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鄶寄孥

虢鄶寄孥

《虢鄶寄孥》是選自《春秋戰國演義》中第28回,也稱桓公寄孥。

簡介

西周時期,鄭國是西周王朝建立的最後一個諸侯國。鄭桓公在感到西周王朝危機情況下,根據太史伯的建議,把家屬和重要財產安置在虢、鄶之間一個叫“京”的地方,打下鄭國在東方建國的基礎,史稱“虢鄶寄孥”,亦稱“桓公寄孥”。孥,字義主要指財產。

詳情

姬友周厲王的小兒子,周宣王姬靜的弟弟。周宣王即位22年,才封小弟姬友於鄭地(今陝西鳳翔,一說陝西華縣)。姬友死後諡號為“桓公”,史稱鄭桓公。姬友被封了33年,百姓都喜愛他。

周幽王姬宮涅執政時期,鄭桓公擔任周王朝的司徒。他負責掌管教化民眾和朝廷的行政事務,使周朝百姓和睦相處,百姓都十分高興,黃河、洛水流域的人們都思念他。在他做司徒一年的時候,因為眼見幽王寵愛褒姒,朝遷政事廢棄不顧,問題積重難返;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日益激化,有些諸侯背叛了幽王。內憂外患交織重疊,桓公預感到西周王朝將要發生變亂,於是向太史伯請教避禍的辦法,他詢問道:“王室災難深重,我怎么才能死裡逃生呢?”太史伯回答說:“只有洛水東、黃河南可以安居。”桓公問:“為什麼?”太史伯回答說:“那一帶鄰近虢國、鄶國、虢國、鄶國的國君既貪婪又喜好占小便宜,百姓不順從他們。現在,您是司徒,百姓都熱愛您,您如真的請求住在那一帶,虢國、鄶國國君看到您正當權,會很容易地分給您土地。您如真的住在那一帶,虢國、鄶國的百姓都是您的百姓了。”桓公:“我想到南邊的長江流域住,怎么樣?”太史回答說:“過去祝融替高辛氏掌管火,功勞甚大,但他的後代在周朝也沒有興盛起來,楚國就是他的後代。周王室衰弱,楚國一定興盛。楚國如果興盛,對鄭國絕對沒有好處。”桓公說;“我想住在西方,怎么樣?”太史伯回答說:“那裡的百姓既貪婪又好利,難以久居。”桓公說:“周王室衰弱,哪國將興盛呢?”太史伯回答說:“齊、秦、晉、楚吧?齊國,姓姜,是伯翳(伯夷)的後代,伯翳曾輔助堯掌管儀制度。秦國,姓嬴,是伯翳的後代,伯翳曾輔助舜使很多部落順服。至於楚國祖先,也都曾為天下人建立了功業。周武王戰勝紂王后,成王把唐封給叔虞,那裡山川險阻,憑這些有德的後代與衰弱的周室並存,晉國也一定能興盛了。”桓公說:“好吧。”於是急速向幽王請示,把他的百姓遷移到洛水東部,虢、鄶國國君果然向他貢獻出10座城邑,他終於建立了鄭國。

幽王二年(前771),西周王室便發生了“犬戎之亂”,犬戎在驪山下殺死了幽王,鄭桓公也為國捐軀,。鄭人擁立桓公的兒子姬掘突(或撅突,也有叫滑突的)襲位,是為鄭武公。後來,鄭武公乘護送周平王東遷之機,先後攻滅了虢、鄶二國,建立了新的鄭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