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林場

虎頭林場

頭林場始建於1969年,當時是以造林為主的機械化林場。1972年改為以營林為主防火為中心的邊境林場,後又變為以造林為主的造林林場,虎頭林場現為重點公益林保護為主的公益性林場。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虎頭林場位於虎林市東部,場址距市區65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 133°30ˊ—133°40ˊ,北緯45°52ˊ— 46 °03ˊ 。東、南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北靠七虎林河,西以公路與虎頭鎮月牙村、朱德山村相連。施業區地處七虎林河、穆稜河、烏蘇里江匯集而形成的三角地帶。行政區域屬虎頭鎮境內。
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境內以海拔50—60米的沖積平原和濕地為主。僅在中部有幾處海拔為100—150米的孤山丘陵,大部分坡度在6—10度。
水系:境內水源充足,沼澤地面積約占80%以上,其間分布大小泡澤50餘個,最大的月牙泡麵積達200公頃。
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嚴寒乾燥,夏季短促、溫熱多雨,春季多風、易旱易澇,秋季多雨、降溫迅速。年平均氣溫2.3 ℃ ,無霜期125天,結冰期長達5個多月。年降水量690毫米。日照時數2419小時,平均積溫2100 ℃ 。
土壤:分6個土類,17個亞類。土壤分布隨海拔高度不同呈有規律變化。海拔60米以下的低洼地到河岸平坦地分布的土壤依次為沼澤土——草甸土——草甸暗棕壤——潛育暗棕壤——白漿土;海拔80米以上的山地分布的土壤為暗棕壤、白漿化暗棕壤及典型暗棕壤。
植被:屬完達山植物區系。主要喬木樹種有柞樹、椴樹、楊樹、柳樹、白樺、榆樹、槭樹、水曲柳、核桃秋、黃鳳梨、紅松、落葉松、樟子松等,亞喬木、灌木有榛子、胡枝子、忍冬、暴馬子等,草本植物有小葉樟、塔頭苔草、蘆葦等。其中,中草藥有刺五加、桔梗、龍丹草等;山野菜有薇菜、蕨菜、刺嫩芽、黃花菜等;菌類有松蘑、榛蘑、木耳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兔、熊、狍子、狐狸、野雞、野鴨等。
社會經濟狀況
林場總人口96人,其中職工36 人,幹部5人,工程技術人員2人。固定資產114萬元,年產值210萬元,利潤20萬元。施業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獨特,旅遊資源豐富,1997年12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了烏蘇里江國家森林公園。施業區有虎饒公路和鄉級公路環繞,交通便利。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19101公頃,林業用地面積18289公頃,其中有林地2419公頃,未成林造林地101公頃,無林地15769公頃。森林總蓄積14.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2.7%。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1700公頃,總蓄積9.2萬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70.3%和62.2%。主要林分類型有柞木林面積731公頃,蓄積4.8萬立方米;山楊、白樺林面積589公頃,蓄積2.7萬立方米;軟闊混交林面積303公頃,蓄積1.2萬立方米。人工林面積719公頃,蓄積5.6萬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29.7%和37.8%。主要林分類型有落葉松純林面積611公頃,蓄積4.6萬立方米;紅松純林面積37公頃,蓄積0.2萬立方米;樟子松純林面積61公頃,蓄積0.8萬立方米。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總面積18289公頃,占林業用地的100%。其中區劃界定重點公益林面積9948公頃,占林業用地的54.4%;區劃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積8341公頃,占林業用地的45.6%。
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自1969年建場以來,累計為國家生產木材1.2萬立方米,年生產木材360立方米;更新造林719公頃;每年育苗4公頃,產成苗20萬株,品種有烏蘇里皂角、梓樹等珍稀綠化大苗。
農業基地300公頃,其中水田200公頃,旱田100公頃,年產水稻120餘萬公斤,大豆15萬公斤;養羊200隻,養豬100頭,養牛20頭,養魚1萬尾。年利潤30餘萬元。烏蘇里江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已初具規模,有“東方第一虎”、“天然浴場”、“博物館”、“森林甬道”、“垂釣園”、“動物園”等景區景點。
林場辦公樓600平方米。有防火車2台,滅火器28台,安裝有閉路電視、電腦、電話等設施。
發展方向
一是把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依託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旅遊優勢,發展旅遊、餐飲、服務業。三是依託當地資源優勢,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山野菜、食用菌、藥用植物等山產品進行開發利用。同時積極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
發展項目
加快烏蘇里江國家森林公園基礎建設,通過招商引資等措施,建設度假村、水上樂園、狩獵場等,把公園建成集旅遊、度假於一體的森林公園;2002年4月省政府批建珍寶島自然保護區,其中林場面積5004公頃,合理利用保護區的自然資源,發揮水濕地生態效益。建設烏蘇里皂角、烏蘇里杏和梓樹等珍稀樹種培育基地,為綠化、美化提供優質苗木。
林場場長:張希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