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簡介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山東臨沂)人。東晉時官至右將軍、會稽內史。工書法,獨創圓轉流利之風格,兼善隸、草、正、行各體,被奉為“書聖”。 正書以《蘭亭序》為代表。《蘭亭圖》既依此序而得,再現了蘭亭流觴賦詩之盛況。
作品簡介
作品歷史
《蘭亭圖》初刻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北宋李公麟製圖。李公麟(1049-1106),北宋畫家,字伯時,號龍眼居士,廬州舒城(今安徽舒城)人。北宋熙寧三年(1070)進士,歷南康、長垣尉,泗州錄事參軍,官至朝議郎。好古博學,法書名畫,一覽便悟前賢用筆之意。初以畫馬得名,後從事佛、道宗教畫和人物故事畫,注重寫生,畫技博取前人之長,承繼顧愷之、吳道子等人筆法。
作品收藏
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此部《蘭亭圖》拓本,系明朱有燉摹敘、製圖及跋。朱有燉,生於洪武十二年(1379),卒於正統四年(1439),號誠齋,安徽奉陽人。明洪熙元年(1425)襲封周王。朱有燉博學善書,據楊震方《碑刻序錄》云:“刻《蘭亭圖》於石有多種,旦有名者為明周憲王( 朱有燉 )所刻。”他所勾勒的此幅《蘭亭圖》為明拓本,手卷裝。手卷全長490厘米,寬22厘米。於1年購自慶雲堂。
作品組成
全圖由三部分組成:卷首有朱有燉摹刻的《蘭亭序》定武本一則,其後為《蘭亭圖》及後序部分。《蘭亭圖》部分,長328厘米,以線刻形式摹勒石。全圖以深、淺兩種墨色套拓,人物、建築、水、木、花、草、動物均為淡墨擦拓,唯山石是濃墨擦拓。這種石刻線畫是我國藝苑中特有的一種藝術。是以繪、刻、拓三種技藝融合為一體,這種便於欣賞流傳的拓本形式,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明珠。圖首,王羲之坐於臨水亭榭內,捻筆撫紙,構思其間。亭前疊泉奔流,白鵝嬉戲水中。圖中部描繪了蘭亭幽雅的環境:沿曲水淙淙的溪流,崇山峻岭,垂柳依依,茂林修竹,綠樹成蔭,蘭花盛開。在這群鶯爭飛,山清水秀之地,王羲之及其友人於暮春遊蘭亭。溪流兩岸,四十二賢士沿曲水而坐,研磨展紙,各為詩賦。賦詩不成,罰酒三杯。酒杯順流而下,隨時取飲。每一人物旁,以楷書注姓名、詩作。圖末段畫一雕欄石橋,垂柳掩映,童子五人,三人在橋下打撈空杯覆盞,二童子在橋上,一扶欄,一捧食盒走來。童子收拾流觴往還上游浮杯處,全卷至此已是尾聲。
全圖卷尾有孫綽《蘭亭圖》後序、《蘭亭序》流傳經過及肖翼賺取《蘭亭序》的故事。全拓末署朱有燉名款,鈐“東書堂”齋號。經考證,啟用“東書堂”齋號的只有朱有燉一人,故這部拓本為朱有燉摹本無疑。
作品軼事
《蘭亭圖》初刻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當時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規格,今可見有大、小兩種。其中一種集錄朱有燉刻定武蘭亭本三,褚遂良摹本一,唐摹賜本一,共五帖,並為之跋。又摹李公麟《流觴圖》,柳公權書孫綽《蘭亭後序》並札、米芾跋以及朱有燉書諸家蘭亭考證並跋,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1592),益王翊因刻石勒,復為重鐫,增加趙孟頫十八跋、朱之樊一跋。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1617)益王之子朱常 又補課明太祖《流觴圖記》於卷首。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清內府又三次進行了大規模的摹補。至今發現的小《蘭亭圖》還有朱常 刻本,發現於王羲之故鄉臨沂(據《光明日報》1984年1月27日載)。寬25厘米,長殘存500厘米,上面刻了五種蘭亭摹本、蘭亭集會盛況、《蘭亭序》流傳經過、肖翼賺取《蘭亭序》故事的經過及摹刻《蘭亭圖》的始末。此《蘭亭圖》極為罕見,十分珍貴。
作品價值
國家圖書館的此幅《蘭亭圖》從摹刻年代看與明永樂初拓本均屬年代久遠且拓本較小者,早於朱常 之小《蘭亭圖》;內容不及初拓之豐富,如其卷首的《蘭亭序》只摹有定武本一,卷尾也略去了各家之說,雖不屬孤本,但象這樣的小《蘭亭圖》存世甚少,我館也只存此一部,極其珍貴,值得永久庋藏,具有很高的版本價值。至於此本是否為最早的版本,即明永樂十五年《蘭亭圖》初拓本的一部分,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這部拓本之內容並不及其它版本豐富,但包含了明初拓的主要部分,反映的是初拓時文字及繪刻的原貌,頗具資料價值。拓本以筆繪法繪圖,線刻形式摹勒上石,用濃、淡兩種墨色套拓而成,這種拓法初見於明朝。此部拓本雖摹刻得並不十分精細,但它代表了這個時期的筆繪摹刻藝術,極具藝術魅力,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是研究《蘭亭圖》及《蘭亭序》的重要歷史資料,是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
其它
茲選照捲軸五段,為首題(王羲之《蘭亭集序》、朱有燉款識“永樂十五年閏五月九日書於蘭雪堂” )、圖第一段(王羲之於蘭亭執筆並觀鵝景)、圖中段之一(間有謝安、曹茂之、王獻之等於溪兩旁賦詩飲酒景)、圖最後一段(橋樑下童僕收拾酒杯景)以及題跋最後一段。
欄目關鍵字: 善本特藏
輔助分類項: 善本特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