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簡介
蘭開斯特轟炸機(Avro Lancaster)作為二戰中皇家空軍轟炸機的主戰機種,“蘭開斯特”累計出擊156192架次,雄居全英之首!累計投彈608612噸,占皇家空軍戰時總投彈量的三分之二!
“蘭開斯特”憑藉它所使用的性能優異的“梅林”發動機和相當實用的大彈艙以及豐富多樣的作戰模式,博得了軍事行家的好評。作為戰時英國最大的戰略轟炸機,以夜間空襲為主要作戰手段,幾乎包攬了全部重要的戰役、戰鬥任務,以意外少的損失,贏得了巨大戰果,為反法西斯事業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構造特點
蘭開斯特轟炸機採用常規布局的“蘭開斯特”飛機具有一副長長的梯形懸臂中單機翼,四台發動機均安置在這相對較厚的機翼上。近矩形斷面的機身前部,是一個集中了空勤人員的駕駛艙,機身下部為寬大的炸彈艙,橢圓形雙垂尾和可收放後三點起落架則與當時流行的重轟炸機毫無二致。“蘭開斯特”碩大的彈艙內可靈活選掛形形色色的炸彈,除250磅常規炸彈外,還可半裸懸掛從4000、8000、12000直至22400英磅重(合10160千克)的各式巨型炸彈,用於對特殊目標的打擊。作為自衛武器,它的基本裝備是機槍,後機身背部和機尾分別設FN5、FN50和FN20型動力炮塔,各炮塔安裝“白朗寧”7.7毫米機槍2~4挺。
基本數據
“蘭開斯特”B. Mk.I 型
長度:69 英尺 4 英寸(21.08m)
翼展:102 英尺(31.00m)
機高:20 英尺 6 英寸(6.23m)
最大速度:每小時 287 英里(462 公里)
巡航速度:每小時 200 英里(322 公里)
升限:19,000 英尺(5,793 米)
航程:載彈 7,000 磅(3,178 公斤)時 2,530 英里(4,072 公里)
動力裝置:四台羅爾斯•羅依斯“梅林”20、22 或 24 發動機,單台功率 1,280 馬力
戰鬥經歷
1942年4月17日,英國空軍指揮部下達了遠程奔襲奧格斯堡的命令。當日下午3時,第44轟炸機中隊和第97轟炸機中隊各出動6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分別從各自基地起飛。兩個中隊的轟炸機編成兩個轟炸機編隊,每個編隊由3架“蘭開斯特”轟炸機組成,兩個轟炸機編隊的領隊機長是奈特爾頓少校。
當遠程奔襲編隊進入法國上空時,還是遭到地面高射炮的射擊,1架轟炸機受了傷。好不容易擺脫了高射炮的糾纏,來到了埃夫勒上空,又遇到30多架德軍戰鬥機的攔阻。英軍的轟炸機編隊一面低空飛行,一面用機槍、機炮進行反擊。但是,轟炸機敵不過戰鬥機,4架“蘭開斯特”轟炸機被德軍戰鬥機擊落,領隊機長奈特爾頓少校的座機和其僚機也被打得到遍體鱗傷。
第44轟炸機中隊的編隊飛抵奧格斯堡上空時,只剩奈特爾頓少校的領隊機和其僚機。他們找到了目標: 潛艇發動機廠,奈特爾頓不顧地面高射炮火,把機上的所有炸彈投擲下去。當他們完成了投彈任務,正在撤離時,奈特爾頓的僚機被高射炮火擊中。這樣,只有奈特爾頓少校的領隊機返回空軍基地。
當第44轟炸機中隊在埃夫勒上空遇到德軍戰鬥機的糾纏時,第97轟炸機中隊的2個3機編隊避開了德軍戰鬥機,順利地飛到了奧格斯堡,按預定計畫,分兩批對目標進行轟炸。當第一批3機編隊投彈後,地面濃煙滾滾,第二批3機編隊無法進行準確瞄準,只得對著濃煙投彈,影響了轟炸效果。當兩批轟炸機投彈完畢,撤出戰鬥時,2架“蘭開斯特”轟炸機被德軍高射炮擊落,1架被擊傷。
英軍遠程奔襲奧格斯堡戰鬥就這樣結束了,英軍損傷不少,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儘管這樣,“蘭開斯特”轟炸機在二戰史上創造了中低空突防航程最長記錄。
(施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