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1930年12月,根據史達林本人的特別指示,蘇聯軍事部門承擔了開發新式突擊重型坦克(編號T-30)的任務,當時設計人員拿出了幾種方案。第一種方案是裝配了一門76毫米炮和5挺機關槍的50噸車型方案,但是因為缺乏經驗影響了設計,甚至連設計草圖都難以如期繪製出來。這樣拖到1932年初,第一個圖案和一個木製的原型才被製作出來。實踐證明,T-30工程非常失敗,在開發時就夭折了,它的傳動系統問題成堆,速度慢的令人不能容忍。另外的嘗試也因為有太多困難被放棄,直到一位外國專家解決了難題。1930年3月,由工程師愛德華•格羅特領導的德國專家小組到達了蘇聯。這個組被分到在列寧格勒的“布爾什維克”設計局編號AVO-5的專屬工廠。當時AVO-5正在研究TG-1工程,這項工程的目的僅僅就是打算教蘇聯工程師怎么開發重型車輛,它並沒作為完整功能的生產車輛被生產。1931年8月,當TG-1被完成並且測試時德國工程師正在來蘇聯的途中,設計局AVO-5便被重組。新設計局接到由最高蘇維埃發出的一條指令:“由1932年8月1日,必須基於TG-1型開發並且製造一種新型重型坦克,並定型為‘T-35’的指示”。在1932年2月28日,G.GBokis(UMMRKKA的副首領)正在報導中提到:“在T-35上的工作已經展開了,並且應該準時被完成。”
1932年8月20日,T-35-1的第一個原型被完成了,並且在9月1日,它被顯示到最高蘇維埃的一個特殊的委員會上。坦克在委員會的所有的成員中得到了一個印象。外表上,T-35看起來像極了英國的A1E1“獨立”5型戰車坦克。許多人相信T-35是它的複製版本。然而,沒有檔案記錄能證實如此的推測。設計中應當裝配有一門火力強大的76.2mmPS-3坦克炮和一挺DT機關槍,但是因為PS-3的缺乏,一門威力小的火炮被用來替代PS-3,後來,仍然是因為PS-3s的缺乏,並且開發出了性能優良的76.2mmKT坦克炮,終於替代了PS-3的位子。
在1932的秋天進行的測試中揭示了一些缺點。但是,因為大量生產,在T-35-1上的所有的工作被取消了,並且該車輛作為研究被送到了列寧格勒,作為坦克軍團的訓練坦克。在1933年2月,在T-35-2上的新工作開始了。在T-35-2上裝有新的M-17坦克引擎,新的炮塔,並且改進了的傳動裝置被安裝。所有的其他的部分與在T-35-1上一樣。這輛坦克也打算裝配76.2mmPS-3炮。車輛在1933年4月被完成,並且在5月1日,當T-35-1在莫斯科的遊行上被展示出時,它也在列寧格勒的軍事遊行上被展示。T-35-1和T-35-2是原型。幾乎同時,第一種生產型T-35A,正在從這些原型的使用經驗中被開發。在1933年5月,蘇維埃政府在KhPZ工廠制訂了大量生產的計畫。所有的設計檔案和T-35-2原型被送來這裡。
T-35A又有了許多改進,它把它與它的前輩區分開來了。新車輛有了一個更長的底盤,更小的車體,改進的裝甲,並且還又一些另外的改變。
根據生產計畫,所有的工廠應該在1933年6月啟動了製造T-35A,但是由於未預見到的問題,他們才從1933年8月開始。最後的組裝在1933年10月18日開始,並且在11月1日被完成。按照1933年10月25日的一份政府訂單,工廠不得不在1934年1月1日前完成5輛T-35A坦克和一個T-35B(裝一台M-34引擎),但是直到那天僅僅有一輛坦克被完成,T-35B則根本沒有開工製造。生產T-35A坦克是極其昂貴的:一輛要花費525000盧布,這大約可以製造9輛BT-5輕型坦克,這也是它後來被取消的原因之一。根據1934年的計畫,KhPZ不得不生產10車輛(T-35A)。在生產期間,工廠做了一些變化以節省生產費用。然而,工廠工程師遇到了許多問題。例如,坦克的履帶太容易斷裂,並且M-17引擎經常使過熱。
在1937年,T-35的底盤,方向離合器,驅動器柄,坦克油被改進。另外,引擎在車輛內被安裝。由於這些變化,T-35的可靠性極大地增強了。
然而,T-35的裝甲防護完全不符合現代戰爭的要求,但是因為車輛已經是太重了,再增加它的裝甲,是不現實的。
在1937年,KhPZ開始了一個將T-35的炮塔改造成圓錐形的計畫。新坦克的生產在1938年末開始了。根據Khpz的記錄,總數為5輛T-35被進行了改造。全部的生產了包括1輛T-35-1,1輛T-35-2,和61輛生產型。T-35是在世界的唯一的生產的5炮塔坦克。T-35的布局為多炮塔車輛中最佳的。5座炮塔分兩層,上層安裝了一門76.2mm坦克炮,下層兩門45mm炮和兩挺機槍炮塔被對角分布。然而,如此的布局則導致了過度的車輛高度(大約3.5米)並且降低了它的在戰場上的靈活性。
20世紀30年代,在T-35首次亮相莫斯科紅場閱兵時,蘇聯向世界證明了它製造最複雜、最重型的坦克的能力。一時之間,T-35成了蘇聯軍事工業的驕傲。德、法、英等軍事強國都非常推崇,將其作為多炮塔坦克的標準,紛紛仿效。
在1940年6月27日,在莫斯科召開了一場會議,他們討論在紅軍部隊中的裝甲車輛的問題。在爭論期間,有關T-35的一個問題產生了。一些官員認為所有的T-35應該被改造為重型自行火炮(象SU-14一樣),其它人則想要把所有的T-35轉給軍事學院。有趣的是幾乎沒人提起將他們作為第一線的作戰坦克使用。然而,由於紅軍部隊的坦克力量的迅速重組,並且新的機械化的軍團的形成,“這些坦克應該被用在前線”,這個決定被執行。所有的T-35車輛被編入第8方面軍的第34坦克軍下屬的第67和第68坦克團。
衛國戰爭初期,T-35坦克作為特種裝備服役於預備役坦克團,參加了莫斯科戰役,其龐大的體型倒把納粹嚇了一跳。但T-35實在是樣子貨,設計嚴重脫離戰場實際,體型過於巨大但裝甲過於薄弱(正面最大只有35mm),很容易就被德國坦克擊穿。第8方面軍的48輛在戰鬥的第一個月就大部損失,7輛戰損,其餘的因機械事故來不及修理而被遺棄。倒是烏克蘭游擊隊從戰場上搶救出的1輛拋錨的T-35坦克,在其車體上塗上“為烏克蘭的榮譽而戰”的標語後,頻頻打擊德國鬼子,立下了戰功。莫斯科戰役後,T-35銷聲匿跡,也意味著多炮塔坦克的沒落。
1933年生產了10輛T-35,標準生產型直到1935年才開工,至1939年停產,總計生產了61輛。到1941年底,剩餘的T-35坦克全部退出現役。目前倖存於世的T-35隻有一輛,陳列於俄羅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
結構特點
T-35坦克採用了傳統的總體布置,即駕駛室在前,戰鬥室居中,動力艙在後,戰鬥全重50噸,乘員11人,車長9.72米,車寬3.2米,車高3.43米。由於布置了兩層炮塔,自然顯得“人高馬大”,這一點有悖於T系列坦克的傳統做法。車底距地高為530毫米,比一般的坦克的車底距地高也要高些。11名乘員中,車長1名,炮長和裝填手各3人,駕駛員1名,機槍手2名,另有1名無線電手。11名乘員集中在車體內的中前部,顯得十分擁擠。T-35重型坦克的最大特點是有5個炮塔(含機槍塔),而當時一般的多炮塔坦克只有2個最多3個炮塔,再加上它是正兒八經生產的多炮塔式坦克,生產數量居多炮塔坦克之最,又參加過實戰,說它是“多炮塔坦克之至尊”是名不虛傳的。
不過,這5個炮塔是分兩層排列的。主炮塔是中央炮塔,在最頂層,裝1門16.5倍口徑的762毫米榴彈炮,攜彈90發,另有1挺7.62毫米機槍。彈藥基數為96發,彈種為穿甲彈和殺傷爆破彈,彈重均為6.5千克,穿甲彈的初速為530米/秒,殺傷爆破彈的初速為381米/秒,射速為3-4發/分。殺傷爆破彈配裝殺傷引信時,破片的殺傷範圍為150平方米;配裝爆破引信時,在一般土壤上,可炸成直徑3米、深1.5米的彈坑。下面一層有4個炮塔和機槍塔;兩個小炮塔位於主炮塔的右前方和左後方,兩個機槍塔位於左前方和右後方。這樣布置的好處是,火力配系和重量分布比較均衡。不過,除了主炮塔可以360°鏇轉外,其餘4個炮塔和機槍塔只有165°~235°的方向射界。也就是說,由於總體布置上的限制,不可能將5個炮塔的火力全部集中到一個方向上。兩個小炮塔上,各裝1門45毫米坦克炮(彈藥基數共200發)和1挺7.62毫米機槍;兩個機槍塔上各裝1挺7.62毫米機槍。45毫米火炮可發射穿甲彈和殺傷彈,彈重分別為1.42千克和2.13千克,初速分別為760米/秒和335米/秒,發射穿甲彈時,可在500米的直射距離內垂直穿甲43毫米。2門45毫米火炮的彈藥基數為226發。2個機槍塔上各裝有1挺7.62毫米機槍,5挺機槍的彈藥基數為10080發。1輛坦克上3門火炮、5挺機槍,在20世紀30年代堪稱是火力超群的“陸上戰艦”。
T-35坦克的動力裝置為1台M-17T型水冷V型12缸航空汽油機,最大功率500馬力,縱向布置。
T-35-1的傳動裝置為機械式,是從研製TG-1的經驗中被開發出來的。包括主離合器、變速箱、轉向離合器和兩速側傳動器等,變速箱有4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
行動裝置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和小節距履帶。每側8個小直徑負重輪中,每兩個負重輪為一組,構成平衡懸掛。主動輪在後,誘導輪在前。履帶板長度為526毫米,寬度為150毫米,履帶著地長為6480毫米,兩側共有2×135塊履帶。坦克的最大速度3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150千米(燃油箱容量為910升),最大爬坡度僅為20度。機動性差,是T-35重型坦克的突出弱點。除了最大速度較低外,更要命的是它的轉向性能極差,甚至不能實現原地轉向。其原因是履帶接地長(L)和履帶中心距(B)的比值(L/B)過大,達2.52,致使轉向阻力急劇增加,而合理的L/B值應在2.0以下。
T-35坦克為軋制鋼板焊接結構,但有些部位為鉚接結構,這反映出20世紀30年代坦克裝甲結構的特點。別看它是50噸重的“鐵羅漢”,可裝甲防護力並不強,裝甲厚度也就是20~50毫米厚的樣子。多數部位的裝甲厚度為20毫米,重點部位為30毫米。只是到了後期生產型,才將主要部位的裝甲厚度提高到50毫米。履帶側裙板的裝甲厚度為10毫米,是較早採用側裙板的坦克之一。單就裝甲厚度來說,連現代的輕型坦克都不如,叫做“重型坦克”,實在是名不符實。這一裝甲防護水平,是根據20世紀30年代初期反坦克武器的水平制定的。不過,由於在1936年出現了破甲彈,反坦克武器的威力大大提升,T-35重型坦克很快就顯示出“防護力不強”的重大弊端,即使將裝甲厚度加大到50毫米,也是不經打的。
車上的觀瞄器材有炮長用望遠式瞄準鏡、機槍手用的潛望式瞄準鏡以及各種潛望鏡等。車上裝有71-TK-1式無線電台,炮塔頂部有環形天線,通話距離行進間為15千米,停止間可達30千米。環形天線可保證坦克通信的穩定性,有較遠的通信距離,但易於被刮蹭,乘員從炮塔頂部出入坦克也不方便,所以,除了日本的97式坦克也曾採用過環線天線外,其他坦克上沒採用過。
缺陷
T-35坦克雖然火力強大,但機動性差、防護性差的弱點也十分突出。T-35裝備部隊後,它極差的機動性和靈活性被大量揭示出來了。例如,一位T-35坦克的指揮員作了如下的報告:“坦克僅僅能過去一個17度的斜坡。它甚至不能穿越一個大水坑。”
一份關於調整了的過橋的指令被郵寄到第三重型坦克裝甲旅司令部的關於T-35過橋調整的指示:
1.對於單個跨度銜接的橋樑-僅僅一車輛一次;
2.對於多跨度銜接的橋樑-若干車輛同時,但是注意在它們之間要保持50米的距離;
3.在所有的情況中,坦克的速度應該不超過15km/h。
T-35視覺上的巨大的尺寸給人震驚,然而它的內部的空間卻很狹窄。炮塔之間並沒與彼此相連。坦克內部的可見性是很差的,特別是從駕駛員的位置(他只能筆直向前看)。然而,最大的問題是乘員的出入,因為乘員僅能從炮塔頂部的艙口進出,使自己不得不在敵人的火力下面4米的高度暴露自己。
駕駛員處於一種甚至更壞的狀況:他的艙口不能被打開只能從附近鏇轉的機槍炮塔出入。如果這座炮塔被堵塞,駕駛員根本不能逃跑。坦克的全體乘員可能成為他們的自己坦克的“囚犯”。
T-35坦克的缺點是明顯的,蘇聯似乎也意識到這一點,只是把T-35作為對紅色蘇聯強大戰車生產能力的證明。T-35坦克的產量包括改進型只有61輛。
基本數據
生產數量60(61)長度/寬度-9.72m/3.20m
高度3.43m
重量52噸
乘員數11人
發動機M-17M型500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公路30km/h,越野19km/h
最大行程公路150km,越野70km3T#_"4
耗油量(升/百公里)公路607,越野1300
燃料載量910升
爬坡性能35°
涉水深度1.2m
越障高度1.19m6
越壕寬度4.6m
主要武器
76.2mm坦克炮,24倍(早期16倍)口徑,備彈96發;仰角-5°~+25°
45mm(早期37mm)坦克炮兩門,備彈220發
5X7.62mmDT機槍(兩挺位於機槍炮塔內),備彈10000發
正面側面後方頂部
車體35 25 20 11
炮塔11-35 -- -D
續曲
T-35多炮塔式坦克的出現,並不是個別現象。在T-35坦克出現的前前後後,蘇聯軍方研製的多炮塔式坦克不下十來種型號,其多炮塔坦克的情結可見一斑。在這裡,對這幾種多炮塔式坦克作簡要介紹。T-35-1重型坦克:1932年由列寧格勒布爾什維克工廠研製成功。其戰鬥全重為37.5噸,乘員9人,有5個炮塔/機槍塔,分為兩層,這一點和T-35坦克基本相同。主要武器是1門短身管76.2毫米火炮,另有2門3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發動機最大功率300馬力,坦克的最大速度僅28千米/小時。該型坦克未能批量生產。
T-35-2重型坦克:1933年由伏羅希洛夫工廠研製成功。其戰鬥全重為42.5噸,乘員9人,炮塔及武器與T-35-1坦克的相同,但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提高到500馬力,致使坦克的最大速度提高到35千米/小時。該型坦克也未能批量生產。不過,這兩種多炮塔式坦克的出現,為T-35重型坦克的研製成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紅色巨無霸”-T-39多炮塔式超重型坦克:和大塊頭的T-35重型坦克相比,1933年由基洛夫工廠預研的T-39超重型坦克更是鶴立雞群,簡直可以稱之為“紅色巨無霸”,真正的“陸地戰艦”。
T-39超重型坦克有多種方案。其中,以7型和8型接近成熟。T-39NO.7坦克的戰鬥全重高達90噸,乘員12人,共有兩層4座炮塔,1個主炮塔高高在上,前下方有2座小炮塔,主炮塔的後方還有1座“倒坐觀音”式的小炮塔。主要武器為3-4門107毫米火炮(還有另一種布置方案),分別裝在主炮塔和後炮塔上。輔助武器為2門45毫米火炮和2挺機槍。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970馬力,坦克的最大速度為24千米/小時。從發揚火力的角度看,T-39坦克的火力配置似乎比T-35坦克更合理些,但是,它的塊頭更大、更長、更重,不僅根本無法轉向,連困難路面也很難通過。從圖中可以看出,在主履帶的中間,還有2條輔助履帶,在困難路面行駛時,要將輔助履帶降下來,成為四履帶式坦克,這不僅使行動部分的結構複雜化,也降低了整車的可靠性和實用性。
8型的戰鬥全重也是90噸,乘員12人,也是4座炮塔,但主炮換成了152.4毫米榴彈炮,另有3門45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
T-39超重型坦克最終只停留在方案預研階段,成為一隻“未出籠的鐵虎”。
“迴光返照”-T-100和CMK多炮塔式坦克 在T-35多炮塔式坦克之後,蘇聯研製的最成功的多炮塔式坦克,當屬T-100和CMK重型坦克。這兩種多炮塔式坦克都1938年研製成功的。前者的戰鬥全重為58噸,後者為55噸。值得一提的是,這兩種多炮塔式坦克都參加了1939-1940年的蘇芬戰爭(又稱“冬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