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褚遺址
位於今稷下街道辦事處董褚村西南。東西約600米,南北約200米。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次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試掘,文化層較厚,一般都在2.5米左右。有灰坑、窯址以及房屋遺蹟等。出土遺物有石斧以及鼎、鬹、盆等陶器殘片。
大蓬科遺址
位於今皇城鎮大蓬科村東北。東西約600米,南北約300米,地勢較窪。1987年3月文物普查時發現有一古道通過遺址中部,並對其進行了試掘,文化層一般在2米左右。出土遺物有鬲、盆、鬹等器物殘片,陶色灰白,器壁較厚,多飾粗繩文。
於家莊遺址
位於今皇城鎮於家莊南500米處,與齊國故城一河相隔。遺址南北約500米,東西約400米。1965年10月北京大學考古系師生在臨淄實習時發現。文化層厚1.5米左右,未進行發掘,在農事耕作時曾出土過殘石斧、鏃、蚌刀、蘑菇形鈕器蓋等。多屬龍山文化類型,也有岳石文化的典型器物。
其他主要山東龍山文化遺址
1 崔碾遺址邊河鄉崔碾村南100×80米
2石家毛托遺址辛店街道辦事處石家毛托村北100×80米
3於家店遺址辛店街道辦事處於家店村北200×300米
4王家莊遺址稷下街道辦事處王家莊村西不清
5 蔡王莊遺址敬仲鎮蔡王莊村東不清
6河溝遺址敬仲鎮河溝村西南350×200米
7朱家莊遺址敬仲鎮朱家莊村東北100米100×50米
8大馬岱遺址皇城鎮大馬岱村西南1000×800米
9韓家六端遺址皇城鎮韓家六端不清
10崖付遺址皇城鎮崖付莊西北150×100米
11金召遺址召口鄉金召村南磚廠300×300米
12三中院內遺址臨淄三中院內不清
13葛家遺址齊都鎮葛家莊東200米100×70米
14蘇家遺址齊都鎮蘇家廟村東200×200米
15小杜家遺址稷下街道辦事處小杜家莊北300米800×150米
16石廟孝陵遺址齊陵鎮石廟孝陵100×100米
17趙王莊遺址齊都鎮趙王莊西不清
相關詞條
-
蘇家溝村
蘇家溝村位於博山城南7.5公里,八陡鎮東部,黑山東麓,小福山之陽,孝婦河由村南蜿蜒經過。東與崮山鎮岳東村、岳西村為鄰,西與北河口村相連,南與東頂村接壤,...
地名來歷 基本介紹 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 村莊建設 -
趙寶溝文化遺址
趙寶溝文化與興隆窪文化前後銜接,其原型形成於興隆窪文化中晚期,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趙寶溝文化出土的陶器質地多為夾砂陶,尊形器是趙寶溝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
名稱 概述 發現 簡介 規模 -
趙寶溝遺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高家窩鋪鄉趙寶溝村西北。古遺址在漫樑上,面積約9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地表暴露有成排布列的房址89座。1986年發掘方形半地穴...
信息 簡介 結構 意義 遺址 -
東黑溝遺址
東黑溝遺址(又稱石人子溝遺址,英語:Dongheigou Site、Eastern Dark Gully Site)位於中國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石仁子鄉...
研究簡史 遺址環境 歷史文獻記載 遺址內涵 文化屬性 -
良渚文化遺址群
良渚文化遺址群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群,距今5300-4000年,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它範圍廣闊,內涵豐富,分布於以莫角山遺址為中心的50餘處。其...
簡介 遺址群發掘歷程 遺址群目錄 -
葛溝古遺址
葛溝古遺址(葛溝古鎮)位於臨沂市河東區葛溝鎮。其中包括齊魯分疆閣,普明寺禪院(南廟),閻君殿廟(北廟),龍王廟,土地廟等。
史料記載 構成 -
古城遺址
古城遺址是消歧義詞條,有扶陽古城遺址和內蒙古城遺址等。其中扶陽古城遺址位於合興鄉旋廠鋪村,規模宏大,設施完備,有館舍、衙署、城池、兵營、練兵場、集市、馬...
扶陽古城遺址 內蒙古城遺址 其它古城遺址 -
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
2016年11月,國家文物局印發了《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根據《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制定,分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主要指...
通知原文 省區分布 -
蘇密溝鄉
蘇密溝鄉位於吉林省樺甸市南部,與樺甸市區隔江相望,有樺甸“小江南”的美譽。幅員面積361平方公里,人口16093人、4398戶,轄14個行政村、57個自...
簡介 地理位置 資源狀況 經濟狀況 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