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神出鬼沒的蝙蝠俠,這回將面臨畢生中最強勁的對手急凍人, 依舊周鏇在日夜兩種身份的蝙蝠俠,以新的蝙蝠洞穴、蝙蝠車,和武器配備,繼續執行他打擊犯罪的正義使命。他身手仍然敏捷、迎戰救人時也絕不留情,但這回來勢洶洶的急凍人卻以不斷翻新的犯罪倆伎,讓蝙蝠俠陷入空前的苦戰。
外號急凍人的維多博士,原是科學界不可多得的天才,但一樁意外,卻讓他性情大變,必須靠特殊急設備才能正常作息,而更糟糕的是,除非他能把整個高譚市隨時保持在零下低溫,他的心愛的妻子將永遠陷入昏迷狀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維多博士化身為急凍人,以精心設計的犯罪行動逐步擴充他的急凍王國,他獨創急凍武器,更是讓所有受害者"凍"不堪言,整個高譚市都籠罩在“冰封”的恐懼中。在急凍人的計畫中,蝙蝠俠是凍結高譚市的首要障礙,他必須不計任何代價儘速終結蝙蝠俠的性命。
還好這次蝙蝠俠並非單槍匹馬。擅長飛檐走壁的羅賓,駕馭紅鳥機車的功力愈來愈高超,雖惹出許多麻煩,但他仍是蝙蝠俠不可或缺的助手,兩人無懈可擊的默契和友誼一一化解了危機,但毒藤女的出現,卻讓這對拍檔的情誼造成極大考驗。
毒藤女的美艷外表讓人難以招架,她的百吻更足以取人性命。她鍾情於蝙蝠俠來去不定的神秘風範,也明了羅賓情竇初開的心意,但無法自拔的自毀個性,讓她設下一步步致命陷阱,誘引蝙蝠俠和羅賓互生心結。
急凍人的詭計多端、加上毒藤女的心狠手辣,讓高譚市全體市民的性命岌岌可及,全力應戰的蝙輻俠和羅賓,這時又多了一位勇敢、機警、敏捷的幫手蝙蝠女,但蝙蝠俠、羅賓、蝙蝠女真能及時阻止急凍人和毒藤女的致命陰謀,一場鬥智鬥勇的全方位作戰就此展開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喬治·克魯尼 | 布魯斯·韋恩 | |
阿諾·施瓦辛格 | 維克多·弗萊斯 | |
烏瑪·瑟曼 | 帕米拉·艾斯利 | |
克里斯·奧唐納 | 迪克·格雷森 | |
艾麗西亞·希爾維斯通 | 芭芭拉·戈登 | |
帕特·亨格爾 | Commissioner | |
約翰·格洛弗 | Doctor Jason Woodrue | |
艾拉·麥克弗森 | Julie Madison | |
薇薇卡·福克斯 | Ms. B. Haven | |
溫德拉·科斯伯姆 | Nora Fries | |
艾力克·洛伊德 | Young Bruce Wayne | |
道格·休切遜 | Golum | |
庫里奧 | Banker | |
尼基·凱特 | Spike | |
麥可·高夫 | Alfred Pennyworth | |
Elizabeth Sanders | Gossip Gerty | |
Jeep Swenson | Bane | |
John Fink | Aztec Museum Guard | |
Michael Reid MacKay | Antonio Diego | |
Jon Simmons | Young Alfred | |
Christian Boeving | Snowy Cones Thug | |
Andy LaCombe | Snowy Cones Thug#3 | |
Joe Sabatino | Frosty | |
麥可·保羅·陳 | Observatory Scientist | |
Kimberly Scott | Observatory Associate | |
Anthony E. Cantrell | Observatory Press | |
Harry Van Gorkum | M.C. | |
Mark Leahy | Party Guest | |
Lucas Berman | Tough Boy Biker | |
Uzi Gal | Cop#1 | |
Howard Velasco | Cop#2 | |
John Ingle | Doctor | |
David Cardoza | Ice Thug | |
Jim Hardy | Ice Thug | |
Jean-Luc Martin | Ice Thug | |
Chris C. Mitchell | Ice Thug | |
Casper Brindle | Freeze henchman | |
Percy Brown | Ice thug | |
Eva Ford | Observatory Reporter | |
Matthew Hsrcey | Main street musician | |
Khristian Lupo | Ice Thug | |
Issac Mayanja | Frozen by Mr. Freeze | |
Stogie Kenyatta | Snowy Cones Thug#2 | |
Bruce Roberts | Handsome Cop | |
Veronica Grey | Journalist | |
Julie Michaels | Jane |
職員表
製作人 | Mitchell E. Dauterive、彼得·麥克格里格-斯科特、Benjamin Melniker、Michael E. Uslan |
導演 | 喬·舒馬赫 |
副導演(助理) | Bryan Altham、Andrew Bernstein、Peter MacDonald、Jym Morton、Lincoln Myers |
編劇 | 鮑勃·凱恩、阿齊瓦·高斯曼 |
攝影 | Stephen Goldblatt |
配樂 | 艾略特·戈登塞爾 |
剪輯 | Mark Stevens、Dennis Virkler |
選角導演 | Mali Finn |
配音導演 | 胡連華 |
藝術指導 | 芭芭拉·凌 |
美術設計 | 理察·霍蘭德、Geoff Hubbard |
服裝設計 | Ingrid Ferrin、Robert Turturice |
視覺特效 | 安德魯·亞當森、Don Baker、Richard Chuang、尼克·戴維斯、Eric Durst、Wendy Rogers |
布景師 | Dorree Cooper |
演職員表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
|
角色介紹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專輯類型:原聲帶、影視音樂 藝人:Soundtrack 唱片公司:Warner Bros. 發行日期:1997年05月27日 | 曲目 1、The End Is The Beginning Is The End 2、Look Into My Eyes 3、Gotham City 4、House On Fire 5、Revolution 6、Foolish Games 7、Lazy Eye 8、Breed 9、The Bug 10、Fun For Me 11、Poison Ivy 12、True To Myself 13、A Batman Overture 14、Moaner 15、The Beginning Is The End Is The Beginning |
幕後花絮
•影片中蝙蝠俠的服裝重約90磅,羅賓和蝙蝠女的服裝重約50磅,急凍人的服裝重約75磅。
•導演曾考慮請安東尼·霍普金斯和浩克·霍根扮演急凍人。
•影片中蝙蝠衣由新型輕質泡沫橡膠製成,材料雖然可以為蝙蝠俠減負,卻很容易破損。
•朱莉婭·羅伯茨、莎朗·斯通和黛咪·摩爾都曾希望扮演該片中毒藤女。
•出演該片的傑西·溫圖拉在1998年當選明尼蘇達州州長,阿諾·施瓦辛格在2003年當選加州州長,這兩位州長曾共同出演《鐵血戰士》和《過關斬將》,也是美國影史上絕無僅有 。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數 | 獎項 | 類型 |
1998年6月10日 | 第24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 | 最佳服裝 最佳奇幻電影 最佳化妝 | 提名 |
幕後製作
場景設定
藝術指導芭芭拉·凌在影片開拍的一年前便開始招募插圖畫家、模型師、布景師、雕刻師和情節串聯圖板畫家中的人士,希望將《蝙蝠俠與羅賓》中的建築發揮至極,依然遵循著俄羅斯建築風格,但其中融入了更多的新藝術元素,片中哥譚城的占地面積超過了《永遠的蝙蝠俠》,而且內景布景得到進一步延展,城內視野也更開闊,整座哥譚城的布景占據了華納兄弟製片廠的五個攝影棚,其中包括耗時五個月建成的哥譚自然歷史博物館、全新的蝙蝠洞、建在摩天大樓樓頂的植物園、根據聖迭戈帕洛瑪天文台設計而成的哥譚天文台以及傑森博士的罪惡實驗室等等,除了在攝影棚和多姆港搭建主要布景之外,凌還在聖佩德羅的托德船塢搭建出用來拍攝機車賽場景的百米大橋,並借用了華納兄弟公司歷史悠久的軒尼詩大道和環球影業的外景地 。
車型設定
影片中重新改造了蝙蝠車,從而大幅提升這輛傳奇戰車的美感和衝擊力,將其改造成類似於捷豹D型的老式跑車,該片中的蝙蝠車採用了敞篷設計,最終成形的蝙蝠車長29英尺,長長的葉子板下配備有22英寸輪胎,藍色輪轂罩上印有蝙蝠俠標記,除了專門定製的精良底盤和大量賽車部件外,蝙蝠車還採用了Chevy 380發動機,其強勁動力足以使車速達到每小時140英里 。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 1、華納兄弟製片公司(美國) 2、PolyGram Filmed Entertainment(英國) |
發行單位 | 1、華納兄弟製片公司(美國) 2、Warner Bros. Espanola S.A.(西班牙) 3、Warner Bros. GmbH(德國) 4、華納兄弟公司(英國) 5、華納兄弟公司(日本) 6、華納兄弟公司(荷蘭) 7、Gemini Film(捷克共和國) 8、華納兄弟公司(義大利) 9、CBS Television(美國) 10、Warner Home Video (U.K.) Limited(英國)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時間 |
美國 | 1997年6月12日(洛杉磯,加州)(首映)、18日(紐約市,紐約)(首映)、20日 |
奧地利、加拿大 | 1997年6月20日 |
西班牙 | 1997年6月25日 |
澳大利亞、德國 | 1997年6月26日 |
英國、愛爾蘭、哥倫比亞 | 1997年6月27日 |
新加坡 | 1997年6月27日(首映),7月17日 |
比利時 | 1997年7月2日 |
巴西、芬蘭、瑞典 | 1997年7月4日 |
法國 | 1997年7月9日 |
阿根廷 | 1997年7月10日 |
葡萄牙 | 1997年7月11日 |
科威特 | 1997年7月16日 |
中國香港 | 1997年7月17日 |
丹麥、墨西哥 | 1997年7月18日 |
烏拉圭 | 1997年7月19日 |
挪威 | 1997年7月25日 |
紐西蘭 | 1997年7月31日 |
秘魯、委內瑞拉 | 1997年8月 |
冰島、波蘭 | 1997年8月1日 |
日本、韓國 | 1997年8月2日 |
荷蘭、斯洛維尼亞 | 1997年8月7日 |
匈牙利 | 1997年8月14日 |
捷克共和國 | 1997年8月21日 |
愛沙尼亞、義大利、土耳其 | 1997年8月29日 |
希臘 | 1997年9月13日 |
保加利亞 | 1997年9月19日 |
影片評價
《蝙蝠俠與羅賓》被評為時代最差電影50部的第一名,號稱有史以來被搬上銀幕的電影中最爛的一部,影片的奪冠也算是眾望所歸了,從過於誇張的人物場景設計到腳本製片都爛的一塌糊塗,已經完全淪為殺戮和糟糕商業片的代名詞了,該片的演員陣容是相當華麗的,憑靠這樣的製作陣容,在戲路的選擇上幾乎可以說是沒有限制了,然而幾乎所有的演員都沒能做到揚長避短,都在以他們最差的一面表演著。 (《紐約客》評)
《蝙蝠俠與羅賓》雖然拍的確實很差,可能是動漫改編的電影裡最不盡人意的,但並不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銀幕電影,評價未免過於尖酸了,大多都是人氣越高,排名越高,可能是對於這些高人氣動畫的電影化抱有太高的期望,所以即使已經達到了不錯的電影水準,卻依舊覺得離期望有點距離。 (騰訊網評)
《蝙蝠俠與羅賓》成了阿諾在中國大銀幕的滑鐵盧之作,影片中阿諾以大反派冷凍先生的光頭造型示人,儘管表演很賣力,但還是讓很多人難以接受,最終該片匆匆來匆匆去,沒有留下太多的話題,無論是劇情還是風格,都不是一部普通觀眾樂見的作品。 (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