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數據
重量:14.98噸
長度:19.08米
寬度:3.33米
吃水:1.2米
引擎:2х850hp
最大速度:51節
標準經濟速度:31節
最大作戰半徑:160英里
武器:2хTA型533mm魚雷管,1х12.7mmDSHK機槍
研製背景
一直到1920年中期左右,仍然有一些陳舊的沙皇時期的船隻在蘇聯艦隊中服役——從第一世界大戰的實戰中蘇聯人終於發覺這些船隻早就“廉頗老矣”;這些技術落後的船隻相比起當時其他海上強國顯得無足輕重,不堪一擊;而蘇聯人也急需製造出一種“價廉物美”的艦艇。蘇聯人萌發製造魚雷艇的念頭始於1919年,當時英國的一艘魚雷快艇擊沉了“Oleg”號巡洋艦並重創“AndreyPervozvannii”號戰列艦。蘇聯人由此認為:與其造一艘老邁的戰艦不如將造它的經費早100艘魚雷快艇。
特點
設計的樣艇很獨特:硬鋁的外殼艇身,但是卻沒有明顯的上甲板邊緣——這倒更讓人感覺是將一堆艇上建築建造在狹窄的充滿流線型的水上飛機上。Pervenez為“Sh-4”型的首艇,速度最快時可達驚人的56節。經過一系列的改進,又增加了兩個450mm魚雷管:這同時也是“G-5”型魚雷快艇的雛形。但與它的前輩不同的是,“G-5”型魚雷快艇的魚雷管口徑是533mm。也正是這些快艇成為了蘇聯在二次世界大戰的魚雷艇主力。蘇聯在戰爭中總共建有321艘“G-5”型魚雷快艇。服役地區包括東線的各個水域(但不包括北冰洋水域)。
缺點及不足
由於有令人咋舌的速度,G-5可以在淺水區域裡“肆無忌憚”的發揮自己的長處。但伴隨優勢的同時,G-5也存在一些無法避免的缺陷,比如高速極易導致失控,在遠海全速運動中被海浪拍打變形等等。而這些缺陷也直接影響了魚雷的準確性和機槍射擊的精度。但總體來說,G-5單就適宜航行這點就足矣了!
服役
二戰期間G-5不僅在蘇軍中服役.也在其他一些國家使用.甚至包括蘇聯的敵人。西班牙:內戰中的“處女秀”1936年6月西班牙內戰爆發。西海軍效忠左翼的共和政府.擁有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等主力艦.唯獨沒有魚雷艇。為奪取制海權.叛亂的西班牙國民軍首領佛朗哥向義大利和德國求援.要求得到摩托魚雷艇等特攻船隻.以抗衡政府共和軍的海上優勢。
影響及評價
G-5使初生的紅海軍具備了有力的打擊手段,為蘇聯海防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G-5也是蘇聯在高速快艇方面的典範,在流體動力學、發動機、導航等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