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湖

蛟湖

蛟湖又名龍王潭,在寧化城東32公里的湖村張家灣,傳說古時有僧人見白龍橫臥湖面而得名。蛟湖位處石灰岩溶洞地帶,原是受石灰岩溶蝕作用而成的漏斗,後由於地下岩溶水源的不斷補給形成湖泊。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蛟湖蛟湖

蛟湖又名龍王潭,在寧化城東32公里的湖村張家灣,傳說古時有僧人見白龍橫臥湖面而得名。

蛟湖位處石灰岩溶洞地帶,原是受石灰岩溶蝕作用而成的漏斗,後由於地下岩溶水源的不斷補給形成湖泊。

湖呈橢圓形,面積只有18畝,最深處卻達103米。湖水清碧如鏡,可見大魚浮動,人立湖邊,有土動欲陷之感。湖泊三面低山圍合,北面地勢較低處有1米多寬的小口,終年湖水外流不息。水出湖底,湖面溢平,久晴不旱,久雨不澇,長年引灌農田。四周水草叢生,古樹挺拔,有放生碑刻在。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年),曾建龍王廟於湖邊,已廢。

湖側原有蛟湖草堂,為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癭瓢)所建。他在這裡讀書作畫,其詩集亦名《蛟湖詩鈔》。

景區環境

幾百年來,幾千年來,它就一直靜靜地停泊在這阡陌之間,枕著青山翠竹,望著鄉野炊煙,始終是波瀾不驚,好像沉睡在一場無盡的夢中。這就是寧化的蛟湖,靜靜地等待著所有的來訪者。天色已近黃昏,澄藍的天空上出現一縷縷晚霞,把蛟湖映照得如夢如幻,像是遙遠的天堂。岸邊的土地很鬆軟,像是厚厚的地毯,走在上面的感覺很有意思,似乎整個蛟湖在微微蕩漾,整塊地面也在輕輕地顫動。

蛟湖蛟湖

這塊橢圓形狀的湖泊並不算大,面積只有12000平方米,它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的深不可測,流傳著許多神秘的故事。有個傳說,很久以前這裡是一座廟,一個得道的和尚在杯里養了一隻小龍,有一天和尚外出,他的徒弟以為是杯中水髒生蟲了,便將杯里的水潑到了天井,頃刻之間,那龍興風作浪,巨浪立即淹沒了寺廟,這裡變成了一個深湖,所以蛟湖在民間又稱“龍王潭”。蛟湖到底有多深?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當地人把九十多根棕繩結成一串,還無法沉到湖底,後來福建省地質部門採用專業的勘測手段,方才得到一個確切的數字:103米。這個數字給了蛟湖一個顯赫的地位:全國最深的內陸淡水湖。其實這裡屬於石灰岩溶洞地帶,受石灰岩溶蝕作用形成了漏斗,由於地下岩溶水源的不斷補給,經過漫長的歲月後,終於演變成湖泊。但是,人們更樂意接受民間的傳說,這讓蛟湖顯示出了脈脈不盡的人文氣味。

蛟湖泛舟蛟湖泛舟

蛟湖還有一奇,久旱不枯,長雨不澇,它永遠保持著穩定的水位。有一年當地大旱,人們在蛟湖邊裝了五台大馬力抽水機,日夜不停地抽水,蛟湖的水位仍舊蚊絲不變,似乎一滴水也沒有減少。而在雨季里,周圍村莊受淹了,蛟湖的水也不見上漲溢出,依然是平展如鏡。人們傳說蛟湖的水直通閩江,相傳有個在省城福州任職的寧化籍武官,回鄉探親時來到蛟湖遊玩,看見一條大魚躍出水面,隨即射出一箭,那大魚中箭沉入湖底。十多天后,這武官坐船返回福州,在南平的閩江水面發現一條大魚漂浮起來,仔細一看,它所中的箭正是自己在蛟湖射出的致命一箭。

神奇的蛟湖必定是人傑地靈,揚州八怪之一的大畫家黃慎便出生在湖邊的小村落里,他從小在湖邊放牛,一邊放牛一邊在地上用竹枝畫畫。一代畫聖就這樣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吸取了天地精華,當他從這裡走向揚州,一個詩書畫三絕的天才便漸漸走向人生的輝煌。黃慎筆下的漁翁貧民和飛禽走獸,全都深深地烙印著故鄉的記憶,他的詩集也命名為《蛟湖詩鈔》。如今,一代畫聖的足跡已不可尋覓,但他留下的人文財富卻將永遠滋潤著蛟湖。

平靜的湖面,突然裂開一道道漂亮的水紋,一隻水鳥飛快地從水面上掠過。晚霞照了下來,波光粼粼,像是一幅彩錦,那種深邃和幽靜美得讓人不敢呼吸。

神秘傳說

寧化,是“天鵝”棲息之地。在距城不到三十公里的“天鵝洞”景區不遠,有一個神奇的湖泊———蛟湖。站在高處,可望周圍的山巒,眼下的蛟湖,她的秀麗,一下子把你吸引住了。她像一面明鏡,嵌在山野之中,綠樹、竹林倒映翠湖,碧波粼粼,風姿綽約。

蛟湖蛟湖

蛟湖不僅秀美,而且神奇。此湖又名龍王潭,總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令人驚訝的是,水深達一百零三米,其深度超過一般的湖。由於地下水源充足,不斷補給,水位變化不大,無論是大旱,或是洪澇,均不升降。湖水常年外流不息,據說她與閩江相通,流向大海。湖裡的魚很多,大魚游向閩江,留下小魚長大後,又到江里。湖面小而下面大,底下的水域,比湖面要廣闊,是又一大奇處。中國地質專家認為,蛟湖是“國內罕見的地質奇觀”。

流傳的一個個故事傳說,更為蛟湖蒙上一層神奇的面紗。傳說湖裡有一頭神奇的犀牛,平時不出,只有每年中秋節才顯現。顯現時湖面波濤滾滾,十分壯觀。犀牛出湖,到一座庵廟的壁上吃仙草,這仙草一年一熟,是專供犀牛吃的。有個洋人,打聽了這個秘密,乘犀牛去吃仙草時,緊緊抓住不放,被一個孩子發現,大聲叫喊,犀牛走脫,從此再也不出湖了。講解員還向我們講了一個農民親見的怪現象:1967年間,村裡有個老農在種菜,天剛蒙蒙亮,忽然聽見背後一陣響聲,他轉過身看,只見湖上水柱一丈多高,約兩三分鐘才平靜下來,一時湖水混濁,似蛟龍吐水。

蛟湖蛟湖

蛟湖確是“蛟龍”的誕生之地,湖邊的村落,是清初畫家黃慎的故鄉,他小時在這裡放牛,飽覽蛟湖的風光,山光水色孕育了他繪畫的興趣,提供了入畫的素材。我們一來到湖濱,就看見一隻野鴨飛起,不禁想起黃慎畫《水鴨圖》的故事。黃慎小時喪父家貧,邊放牛邊在地上畫畫,畫山畫水,畫雞畫鴨。有天在家裡畫成《水鴨圖》,母親見了說:你整天畫畫,端陽節快到了,家裡吃什麼呀?黃慎指著畫,風趣地說:這畫上的兩隻鴨子就夠吃的了。真的,黃慎托鄰居帶上這幅畫到鎮上去換鴨子。賣鴨人一看,便愛上了,於是心甘情願地達成交易,換來兩隻鴨子。黃慎把鴨子畫得栩栩如生,這和他在蛟湖觀察飛禽走獸的姿態分不開。我們在館藏的黃慎畫中看到一幅《葦塘雙鴨圖》,莫非就是故事傳說中的作品?!

蛟湖的自然景物,賦予黃慎以靈感;鄉村的生活,造就了這位畫壇的天才。他自幼遵母教導:“作畫應多讀詩書”,他在湖畔結廬讀書,親身感到老百姓生活的艱辛,這在畫裡便有體現。他筆下的漁翁、貧僧、貧民以及乞丐形象,十分感人,流露出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他輕權貴,關心民間疾苦,發憤讀書、作畫,善學諸家之長,勇於創新,以狂草筆法入畫,開創一代畫風,時稱黃慎詩書畫三絕,成為“揚州八怪”之傑出畫家。他在揚州,數度回鄉授徒傳藝,後出遊各地。母去世後在揚州住了六年,晚年又返回故里,他的一生和蛟湖結下不解之緣。他在“蛟湖草堂”研讀詩畫,寫成《蛟湖詩鈔》傳世,如今在蛟湖畔的石碑上刻著黃慎的《江東與雷漢湄尋春憩飲江樓》一詩:“蛟湖山下讀書人,孫楚樓中醉脫巾。鶯眼漫窺青草路,馬蹄踏破白門春……”

福建三明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