅出來了。
椒鹽蝦蛄
材料:蝦蛄1000克,紅尖椒3個,蒜一頭,醬油
做法:
1.紅尖椒和蒜剁成末。
2.油燒熱,把蝦倒入炸至金黃,撈起。
3.鍋里留底油,燒熱後倒入尖椒末和蒜末炒香。
4.倒入炸好的蝦,翻炒均勻,倒入適量醬油,炒均後起鍋裝盤。
鹽水蝦蛄
原料:蝦蛄兩斤、青紅椒適量
調料:鹽、薑汁、玫瑰露
做法:先要把蝦蛄用清水沖洗幾遍,然後在鍋里加上適量的清水,加入一些鹽、薑汁,再點上幾滴玫瑰露,將味道調和好以後,將洗淨的蝦蛄放入鍋中,用中火燒煮。大概3分鐘,蝦蛄的顏色由青變粉,而且此時的蝦肉熟得剛剛好,將蝦蛄撈出裝盤,再撒上一些切好的青紅椒絲,一盤清淡爽口、原汁原味的美味鹽水皮皮蝦就做好了。
特點:做好的鹽水蝦蛄看上去粉嫩晶瑩,肥嫩的蝦肉透過蝦殼若隱若現,實在是道美味。
香辣蝦蛄
原料:蝦蛄兩斤調料:秘制香辣油、紅辣椒(燈籠椒)、花椒、豆瓣醬、姜、蔥
做法:蝦蛄用清水洗淨瀝乾。蔥和辣椒切段,姜切片。鍋內放入適量的秘制香辣油加熱,放入辣椒、花椒粒、豆瓣醬、蔥、姜煸炒,然後把皮皮蝦放入一同炒制,等到蝦身變色後,稍微加上一點清水,用小火稍微燉製一會兒,就可出鍋了。
特點:香辣蝦蛄紅而透亮,麻辣鮮香,隔著好遠就能聞到誘人的麻辣味道。
撒尿牛丸
材料
牛肉:請挑選瘦肉部分,份量依照各人準備至少2斤才夠打牛丸。
蝦蛄半斤。
佐料:糖、鹽、味素、高湯、老酒、胡椒
做法
將牛肉擊打至均勻的肉泥狀,接著將蝦蛄剝殼去腸。放入果汁機中打成泥狀。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鹽、味素、高湯、胡椒粉、老酒、糖提味。將蝦漿煮至半熟,再倒出於鐵盤放涼,之後放如冰櫃使之結凍。牛肉處理好了之後,用湯匙挖出一塊荔枝大小的份量。將剛剛冷凍好的蝦漿切成方塊狀,大小以不超過1.5公分×1.5公分為最佳。將方塊仔細塞入牛丸。接著煮好一鍋大骨高湯,將牛丸放入煮透。起鍋後加入米線或是麵條,不加也可以,光喝湯吃牛丸也行。
御封貢丸的撒尿牛丸還可以用蝦仁、腰果等配料烹熘,甜潤可口;或是佐以鵪鶉蛋、芙蓉球用溫油炸製片刻,外酥里嫩;亦或加以少許的青菜、西紅柿等燴一下,清鹹爽舌。
清蒸蝦蛄
原料:蝦蛄、蔥、姜。
做法:
先將蝦蛄洗淨,用剪刀對半剪開方便入味。
將姜切片、蔥切段。
將蝦蛄排放盤中,放料酒、蔥白、薑片,上鍋蒸熟即可。
再用蚝油、糖、醋、薑末、雞精及淋上香麻油調成沾汁。

營養價值

蝦蛄是一種營養豐富、汁鮮肉嫩的海味食品。其肉質含水分較多,肉味鮮甜嫩滑,淡而柔軟,並且有一種特殊誘人的鮮味。每年春季是其產卵的季節,此時食用為最佳。肥壯的蝦蛄腦部滿是膏脂,肉質十分鮮嫩,味美可口,可惜殼多肉少。但其蛋白質含量高達20%,脂肪0.7%,以及維生素、肌苷酸、氨基丙酸(建議編者仔細查閱資料,丙氨酸是20種天然胺基酸之一,可作為營養成分,但是氨基丙酸,其結構和丙氨酸不同,這將導致它們的生化作用不同,是否能夠作為營養成分,請作者斟酌)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蝦蛄性溫、味甘。有補腎壯陽、通乳脫毒之功效。
據測定,口蝦蛄體部乾重含蛋白質72.12%,脂肪7.88%,灰分7.91%,鈣0.38%,磷2.21%;胺基酸含量全面,組成合理,易於人體消化吸收,尤其是賴氨酸等必需胺基酸含量較高,富含谷氨酸、甘氨酸,故食用口感味道鮮美,由於自然資源量低,加上海洋漁業資源過度捕撈,造成口蝦蛄資源嚴重衰退。

適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老少皆宜;中老年人、孕婦和心血管病患者更適合食用;適宜腎虛陽痿、男性不育症、腰腳無力之人食用;適宜中老年人缺鈣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
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時不宜食蝦;患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反覆發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蝦;蝦為痛風發物,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繁殖方法

口蝦蛄生活在水深5~60m的水層中,喜棲息於淺海泥底u型洞穴中或石礫、岩礁縫隙巾。雌雄異體,但雌雄口蝦蛄在外形上較相似,區別在於雄性個體略大,且胸部最後一對步足雌雄異形。雄性第二顎足粗壯,胸部最後一對步足基部內側有一對棒狀交接器,極個別的第7胸肢也有一根交接器。雌性則無。繁殖期雌性胸部第6~8胸節腹面出現白色“王”字形膠質腺。1周年性成熟,交配時間多數學者認為在9~11月雌口蝦蛄米蛻皮之前;也有人認為足在產卵前不久進行交配;還有認為在產卵前幾個月已交尾的。一般進行一次交配,再次交尾也時有發生。其繁殖期為4~9月,盛期在5~7月。繁殖季節,卵巢胸部第4節至尾節呈黃褐色,背面有黑色素分布,體軸中線上色素較集中。在第5、6節處卵巢厚度最大,尾節處擴大,充滿尾節,呈扇形。精巢呈乳白色。口蝦蛄平均產卵量3萬~5萬粒,多者20萬粒。產卵量與其頭胸甲長有關。據報導,口蝦蛄第一次性成熟的生物學最小型在80mm左右。口蝦蛄的卵巢發育是不同步的,因而在其繁殖季節內可多次進行育苗。

養殖方法

選運

親蝦蛄可選擇人工養殖或自然海區已交配的雌口蝦蛄。
雖然體長在8厘米以上就能繁殖,但為了保證質量,提高抱卵量,宜選擇體長在ll厘米以上、體重在30克以上的。另外收購親蝦蛄時,要注意蝦蛄離水時間要短,性腺發育程度較好,身體健壯,附肢齊全,無傷痕,活力強,體色鮮艷,對外來刺激反應敏感。親蝦蛄收購後應儘快運至育苗廠,放入池中暫養培育。運輸方式有活水船運輸、尼龍袋充氧運輸,乾法保濕運輸和帆布桶帶水運輸等。親蝦蛄首先經200×10-6的甲醛藥浴3分鐘後,選附肢齊全、活潑的放入事先消毒處理過的水泥池(9米×4米×1.2米),加入經過濾的清新海水,充氣,使其恢復活力並暫養。親蝦蛄暫養池中的水溫前1~3天以比海區高1~2℃為宜,如果水溫提升太快太高,容易使親蝦蛄早產或流產。以後以0.5~1.0℃/天速度升溫至21~22℃的條件下暫養20~30天,投餵少量新鮮的沙蠶、小蝦、雜色蛤肉等,使性腺進一步育肥。雖然口蝦站在生殖季節雌體基本停止攝食,幾乎胃都是空的,但當溫度22℃性腺係數多達14%以上時,產出的卵團中的卵粒清晰,基本上呈團形,即為成熟卵。

管理

親蝦蛄培育是指將已經過交配、卵巢已發育成熟的雌性口蝦蛄,或是卵巢雖發育但不成熟的雌性口蝦蛄,放入專門的培育池中飼養,使其性腺成熟、產卵、抱卵孵化,直至假蚤狀幼體孵出的培育過程。其促熟培育與抱卵孵化在培育池中進行,培育池具有口蝦蛄適合的環境條件,因而促熟效果好,抱卵率高,孵化率也高。親蝦蛄培育的目的是使口蝦蛄卵巢發育基本同步,產卵、幼體排放整齊,能得到數量較大的假蚤狀幼體,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親蝦蛄的培育池有2種,一種是室內池,只一種是室外池。室內池一般為水泥池,室外池為土池。親蝦蛄培育應特別注意水質管理、餌料管理和日常管理。
1.水質管理
水體保持溶氧在5ml/L以上,日換水1/4~1/3,透明度在30~50cm。口蝦蛄屬變溫性兇猛的甲殼動物,其生長發育和生命活動直接受環境水溫的影響。其生活區域的水溫大致在6~31℃,最適溫度在20~27℃,屬於廣溫性種類。實驗室條件下,把口蝦蛄從]7℃直接移入5℃的海水中,身體馬上弓起,慢慢伸直後昏迷。把它移入33℃的海水中,口蝦蛄先是上下竄起,接著側倒在底部,只有游泳肢能擺動,3分鐘後昏迷。因而認為它的耐溫範圍在5~33℃。水溫慚變的情況下,耐溫範圍會增大。親蝦蛄培育時,應特別注意溫差,一般來說,培育時,水溫控制在20~30℃。水溫是口蝦蛄性腺發育的抑制因素,在適溫範圍內,水溫愈高發育愈快。若夏天氣溫太高,可增加水位,防止水溫太高而影響親蝦蛄的抱卵、孵幼,甚至引起死亡。在水溫25~30℃下,卵從受精至孵出幼體,需7~15天。
2.餌料管理
口蝦蛄對魚、蝦、貝均能攝食,但以鮮活的小型貝類為佳,可避免污染水質。餌料以小塊為好,要均勻散投,以便攝食,井提高餌料食用半及減少因搶食而相互殘殺。根據口蝦蛄晝伏夜出的特點,每日傍晚投餌1次即可,投餌量為親蝦蛄重量的5%~20%,並隨親蝦蛄的抱卵情況、水溫高低、天氣情況、餌料種類與質量狀況等適當增減。培育前期,可適當增加投餌量,以供性腺發育充足的營養需求。親蝦蛄抱卵時鑽穴,並基本不攝食,故估計大多數親蝦蛄抱卵時,宜減少投餌量。另外,親蝦蛄孵幼後,轉入生長,攝食量大增,還干擾其它抱卵蝦蛄,因而最好用地籠網等誘捕出池。
3.日常管理
培育期間,巡塘是必需的工作,檢查進排水情況、口蝦蛄活動和攝食情況、水質情況,尤其是幼體排放情況。一旦發現親蝦蛄排放出假蚤狀幼體,即集幼體入育苗池進行育苗。

孵化

口蝦蛄的產卵繁殖對環境條件尤其是對底質、洞穴和光線要求嚴格,沒有合適的條件便不產卵,或即使產卵也不孵化。因此要在玻璃纖維圓缸(直徑2米×1.0)底部放入采自潮間帶的軟泥(厚20~30厘米),鋪平,加上海水至離泥面30厘米處,用次氯酸鈉浸泡24小時消毒,再中和、洗滌,並使缸內海水pH值與過濾海水一致,再用黑布遮蓋備用。
挑選性腺發育成熟的個體大、活潑、附肢齊全的親蝦蛄(性腺係數在15%以上)16尾,經甲醛消毒處理後再放入上述孵化缸中。口蝦蛄挖掘洞穴的能力很強,只要底質和環境條件適宜,性成熟的親蝦蛄能在很短時間內完成“u”形洞穴的營造,而且是一大一小2個口,大口直徑5~7cm,小口直徑2cm左右。當水溫提升到24~25℃時,親蝦蛄開始在洞內產卵抱卵。
口蝦蛄產出的卵團為黃色,直徑在1.5~3厘米之間。成熟的卵細胞呈圓形,直徑約410~450微米,一次性排完,並用顎足抱在口上而且不停地轉動,只要卵團不破碎或不受外界刺激會一直抱著,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如果有外來刺激如強光、急流水、水溫差大等都會將卵團迅速拋掉。口蝦蛄受精卵的卵裂形式為表面卵裂,在26~28℃的水溫條件下,經20天左右流水孵化,培育至口蝦蛄假水蚤幼體(即口蝦蛄幼體)。這期間水流量應加以控制,以不使缸中沖混為宜,出水與進水應等量,用100目的篩絹換水。缸內的溶解氧含量應大於5毫克/升。產卵、孵化至幼蟲都是在洞穴與母體一起完成,當幼體離開洞穴及母體,在水中浮游時,即為變態的口蝦蛄幼體。從口蝦蛄幼體變態為幼口蝦蛄需3~4個月的時間。這時幼體應從原培育缸中分離。

培育

從l相假蚤狀幼體入池到仔蝦蛄出池的這段培育過程為幼體培育。育苗海水需經沉澱、沙濾處理,為防重金屬離子含量太高,可加EDTA鈉鹽2~5毫克/升。換水是保證良好水質的重要措施。將剛孵化出浮游的幼體用虹吸法,從原孵化缸分離出並移到另一含泥底的缸中繼續培育,水溫控制在26~28℃。每天分4次混投單胞藻(三角褐指藻、扁藻和小球藻等)、輪蟲和鹵蟲無節幼體,其密度分別為(5~10)×104個細胞/毫升、10個/毫升和5個/毫升,並每天換水2次,每次約1/3體積。用黑布遮蓋缸面。然後在一個2米×2米×1.2米水泥池中,底部鋪上10厘米厚的泥沙質軟泥,經消毒處理後再將上述已在缸中培育了22天的幼蟲移進。由於玻璃纖維缸體積小,幼蟲密度大,水溫下降太快,換池後需以0.5~1.0℃/天的速度逐漸將水溫降至自然水溫。前期以投餵輪蟲5~10個/毫升、鹵蟲無節幼體5wh/毫升為主,輔投少量蛋羹,每天需換水1/3體積,適量充氣。後期隨著幼蟲的發育,投餵大個體的鹵蟲、小蝦、蛤肉碎塊及魚用人工配合餌料。口蝦蛄是深受歡迎的海鮮佳肴,但其育苗技術尚處於試驗階段,還存在許多技術問題,因此未被廣泛推廣養殖。這需要科技工作者繼續努力,對口蝦蛄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方面的技術有所突破,以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的需求,同時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

育苗

1.育苗準備
蝦蛄在人工育苗季節是由雌性蝦蛄的性腺發育季節所決定的。浙江沿海黑斑口蝦蛄的雌雄交配時間在水溫降至15℃的秋末及水溫升高到15℃以後的春、夏季;但是雌性蝦蛄的卵巢發育在水溫高於15℃的春、夏季節。因而,它的繁殖期為4~8月(水溫20℃~30℃),繁殖盛期為5~6月(水溫為20~29℃)。另外,蝦蛄的卵巢發育是不同步的,因而在其繁殖季節內可多次進行育苗。
蝦蛄的人工育苗設施可借用對蝦育苗廠全套設備。但是從的親蝦蛄培育效果來看,室內水泥池培育親蝦蛄效果較差,跟不上育苗生產的需要;而室外上池培育親蝦蛄效果較佳,其成活率、抱卵率均較理想。故在育苗設施上,需另外配備暫養、培育蝦蛄親體用的土池,面積隨育苗規模而定。土池水深宜在1.5米以上,且進排水方便,能安裝集幼網箱。
2.選擇運輸
親蝦蛄可選擇人工養殖或自然海區已交配的雌蝦蛄。雖體長在8厘米以上,蝦蛄就能繁殖,但為了保證質量與提高抱卵量,宜選擇體長在11厘米以上、體重在30克以上已交配的雌性蝦蛄。收購親蝦蛄時要注意:蝦蛄離水時間要短、性腺發育程度較好、身體健壯、附肢齊全、無傷痕、活力強、體色鮮艷。
親蝦蛄收購後,應儘快運至育苗廠,放入親蝦蛄池中暫養培育。親蝦蛄運輸可採用活水船運輸、尼龍袋充氧運輸、乾法保濕運輸、帆布桶等帶水運輸等方法。
(1)活水船運輸:此法運輸密度高,運輸成活率也高,適合長途運輸。運輸密度40~60千克/米³,運輸時間為30小時,運輸成活率可達95%以上。但需注意海區間的鹽度差與渾水區的不利影響。
(2)尼龍袋充氧運輸:尼龍袋用厚薄膜(12絲以上)製成。50厘米×50厘米×25厘米的袋放3千克,運輸時間24小時,成活率在95%以上。但需注意密度不能太高,以防擠壓受傷。
(3)乾法保濕運輸:在泡沫箱中放多層蟹苗箱,每層放2千克左右,運輸時間12小時,成活率可達90%以上。需注意氣溫的高低和防止親蝦蛄脫水。
(4)帆布桶等帶水運輸:備好充氣泵,運輸密度30千克/米³,運輸20小時成活率為90%以上。長途運輸時,注意水質變化,適時換些新鮮海水。
3.親體培育
親蝦蛄培育是指已交配的雌蝦蛄,放入專門的培育池中飼養,使其性腺成熟、產卵、抱卵孵化;直到假蚤狀幼體孵出的培育過程。其促熟培育與抱卵孵化宜在土池中進行。因為水泥池培育親蝦蛄遠不如土池。水泥池中的親蝦蛄雖然少數能抱卵,但池水稍有驚動,卵袋就脫落;而大部分親蝦蛄不但不抱卵,反而性腺退化,培育成活率也低;且親體體質差,手握無掙扎感,體表受機械損傷嚴重,甚至出現體表或附肢腐爛現象。而土池培育的親蝦蛄抱卵、孵化順利,且其孵化出的幼體具有強趨光性,質量好;同時親體體質好,掙扎感強;也無損傷現象,成活率高。這主要是土池中有其適合的環境:水溫20~30℃、泥底質或泥沙底。因而促熱效果好,抱卵率高,孵化率也高。
蝦蛄的促熟培育與抱卵孵化的管理工作如下:
(1)水質管理:保持溶氧在5毫克/升,日換水1/4~1/3,透明度在30~50厘米。水溫控制在20~30℃,鹽度各海區基本適合。水溫是蝦蛄性腺發育的制約因素,在20~30℃適溫範圍內,水溫越高發育越快。若夏天氣溫太高,可增加水位,防止水溫太高從而影響親蝦蛄的抱卵、孵幼,甚至死亡。在水溫25~30℃下,卵從受精至孵出幼體,需7~15天。另外,鹽度也是制約因素之一,鹽度低於7.7‰,會導致胚胎髮育停止和出膜幼體死亡,尤其是鹽度突然變化,且變化幅度較大時,還會引起親蝦蛄大量死亡。
(2)餌料管理:蝦蛄對魚、蝦、貝均能食,但以貝類或沙蠶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餌料為好,這是蝦蛄繁殖的需要。餌料要均勻散投,以便蝦蛄攝食、提高餌料利用率及減少因搶食而殘殺。根據蝦蛄晝伏夜出的特點,每日傍晚投餌一次即可,投餌量為親蝦蛄總重量的5%~20%,並隨親蝦蛄的抱卵情況、水溫高低、天氣情況、餌料種類與質量狀況等適當增減投餌量。親蝦蛄抱卵時鑽穴並基本不攝食,當估計大多數親蝦蛄抱卵時,宜減少投餌量。由於,親蝦蛄孵幼後,轉入生長,攝食量大增,還干擾其他抱卵蝦蛄,因而最好用地龍網等誘捕出池。
(3)日常管理:培育期間,巡塘是必須的工作,檢查進排水情況、活動情況、攝食情況、水質情況,尤其是幼體排放情況。一旦發現親蝦蛄排放出假蚤狀幼體,即收集幼體放入育苗池中進行育苗。土池培育親蝦蛄效果雖好,但收集幼體有一定難度。採取放水集幼方法是可行的,但池子必須有適當的高度差,且要有一定的流速,流速太小放不出幼體,流速太快,幼體容易被粘在網上。利用蝦蛄假蚤狀幼體的趨光性,採取燈誘方法集幼也可以,但要注意幼體粘網與幼體太密造成擠傷。
4.幼體發育
親蝦蛄孵出的幼體中文名稱為假蚤狀幼體或偽蚤狀幼體。其幼體發育有明顯的變態現象,日本學者T.Hamano等根據口蝦蛄的假蚤狀幼體的形態特點,將其假蚤狀幼體分成Ⅱ期。而黑斑口蝦蛄的幼體分期,作者根據其假蚤狀幼體的形態特徵、活動狀態、生態及營養特點,再結合生產性育苗需要,將其假蚤狀幼體分成三大相(稱相與Ⅱ期分期法以示區別)。分相及特徵如下:
第Ⅰ相(卵黃營養階段):體長1~3毫米,以卵黃營養為生,不攝食。幼體主要在水底部活動。前期以爬行為主,具背光性;後期活動能力增強,趨光性明顯。複眼為柄眼,其頭胸甲呈近橢圓形,中間刺強大,僅具第一、二胸肢。需脫皮2次。
第Ⅱ相(浮游階段):體長4~11毫米,此時卵黃已耗盡,並開口攝食小型浮遊動物,營浮游生活,趨光性強,頭胸甲柔軟,手感無硬刺。此階段前期活動力差,僅能平游,後期活動能力增強,能翻轉及倒立。形態上,出現了第5~8腹肢及第2觸角鞭,頭胸甲呈近三角形,尾扇開始出現。需脫皮7~8次。
第Ⅲ相(底棲階段):個體體長達12~20毫米,以大型浮遊動物為食,活動水層為水體的中下部,活動能力很強,常在水中翻轉或倒立。形態上,尾扇明顯,並出現分節,腹部寬度增加,頭胸甲及刺堅硬,手握有針刺感,頭胸部中間刺逐漸退縮,各胸足進一步分節完善。需脫皮2~3次。
仔蝦蛄:個體體長在16毫米以上,頭胸甲兩側刺消失,腹部明顯增寬,腹寬大於頭胸甲寬,體型上與成體相似,開始穴居生活。
在水溫23~30℃,黑斑口蝦蛄Ⅰ相假蚤狀幼體需經20多天的培育,才能變態成仔蝦蛄,完成整個幼體發育過程。若營養條件、生態條件等不適宜,蝦蛄的假蚤狀幼體有延緩變態現象。

幼體培育

從Ⅰ相假蚤狀幼體入池到仔蝦蛄出池的這段時間的培育過程為幼體培育。
(1)幼體密度:
由於其個體較大,故培育密度不宜過高。合理密度為:Ⅰ相幼體10萬~15萬尾/米³左右;Ⅱ相幼體5萬~7萬尾/米³;Ⅲ相幼體1萬~2萬尾/米³。
(2)水溫調節:
蝦蛄的假蚤狀幼體在水溫為20~30℃時都能正常發育,但在適溫範圍內,隨著水溫升高,幼體發育有加快趨勢。因而,在整個幼體培育期,水溫宜控制在25~30℃,並水溫以逐步提高為佳。
(3)鹽度調節:
蝦蛄幼體對鹽度的適應性較廣,對各個海區的海水基本能適應。在育苗時鹽度以13‰~33‰為宜。
(4)充氣量調節:
育苗池中的散氣石以1~1.5個/㎡為度。充氣量Ⅰ相幼體期為小波狀,Ⅱ相幼體期為波浪狀,Ⅲ相幼體期為沸騰狀。
(5)光照調節:
蝦蛄的假蚤狀幼體對一定的光強(100~1000勒)有較強的趨光性,但對強光(>1500勒)則表現為背光性。在高水溫(28~30℃)時,光照過強,不僅引起絲狀雜藻叢生,而且刺激幼體向池底或池角集中,增加幼林間的互相殘殺的機率。因而,育苗時宜採取遮光措施。
(6)餌料管理:
由於假蚤狀幼體個體大且有強大的掠足,因而需要顆粒較大的餌料。在I、Ⅱ相幼體期,其適口餌料為鹵蟲無節幼體、株足類和枝角類,以活體為宜,也可輔以蝦皮粉和蛋糕。Ⅲ相幼體期以鹵蟲成體、鮮活小型幼貝為佳,輔以鹵蟲乾品、新鮮魚、蝦、貝肉等。選擇適宜的幼體餌料,是育苗高產的關鍵之一。
(7)水質調節:
育苗海水需經沉澱、沙濾處理,為防重金屬離子含量太高,可加EDTA-Na鹽2~5毫克/升。換水是保證良好水質的重要措施,各期換水量為:Ⅰ相幼體期為30%~40%,Ⅱ相幼體期為40%~70%,Ⅲ相幼體期為70%~100%以上。吸污也是改善水質的良好措施,每天或隔天池底吸污,有利於水質的穩定。
(8)預防互相殘殺:
幼體個體大、掠足強大是殘殺的主要原因,另外,餌料不足或不適宜、培育密度過高、光線太強等也都會導致殘殺。防止殘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投餵並投足適宜的餌料、培育密度不宜過大、遮光、用藻類或其他物質調節水色、池中懸掛密網片等。另外,第Ⅲ相幼體具有明顯的底棲性,在池底適當放些泥巴會提高幼體的變態率與成活率。
(9)出苗:
養殖戶對仔蝦蛄與Ⅲ相的後期幼體都能接受,但喜歡仔蝦蛄。因而,育苗池中仔蝦蛄比例在50%以上,就可出苗。另外,對黑斑口蝦蛄Ⅲ相假蚤狀幼體及仔蝦蛄的鹽度適應性試驗表明,其適宜的養殖水體鹽度為8‰~33‰因而,出苗前必須根據養殖場的鹽度與育苗場的鹽度差異進行鹽度調節逐步馴化,以提高放養成活率。

幼體出池

對蝦類一般以仔蝦變齊4天后才能出苗,但對不同種的蝦的出苗規格有不同的要求,如中國對蝦體長為0.7厘米以上,長毛對蝦的體長也要在0.7厘米以上,刀額新對蝦應為0.5厘米以上,而斑節對蝦則要在1.5厘米以上。由於蟹類的民眾性中間暫養水平差異,在出苗規格上差異很大。如河蟹的出苗規格一般以大眼幼體變齊3~4天后出苗,而鋸緣青蟹要在第2~5期幼蟹才能出苗。

視覺系統

皮皮蝦的視覺系統能夠對太陽光進行過濾。研究發現皮皮蝦充分利用它們的視覺系統的各種怪現象。它們吸收特殊的胺基酸來過濾它們表皮的紫外線,而這紫外線卻又被它們的眼睛所利用。
瘋狂的眼睛
皮皮蝦敏銳的眼睛中有12個光感受器(以下簡稱光感器),而人類只有3個。皮皮蝦身上12個光感器的排列決定了它們處理顏色的器官並不是大腦而是眼睛。人類有一雙低配的眼睛,但卻有一個具有強大處理能力的CPU大腦。
皮皮蝦的光感器集中分布於眼睛中部地帶,被一些較簡單的細胞包圍著。它們的眼睛似乎永遠都在掃描它們的生存環境,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它們在給自己的世界著色。
過濾光線
皮皮蝦體內有能夠過濾光線的細胞,其光感器里有5、6個用於接收紫外線,研究人員正試圖找出這些特殊的視色素。研究人員發現,當皮皮蝦的眼睛吸收紫外線以後會發射極微弱的螢光,而這對人類來說是可視的。其濾光器是由一種叫MAAs的類菌胞素胺基酸構成,這種胺基酸在海洋生物的表皮上很常見,一般用於吸收紫外線,皮皮蝦卻用它來吸收眼睛中的特定紫外線光波。不同的濾光器負責不同的光線,特定波長的光波在皮皮蝦的眼睛裡是分區吸收運用的。
皮皮蝦只用2個視色素就能檢測多個波長,並通過消除光譜的無用光波減輕它們眼睛感光的壓力。這是一個跟人類完全不一樣的視覺系統。

色彩感知

螳螂蝦是一種性情狂暴的海洋甲殼類動物,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蝦類動物,而是軟甲綱口足類動物。與昆蟲和甲殼類動物一樣,螳螂蝦也是複眼結構,這種眼睛的結構與脊椎動物的眼睛有很大不同。一種觀點認為,螳螂蝦眼睛中的每個色素都能對一種色彩產生反應,就像人類耳蝸中的毛細胞能對一種音頻產生反應一樣。在這種情況下,較大的色譜範圍能讓它看見更多的顏色。
毫無疑問,螳螂蝦能看見色彩,其色覺範圍可以覆蓋人類所能看見的所有光譜,並且還能看見我們人類看不見的紫外線和紅外線,某些螳螂蝦的色彩分辨能力甚至能達到16種。螳螂蝦獨特的眼睛結構使得它們也能看見偏振光,許多動物也有這種視覺能力,比如,某些蜘蛛、昆蟲和候鳥等,鳥兒甚至還能利用偏振光來導航。然而,螳螂蝦不僅能識別線偏振光,而且還能看見圓偏振光(這種光波呈螺鏇狀傳播,或者向左鏇,或者向右鏇)。螳螂蝦這種獨特的視覺能力歸因於其複眼中有6排數量眾多的小眼。基於光覺細胞在一些小眼中的排列方式,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感光神經生物學家賈斯廷·馬歇爾認為,螳螂蝦這種獨特的視覺結構讓它們能看見圓偏振光。於是,馬歇爾和他的同事對螳螂蝦進行了測試,以便弄清這種甲殼類動物能否分辨各種不同的光線。結果他們發現,4種螳螂蝦中有3種能夠正確識別左鏇圓偏振光,而在另外3種螳螂蝦中有2種能分辨右鏇圓偏振光。馬歇爾認為,螳螂蝦的圓偏振光視覺在尋找配偶過程中可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螳螂蝦的甲殼中含有大量糖分,因而它們的部分甲殼能反射圓偏振光,看上去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寶。螳螂蝦利用圓偏振光與潛在配偶進行交流時不易被掠食者發現,因為其他動物可能看不見這種特殊光線。

體型之最

18英寸“螳螂蝦”18英寸“螳螂蝦”
2014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幾位漁民在FortPierce附近海域釣上來一條身長達46厘米的巨型“海蝦”,並將其照片交給當地漁業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鑑定。後者很快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主頁上發布了這隻“大蝦”的圖片,除指出其品種外,還發布了如何烹製此類海鮮的菜譜。據稱,這隻“大蝦”被幾位漁民弄熟吃掉了。研究人員稱,這個“大蝦”是一種琴蝦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