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淳

蘇子淳,戲劇校本課程開發方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較為紮實地掌握學科及有關戲劇知識。

戲劇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2007-12-18
北京師範大學南山附屬國小戲劇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周亞益
課程名稱:戲劇校本課程開發
學情分析: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表現欲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表現得強烈,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需要一個實現自我價值、張揚個性的平台。特別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的情況下,他們對語文教學活動中的課本劇表演、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會話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參與能力進一步增強,表演水平進一步提高。在學校成立學生話劇團,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校園戲劇節的大環境下,學生對戲劇有了一定的認識,具備了一定的戲劇知識,對戲劇這種獨具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思想性、教育性的綜合藝術的喜愛程度日益加深,為我們進行戲劇校本課程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較為紮實地掌握學科及有關戲劇知識;引
導學生不斷發現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課程資源:1、校內資源:一支熱愛戲劇且有一定學生戲劇創作及教學能力的教師隊伍;一大批喜愛戲劇表演的學生;學校學生話劇團及海風戲劇社。
2、校外資源: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南山區文聯;南山區教育局藝體教研室;曾經或正在從事戲劇表演及創作的家長;從事少兒戲劇表演培訓的校外輔導員。
主要教學方法:講座、觀摩、排練、演出
教學環境準備:一間較為現代化的戲劇活動室(電腦、電視、DVD、牆鏡)
學期總課時:14周
評價方式:1、學生評價: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發展性評價,實現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及家長評價以及實現自我的反思一體化的學生活動表現評價體系。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匯報演出等形式展出,記入學生成長檔案。
2、教師評價:專家指導組、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會同教務處、教科室通過不定期參與活動開發、觀摩教學活動、查閱教師教案及教學反思、調查訪問學生、觀摩演出活動等形式,對教師的行為進行綜合考核評價,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教學安排:
第一周:
教學內容:戲劇的初步認識
學情分析:學生雖然平時在電視、劇院裡看過少兒戲劇,對戲劇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這種認識是感性的、膚淺的。對於戲劇的分類、表現手段、角色定位等還沒有一個較為系統的、清晰的概念。因此,我們將以大量的戲劇片段觀摩為主,讓學生初步認識戲劇。
課程資源:學校影相資料 網路下載
教學方法:觀摩 討論
教學過程:
環節一:
播放戲劇資料片段,學生欣賞。
環節二:
根據以上片段,結合網路查閱的資料,學生討論:戲劇怎樣分類?
按戲劇表現的時代分:古裝劇 現代劇
按戲劇起源的地域分:京劇 黃梅戲 越劇 粵劇 豫劇 川劇 楚劇……
按戲劇表現的手法分:戲曲 話劇
按戲劇的欣賞對象分:成人劇 兒童劇
……
環節三:
以兒童話劇為重點研究對象,討論:為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突出人物形象,表達故事思想,兒童話劇是怎樣來表現的?
以人物對話、神態、動作、肢體為主要表現手段,以人物服飾、化妝、舞台效果(道具、燈光、音響、背景)為輔助表現手段。
環節四:
播放第二屆海風戲劇節演出劇目《西門豹》,看後討論:該劇中哪些是主角?哪些是配角?
主角:西門豹 巫婆 官紳頭目 老奶奶 (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起主要作用)
配角:眾官紳 老百姓 士兵 (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起輔助作用)
環節五:
學生欣賞《西門豹》全劇。
第二周:
教學內容:人物對白訓練(一)
學情分析:在話劇表演中,人物對白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突出人物形象,表達故事思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語言的輕重、緩急、停頓、語氣……在學生沒有把握人物形象,沒有揣摩人物心理的情況下,是不能把台詞說好的。
教學目標:通過語感訓練,幫助學生揣摩人物心理,正確把握人物形象。
課程資源:第一屆海風戲劇節劇目《狐狸和烏鴉》;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導演。
教學方法:觀摩 討論 練習
教學過程:
環節一:
播放《狐狸和烏鴉》,學生欣賞。
環節二:
學生討論:狐狸和烏鴉各代表了怎樣的形象?
狐狸:狡猾、詭計多端
烏鴉:虛榮心強、愚蠢
環節三:
師生共同分析:隨著劇情發展,狐狸和烏鴉的心理變化過程。
環節四:
下發劇本片段,學生分組練習人物對白,教師、導演巡視輔導。
環節五:
教師和兒藝導演示範台詞對白。
環節六:
學生再次練習,全班分組匯報表演。
環節七:
學生根據表演自評互評,教師總結。
第三周:
教學內容:人物對白訓練(二)
學情分析:通過上一周的訓練,學生已經明確了說好台詞對於完成戲劇演出的重要性,並且台詞表現技巧和表現能力有了較大提高。經歷了一個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無方法到有方法的過程。完成本周的教學任務難度就降低了不少。
教學目標:進一步通過分析、揣摩人物心理,使學生正確把握人物形象,提高戲劇表演中人物語言的感染力。
課程資源:第二屆海風戲劇節演出劇目《陶罐和鐵罐》;學生蘇子淳的奶奶(南京話劇團退休演員)
教學方法:觀摩 討論 練習
教學過程:
環節一:
播放《陶罐和鐵罐》,學生欣賞。
環節二:
學生討論:陶罐和鐵罐各代表了怎樣的形象?隨著劇情發展人物心理是怎樣變化的?
環節三:
下發劇本片段,學生分組分段練習人物對白,教師、家長巡視輔導。
環節四:
教師和家長示範台詞對白。
環節五:
學生分段匯報台詞對白,教師、家長適時指導。
環節六:
學生台詞對白表演。
環節七:
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評獎。
第四周
教學內容:人物對白訓練(三)
學情分析:上兩周的對白訓練主要是在兩位劇中人之間展開的,本周巳擴大到四到五人,學習難度提高了,但只要掌握了“要說好台詞,首先須分析人物心理”的方法,是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
教學目標:進一步通過分析、揣摩人物心理,使學生正確把握人物形象,提高戲劇表演中人物語言的感染力。
課程資源:第三屆海風戲劇節劇目《新醜小鴨》;校海韻少兒藝術團胡導演。
教學方法:觀摩 討論 示範 練習
教學過程:
環節一:
播放《新醜小鴨》,學生欣賞。
環節二:
學生討論:醜小鴨、小花狗、大公雞、鴨姐姐、老奶奶各代表了怎樣的形象?隨著劇情發展人物心理是怎樣變化的?
環節三:
下發劇本,學生分組練習人物對白,教師、胡導演巡視輔導並尋找小幫手。
環節四:
教師和胡導演及小幫手示範台詞對白。
環節五:
分角色匯報台詞對白,教師、導演適時指導,學生再次練習。
環節六:
學生台詞對白表演,在自評互評基礎上提高。
環節七:
評價評獎,教師總結。
第五周:
教學內容:人物表情訓練
學情分析:神態是人物語言對白的伴生物,雖然學生與生俱來就有喜怒哀樂,但在戲劇特定的故事情節中,學生還不能用神態輔助對白、表現人物形象。在教學中可能出現表情僵硬、不自然或神態表演不到位的情況。
教學目標:通過人物表情訓練,使學生明白戲劇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舞台上人物神態可以適度誇張的道理,使學生能夠較為準確地運用適度誇張的神態輔助人物對白,推動情節發展。
課程資源:學生日常生活情境
教學方法:觀摩 摩仿練習 比賽
教學過程:
環節一:
播放生活劇《考試之後》,學生觀摩。
環節二:
學生討論:以上劇目中有哪些人物神態?
喜:考得好的學生交頭接耳,喜形於色。
哀:考得不好的學生垂頭喪氣,個別學生埋頭哭泣。
怒:有學生嘲笑考得不好的同學,引發爭論。
其它神態:思索、安慰、嚴肅、驚訝、惋惜……
環節三:
學生對照電視,分小組練習,互學互評。
環節四:
集中練習,集中指導。
笑:微笑、大笑、偷偷地笑、害羞地笑、抿著嘴笑、嘲笑、狡猾地笑……
悲:垂頭喪氣、愁眉不展 偷偷拭淚、嚎啕大哭、悲傷欲絕……
怒:瞪眼、咬牙、強忍怒火、怒氣衝天、敢怒不敢言……
其他神態:凝神思索、同情、嘆息、撇嘴、陰險、膽怯、急切……
環節五:
學生分組,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編一段故事(至少用上六種神態)排練。
環節六:
學生匯報表演後評價得失,教師為評選出的優秀表演者頒獎。
第六周:
教學內容:人物動作訓練
學情分析:戲劇特定的故事情節和其特定的表演場所,決定了表演者的舞台動作必須是虛化的。這些虛化的動作的理解和掌握,對於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通過動作訓練,使學生理解什麼是動作的虛化並較為熟練地掌握常見虛化動作,打好基本功,為以後的戲劇演出奠定基礎。
課程資源:學生日常生活情境
教學方法:講解 摹仿練習
教學過程:
環節一:
教師設計並出示以下生活場景:
1、小明上學推開門進教室;
2、小明犯了大錯,爸爸生氣地打了他一巴掌;
3、剛踢球回來的小明端起茶杯喝水,並揩了揩嘴;
4、小明搬起一塊大石頭放下來,淌水過河;
5、騎馬。
……
環節二:
學生試著表現以上場景,同學互評。
環節三:
教師講解:動作的虛化。
舞台特定的演出環境,決定了我們不可能房子、馬匹、運動場等搬上舞台。
那么與之有關的動作就必須通過虛擬處理表現出來,這就是動作的虛化。
環節四:
播放虛化動作,學生摩仿,教師分解動作示範傳授,學生練習。
環節五:
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分組編一組虛化動作,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排練。
環節六:
匯報表演,評價評獎。
第七周:
教學內容:肢體訓練
學情分析:學生的高矮胖瘦是與生俱來的,但其舞台氣質卻是後天形成的。經過形體(如模特、武術)訓練的學生,其舞台氣質明顯要好於未經訓練的。而學生的肢體語言訓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教學目標:通過肢體訓練,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舞台氣質。
課程資源:學校形體教師 形體校本課程開發
教學方法:講解 分組練習
教學過程:
環節一:
準備活動
環節二:
模特步及姿態訓練
環節三:
台步練習
環節四:
分組練習:女同學練習壓腿、踢腿、下腰、劈叉;男同學練習壓腿、踢腿、
官步、圓場。
環節五:
學生談談訓練感受,教師總結評價。
第八周:
教學內容:戲劇的創編
學情分析:戲劇的創編對於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其一是因為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創編素材不豐富;其二是學生對劇本的格式不了解;其三是受學生寫作水平的制約。但從以往幾屆戲劇班畢業的學生情況看,學生創編劇本也不是不可能的。
教學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劇本的格式、包含的因素,能進行簡單的生活劇片段創作。
課程資源:學校巳出版的前四屆戲劇節劇本 部分學生創作的劇本
教學方法:講解 討論 練習
教學過程:
環節一:
下發複印的劇本,學生閱讀。
環節二:
討論:一個成型的劇本應該包括哪幾個部分?
故事情節簡介;劇中人物;道具;場景提示;劇本正文。
環節三:
教師講解劇本創編的格式。
環節四:
教師提示生活情景,學生創編短劇。
生活情景提示:一個星期天,爸爸媽媽加班去了,張琪一人在家做作業,
這時門鈴響了……
環節五:
把自己創編的劇本和同學分角色演一演。
環節六:
學生對創作的劇本及表演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總結。
第九周:
教學內容:生活情境短劇表演(一)
學情分析:學生對情境短劇排練演出興趣濃厚,參與意識強。通過前幾周的教學,學生巳具備一定的基本功,完成本周教學內容,難度應該不大。
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明白主角配角對於完成戲劇的演出同樣重要的道理;系統複習戲劇基本功,為話劇表演作準備。
課程資源:學校拍攝的學生生活情境短劇 校外輔導員
教學方法:觀摩 示範 練習
教學過程:
環節一:
學生觀看學校拍攝的學生生活情境短劇《一包紙巾》、《一對好朋友》。
環節二:
教師提示本次生活情境短劇《同學之間》內容:寶玲和程翔是同桌,一次自習課上,寶玲不小心把墨水甩在了程翔的襯衫上,於是……
環節三:
教師和校外輔導員根據故事情節發展的兩種不同結果把學生分成兩組,下發劇本分配角色。
環節四:
兩個劇組分開讀劇本,準備道具,各自排練。
環節五:
兩劇組集中,匯報演出。
環節六:
評選優秀演員,教師總結評價。
第十周:
教學內容:生活情境短劇表演(二)
學情分析:學生對情境短劇排練演出興趣濃厚,參與意識強。通過上一周的排練演出,學生的表現能力、表演水平出乎教師意外,部分接受能力強的學生還能創造性完成角色塑造。
教學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熟練掌握戲劇基本功。
課程資源:學校拍攝的學生生活情境短劇 校外輔導員
教學方法:觀摩 示範 練習
教學過程:
環節一:
學生觀看學校拍攝的學生生活情境短劇《節約用水》、《分早餐》。
環節二:
教師提示本次生活情境短劇《家訪》內容:A、李平最近在學校老犯錯,王老師去他家走訪……B、李平在學校一直表現不錯,王老師到他家例行家訪……
環節三:
教師和校外輔導員根據故事情節發展的兩種不同結果把學生分成兩組,下發劇本分配角色。
環節四:
兩個劇組分開讀劇本,準備道具,各自排練。
環節五:
兩劇組集中,匯報演出。
環節六:
誰演得好?評一評,評選出優秀演員。
環節七:
教師總結評價。
第十一周:
教學內容:戲劇——京劇臉譜
學情分析:學生雖然見過臉譜,但對不同的京劇臉譜所表達的含義,代表的不同人物性格卻不了解,但學習繪畫、製作京劇臉譜,學生還是很有興趣的。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繪畫、製作京劇臉譜,使學生明白不同的京劇臉譜所表達的含義,代表的不同人物性格,增進對京劇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
課程資源:學校美術老師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導演
教學方法:講解 製作
教學過程:
環節一:
出示各式臉譜圖片,學生欣賞。
環節二:
兒藝導演向學生講解不同的京劇臉譜所表達的含義,代表的不同人物性格。
環節三:
學生欣賞《京劇臉譜》MTV。
環節四:
美術教師指導學生繪畫、製作京劇臉譜。
環節五:
京劇臉譜繪畫、製作作品展。
環節六:
評選優秀作品,教師總結評價。
第十二周:
教學內容:古裝戲劇的行當
學情分析:學生對古裝戲劇的行當較為陌生,個別學生雖能說出一些,但說不清、說不全。
教學目標:使學生初步明白古裝戲劇行當的分類,增進對戲劇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
課程資源: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導演 網路資源
教學方法:講解 觀摩
教學過程:
環節一:
教師出示問題,學生根據收集的資料討論:古裝戲劇有哪些行當?
環節二:
兒藝導演為學生講解:古裝戲劇行當的分類。
生:小生、老生、鬚生
旦:花旦、老旦、刀馬旦
淨:花臉、黑頭
末:
醜:文丑、武丑
環節三:
故事會:古裝戲劇行當分類名稱的由來。(反名:如生角,其實是一齣戲當中唱得最熟練、最好的,但宋徽宗卻給它取了一個反名叫生角。又如淨角,其實就是花臉、黑頭,他們臉上的油彩是最多的,也是最髒的,但宋徽宗卻給它取了一個反名叫淨角。)
環節四:
教師總結評價。
第十三周:
教學內容:前四屆海風戲劇節精典劇目賞析
學情分析:學生對這些劇目都比較熟悉,部分劇目學生還能“複製”,有了以前的戲劇知識和表演基本功,對這些劇目進行賞析難度不大。
教學目標:通過運用戲劇知識賞析戲劇,提高學生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課程資源:前四屆海風戲劇節精典劇目 部分家長
教學方法:觀摩 討論
教學過程:
環節一:
欣賞:《小熊請客》、《深圳是我家》、《我們的愛心媽媽》、《西門豹》
環節二:
家長、老師、學生共同參與評析:你最喜歡哪個劇目?為什麼?
環節三:
家長、學生共同表演:情景劇《今天是母親(父親)節》
環節四:
家長帶領學生現場編劇、準備道具、排練。
環節五:
家庭匯報演出。
環節六:
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總結,評選出最佳家庭組合。
第十四周:
教學內容:學期培訓匯報
學情分析:學期培訓匯報分三個內容:一是學生戲劇知識競賽;二是京劇臉譜繪畫、製作作品展;三是短劇演出。三個內容都是一學期來已經學習過的或是已經成型的作品,因此本周的教學內容是能夠完成的,而且能夠完成好。
教學目標:學期培訓匯報旨在增強學生、學校、家長的成就感,樹立把戲劇校本課程開發繼續深入開展下去的信心和決心,真正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課程資源:學生前期巳完成的作品 部分家長
教學方法:觀摩
教學過程:
環節一:
學生戲劇知識競賽。
環節二:
京劇臉譜繪畫、製作作品展;(其中包括有關的繪畫、書法、手工作品)
環節三:
短劇匯報演出。
環節四:
1、學生談學期學習感受,並結合作品(繪畫、製作、書法、扮演的角色)對他人進行評價。
2、家長談活動感受並與學生一起評選優秀學員。
環節五:
教師對全期學習情況總結,領導為優秀學員頒獎。
教學反思:戲劇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以戲劇作為辦學特色下的必然產物,也是促進戲劇在我校普及與發展的必由之路。既然它承載著推廣與普及、發展與創新的兩大重任,那么在教學中,我們就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將更多的學生吸引到戲劇校本課程開發的學習中來,兩大任務才有實現的可能。實事上專業戲劇表演也是一個較為枯燥和艱難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設計以活動為主、以參與為主、以表演為主的動態教學過程,讓學生從摹仿、練習、演出中獲得樂趣;設計漸進式、階梯式、開放式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夠得著、學得到的期待中獲得樂趣;設計以自評、互評、師評為主的教學評價,讓學生從評價中獲得成功的樂趣,那么我們的校本課程開發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