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入心、肺經。
功效
清濕熱,解毒消癰。
主治
濕熱痢疾,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相關配伍
治癰瘡腫毒,鮮蛇目菊30-60g,加紅糖適量,搗爛敷患處。(《本草圖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外用:適量,搗敷。
炮製
採集加工:春、夏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60-120cm。莖直立,具細棱,無毛,上部稍有分枝。葉對生;葉片二回羽狀分裂,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下部和中部葉有柄;上部葉少有分裂,無葉柄。頭狀花序生於枝端,直徑約3cm,梗纖細,長3-8cm;總苞片2層,外層總苞片較內層稍短,為線狀長橢圓形,長約2mm,內層總苞片卵圓形,長5-6mm;舌狀花1層,不育或少育,舌片黃色或上部黃色,基部呈深棕色,倒卵形,先端3淺裂;管狀花兩性,通常孕育,棕紅色。瘦果線狀長橢圓形,稍彎曲,無翅,無芒。花期6-8月。
生長環境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原產北美。
相關論述
《廣西本草選編》:“清熱解毒,化濕。主治急慢性痢疾,目赤腫痛,癰瘡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