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皇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蛾類之一,其翼展長達30厘米,甚至比鳥類都長,人們往往誤把它當做鳥類而非昆蟲。皇蛾多見於熱帶雨林和東南亞地區。由於它們身體巨大、能量消耗過多以及口部發育不完善,每隻最多只能存活兩周。它們在生存期間的唯一目標,就是抓緊時間繁殖後代。在印度,當地居民有飼養皇蛾的習慣,主要目的在於抽取它們的蠶絲,不過這個習慣並非基於商業因素。在中國台灣,皇蛾的繭也被用作製造袋子的材料。因為體型大,色彩鮮明,皇蛾還常常被製作成標本來販賣。
形態特徵
長度
皇蛾被認為是全球最巨大的蛾。它的龐大翅膀最高紀錄有400平方厘米之廣,其前翅的最長長度亦足有25至30厘米。《哥斯拉》電影系列中的著名怪獸摩斯拉,就是以皇蛾作為原型。皇蛾展翅後的翅幅幾乎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雌性的體積普遍較雄性為巨(如果純粹計算翅幅的話,皇蛾屈居於有“白巫蛾”之稱的強喙夜蛾之下)。
圖案
皇蛾的英語名字是“Atlas moth”(地圖蛾),可能源自希臘神話中泰坦巨神之一的阿特拉斯,亦可能是因為它的翅膀長得像地圖。而在香港,皇蛾又被稱為“蛇頭蛾”,原因是皇蛾的前翅末端部份,形態非常像蛇的頭部。
與一般天蠶蛾類相同,皇蛾的觸角是呈羽毛狀的。大部份皇蛾都以栗色為主色,身體呈三角形,有毛,與其翅膀相比之下顯得非常細小。
皇蛾根據地理及亞種的分別而有著不同的體紋及顏色。雄性皇蛾的體型及翅膀均較雌性為小,然而其觸鬚卻比雌性皇蛾為寬闊及稠密。其翅面呈紅褐色,前後翅的中央各有一個三角形無鱗粉的透明區域,周圍有黑色帶紋環繞,前翅先端整個區域向外明顯地突伸,像是蛇頭,呈鮮艷的黃色,上緣有一枚黑色圓斑,宛如蛇眼,有恫嚇天敵的作用,因此皇蛾又叫做蛇頭蛾。
口器
成蟲後的皇蛾口部器官會脫落,因此不能進食,它們僅靠幼蟲時代吸取在體內的剩餘脂肪維持生命,大概一至兩個星期後便會死去。
生活習性
食性
成蟲出現於5至9月,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趨光性,常在傍晚時飛到燈光邊來。
幼蟲食性頗雜,茄冬、細葉饅頭果、江某,樹杞,人工飼養可以用番石榴、伏牛花、肉桂樹、蓮霧、蘋果、梨等植物葉片餵食。
環境
廣泛分布在在亞美非三洲中低海拔至平原區(以台灣八卦山最多),與蜥蜴,螞蟻,鳥類,蜘蛛,寄生蜂,虎頭蜂(野外90%為天敵所吃,與其食物鏈息息相關)伴生。
生長繁殖
繁殖習性
雌性皇蛾在性行為方面是被動的,它們會釋放強烈的性費洛蒙以吸引雄性皇蛾接近。雄性皇蛾的羽狀觸鬚擁有敏銳的化學物質接收系統,即使遠在數公里之外,只要迎著順風,它們就能感應雌性皇蛾所釋放的費洛蒙。皇蛾普遍沒有穩定的飛行習性,因此雌性皇蛾並不會在破蛹後飛得太遠,它們只會在附近觀察空氣的流動方向,找出一個滿意的棲身之所,以便傳播它們的費洛蒙。
交配後的雌性皇蛾每次生產一定數量的卵,每枚卵直徑僅有2.5毫米,它們會把蛾卵藏於樹葉的陰暗面待其孕育。約兩周后,呈綠色的毛蟲出生,並盡情地啃食出生處的葉子。皇蛾幼蟲的背部長有一列肌質的角刺,角刺上鋪著一層白色的蠟質。幼蟲約成長至12厘米長的時候,它便會開始在枯葉間結蛹。成蟲皇蛾約於四周后破蛹而出。
生活史
生命期的順序(分1、2、3、4、5齡、終齡期等),一年可繁殖兩代,第一代成蟲主要活動於5、6月,第二代成蟲主要活動於8、9月,以蛹期越冬。
1、卵長約2.5mm,紅褐色圓球形,雌蝶有時將卵產在牆上,大約10天孵化。
經由交配後生下,外觀呈微小有紅點。未受精卵成塌陷狀,母蛾一般可產100多個卵。目前人工繁殖成功率約20個成功17個,成功率約85﹪。
2、幼蟲幼蟲以植物葉片為食,例如:蕃石榴、江某、茄苳等。身體白色,長有肉刺。
孵化<4天,頭寬1.5mm,體長<10mm;孵化<10天,身體出現橘紅色斑點,頭寬2mm,體長11~15mm ;孵化<16天,身體橘紅色斑點變大,頭寬2.5mm,體長15~25mm。
孵化3周左右,全體呈現微藍色,尾部有一個紅色環狀斑點。頭寬4mm,體長30~50mm;孵化<4周,身體呈現藍綠色,尾部有一個紅色環狀斑點。頭寬5mm,體長50~70mm ;孵化4周多,身體顏色更綠,尾部有一個紅色環狀斑點,頭寬7mm,體長70~110mm。
3、蛹孵化4周多時間後,幼蟲完成最後一次蛻皮,開始結繭,結繭時,幼蟲會找一片樹葉,在上面吐絲,在葉柄交叉處會特別固定,這樣大概一天時間,就把自己完全包起來了。
性別區分
雄皇娥
腹部較小;
觸鬚較寬長,為辨識母皇蛾所分泌的費洛蒙;
主要的生命任務是繁衍下一代,完成任務後就死亡;
蛇頭紋瘦長(雙翅末端的蛇頭紋是為遏阻天敵小鳥用,有保護作用);
翅膀中間的三角紋較小(形狀較尖)。
雌皇蛾
腹部較大,為繁殖下一代用;
觸鬚較窄;
主要的生命任務是繁衍下一代,完成任務後就死亡;
蛇頭紋寬短(雙翅末端的蛇頭紋是為遏阻天敵小鳥用,有保護作用);
翅膀中間的三角紋較大(形狀較圓)。
相關
2012年9月,一個由荷蘭和馬來西亞等國生物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對印度尼西亞婆羅洲北部的京納巴魯山地區實施一項為期兩周的生物多樣性科學考察,同時發現了巨型地圖蛾。研究人員對採集到的標本進行DNA分析,利用分析數據建立起詳細的進化樹,並將進化樹與那些低地物種的進化樹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