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呼歐拉羊

蘇呼歐拉羊

蘇呼歐拉羊,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蘇呼歐拉羊是肉皮毛兼用的羊種,體大肢高,背腰寬平,後軀較豐滿,早期發育快,產肉和皮質性能明顯高於其他類型藏羊,體質堅實,抗病力強、耐高寒,適應高寒缺氧高原環境;是肉肥嫩、口感好、營養豐富的羊肉中的上乘品。

2010年0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蘇呼歐拉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蘇呼歐拉羊為棕黑色和棕紅色,以產肉為主,是肉皮毛兼用的一個特殊類型,其特點是體大肢高,背腰寬平,後軀較豐滿,早期發育快,產肉和皮質性能明顯高於其他類型藏羊,是青海省肉羊生產地寶貴品種資源;體質堅實,抗病力強、耐高寒,適應高寒缺氧高原環境;是肉肥嫩、口感好、營養豐富的羊肉中的上乘品。

外在感官

蘇呼歐拉羊宰殺後從胴體上看,肌肉光澤潤滑,紅色均勻,胴體表面被覆一層薄薄的白色脂肪且分布均勻,肌纖維細,呈三角形或楔形的脂尾豐滿、潤滑,尾尖細圓達飛節,無膻腥味。羔羊肉肌纖維細鮮嫩多汁、易消化,而且脂肪含量適中,尾形呈長三角形,豐滿、潤滑。歐拉羊羊肉煮沸後的肉湯清澈透明,脂肪團聚於表面,具有歐拉羊肉特有的香味,味香四溢,有“屋內煮肉屋外香”之名。

內在品質

蘇呼歐拉羊 蘇呼歐拉羊

接近原始的放牧方式和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蘇呼歐拉羊肉獨特的內在品質。通過對12份蘇呼歐拉羊肉鮮樣品中蛋白質、胺基酸、脂肪中脂肪酸、礦物質元素、肌苷、肌苷酸、維生素及其香味成分分析,並與其它羊肉成分及含量比較,制訂了蘇呼歐拉羊肉中內在品質指標:蘇呼歐拉羊肉內在品質指標蘇呼歐拉羊肉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驗,鮮羊肉中蛋白質總量達21%以上;鮮肌肉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油酸總量在40%以上,而其香味主要成分肌苷酸和肌酸總量為0.2以上,硫胺素(維生素B1)的含量在0.3毫克/100克;有的高達4.0毫克/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含量較高,而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鉛、汞、砷均在0.001毫克/千克以下;脂肪中膽固醇含量只有20毫克/100克。下表列出了蘇呼歐拉羊與灘羊的部分指標對比數據。蘇呼歐拉羊衛生指標符合有機食品標準。

產地環境

地理位置

河南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青藏高原東北緣,九區黃河自東折西再折向東的第一右旋大彎曲的弦部南端,地處東經100°53′25″—102°15′27″,北緯34°04′52″—34°55′36″。東西長127.67千米,南北寬94.36千米,邊界周長451.3千米,其中省界287.3千米。東與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為鄰,西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相望,南與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接壤,北與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毗連,縣城駐地優乾寧鎮,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是一個以畜牧為主的純牧業縣,共有土地總面積6997.45平方千米。

土壤地貌

河南縣草原資源豐富,在河南縣932萬畝天然草場上,既有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的冷涼氣候,不利於病原菌滋生、繁殖和蔓延,又遠離城市和工業污染源,空氣、土壤、水均未受到污染,從來未使用過農藥,牧草營養豐富,堪稱亞洲第一流的天然草場。地勢開闊,山脈比高不大,山體完整。西傾山由縣境的東南向西延伸,山勢較低緩,海拔4000米左右,西部與同德縣交界的黃河出口處最低,海拔3168米;境內北部以小起伏中山和海拔丘陵為主,並有平緩的中海拔洪沖積平原,海拔在3600—3800米;西部與東南部以中起伏高山為主,個別地段為大起伏高山,並有河峽谷以及眾多的中小河谷與窄谷。全縣以自然土類,主要土類是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高山灌木叢草甸土、碳酸鹽高山草甸土、山地草原化草甸土。在這塊天然草場上生長著各種優質牧草,草場等級較高、產草量多,草質較好、營養成分高,其中有雪蓮、大黃、羌活、杜鵑、柴胡、黨參、遠志、麥冬、射干、松香、手掌參、冬蟲夏草等藥材資源豐富,加之獨天特厚的草原土壤資源的優勢和潛在效益之多。土壤大部分為普通灰鈣土和淡灰鈣土,土壤中鈣、磷的含量較豐富,礦物質元素含量達40多種之多。由於這樣特殊的草原土壤、水質條件和豐富的草原牧草,極符合蘇乎歐拉羊的生態學特性,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適合蘇乎歐拉羊生長的生態地理區域,這些優良的草地資源均為發展蘇呼歐拉羊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水文情況

河南縣境內地表水資源豐富,共有大小河流近百條,其中主要河流有14條。黃河為過境河,洮河、澤曲河、沃乎德河、烏爾哈斯河、大毛曲河5條河流為黃河一級支流,另有黃河二級支流河5條,除澤曲河外。均發源於縣境內,這些河流水質好,分布廣,流程長,流域大,水文地質穩定,落差大,水力蘊藏量十分分豐富,年均徑流量總量13.87億立方米。水質略偏鹼性,清潔、良好、較穩定、基本上沒受污染,適宜人畜飲用和牧場灌溉,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占98%以上。

氣候情況

蘇呼歐拉羊 蘇呼歐拉羊

河南縣屬高原大陸性季風氣候,最熱月份為7月。全縣均溫9.2—11.5℃,極端最高氣溫24℃.冬季漫長,時間長達288天,占全年的2/3,最冷月份為1月,均溫為-13.7℃.冬季多雪,並伴有大風。日照時間長,平均照時數為2435.80小時,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5—9月),二旱季(1—3月份,11—12月份)降水量僅占全年降水量的6.75%。牧草生長期與雨季基本同時,因此,牧草生長期降水量充沛,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飼料來源。

歷史淵源

蘇呼歐拉型藏羊(俗稱:蘇呼歐拉羊或歐拉羊)在河南縣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蘇呼歐拉羊品種的形成已有幾百多年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清順治八年(1651年),土默特部的諸位台吉帶去膘厚一指的羔羊肉,為達爾加博碩克圖設筵款待,羔羊的肥大使與會蒙藏人士都很驚訝,問其何故,他們回答說:“草原肥美,帳群稀少”。據此,作出了將部帳遷往黃河南部的方案。

《青海史書·錦緞彩紋》中記載:“因為土默特和土爾扈特的諸台吉拿著肥大鮮嫩的羔羊肉,騎著健壯駿烈的良駒遠道而來,即能料到是塊極好的地方,所以博碩克圖決定遷移部帳。接著於順治九年(1652年)起,達爾加博碩克圖的部帳,經過數年時間,逐步地遷道黃河彎曲部土默特的駐地。但是迷戀舊宗的納罕多爾濟酋長的出台,催壞了相隔依舊的契約團聚,更“不理政務,導致部落衰敗,眾叛親離”,對土默特和土爾扈特羔羊(蘇呼歐拉羊)的繁衍生息帶來了極大的損失。過了這個王公之後,到第21世土爾扈特扎薩克貢保扎西時期,牧羊人尋找被驅散的羊群,在一個四方岩石圍繞的山口中看見了幾隻草系大角羊遮擋著他們的羊群。草系大角羊,先祖為草原羊(亦稱盤羊),俗稱大角羊或大頭羊,是青藏高原的原始羊種,經千百年自然選擇和人工馴化,發育成為現今的高原藏系羊,成為青南牧區的重要羊種。牧羊人沒有召喚羊群,安靜的暫時離開。經過幾天的交配,孕育了後來的土默特和土爾扈特羔羊(蘇呼歐拉羊),繁衍至今。

根據歷史記載,明末清初和碩特蒙古達爾加博碩克圖的部帳徒居黃河南地區時曾攜帶有大量的蒙系羊,黃河南地區歐拉羊都還含有一些蒙系羊的混血統,所以當地及周圍藏族同胞們被稱為“蘇呼歐拉羊”,意即蒙古歐拉羊。河南縣蘇呼歐拉羊的先祖是所謂草系大角羊,常在適於山峰、山溝、荒野等地生息,這種草系大角羊的後系“蘇呼歐拉羊”,同樣在高寒、風雪交加的環境中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所以,蒙古語叫歐楞海或歐日海,意即山頂或山峰上的羊;有一種說法是羊數到達一萬隻羊的程度上,又叫奧楞海,意即很多羊:而且種公羊的大角被打造銀裝,蒙古語就叫做奧日海,周邊的藏族同胞們把這個“奧日海”一詞意譯成藏語叫(拜泊辦=犢=碘罷)。還有羔羊出生不久鼻頭即紅,大部分蘇呼歐拉羊的上背又紅、花紅色、小尾花紋等呈現紅顏色,此支系蘇呼歐拉羊的名聲普及擴展到內蒙古呼和浩特、青海西寧古城等地區,澤雄乾瑪日(罷拜=拜扳半)復興了此系蘇呼歐拉羊,因為這些原因此系羊蒙古語叫“烏蘭海”,意即紅系羊。

1954年,西北軍政委員會畜牧部進行畜種調查時將之定名為“歐拉羊”,逐成為三大藏系綿羊的一大支系,因此,省內外的專家及其各界人士都按照這種漢語的音譯來稱呼“歐拉羊”。

生產情況

蘇呼歐拉羊 蘇呼歐拉羊

2009年,蘇呼歐拉羊總存欄51.45萬隻,生產規模30萬隻,產量6000噸。

產品榮譽

2005年,蘇呼歐拉羊被青海省為“名優畜禽品種”。

2010年0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蘇呼歐拉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下轄5鄉1鎮,39個牧委會、137個牧業合作社。地理坐標為東經100°53′25″—102°15′27″,北緯34°04′52″—34°55′36″。

質量技術要求

蘇呼歐拉羊 蘇呼歐拉羊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蘇呼歐拉羊生活在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譽為“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的亞洲第一流的天然草場上,遠離大城市和工業污染污染源,空氣、土壤、水、環境均未受到污染,(境內無工礦企業,環境無污染,)境內飲用水、大氣土壤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產地環境質量必須符合《有機食品國家標準(GB/T19630)的要求。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必須按照青海省制定的四個地方標準(DB63/T822-2009)《歐拉羊選育技術規範》、《歐拉羊繁育技術規範》、《歐拉羊飼養管理技術規範》、《歐拉羊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範》。河南縣蘇呼歐拉羊採取個體選擇、系譜選擇與後裔測定相結合,表型選擇與基因選擇相結合,以群體繼代建係為主要方法,靈活運用同質選配和異質選配,建立開放式的歐拉羊選育體系,全面推廣初生、二毛和育成期鑑定選育技術,提高供種能力,同時加大對河南縣歐拉羊的保護力度。

3、生產過程管理:河南縣歐拉羊以產肉為主,肉皮毛兼用的一個特殊類型,其特點是體大肢高,背腰寬平,後軀較豐滿,早期發育快,產肉和皮質性能明顯高於其他類型藏羊,是青海省肉羊生產地寶貴品種資源;體質堅實,抗病力強、耐高寒,適應高寒缺氧高原環境;是肉肥嫩、口感好、營養豐富的羊肉中的上乘品。生產過程嚴格按照河南縣歐拉羊飼養標準《河南縣有機養殖技術規程》。河南縣歐拉羊投入品必須按照《獸藥管理條例》,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肉羊獸醫防疫準則(NY/T5149—2002)標準執行。

4、產品收穫、屠宰技術規定:按照不同的出欄階段進行屠宰,屠宰後的歐拉羊肉產品分為羔羊肉、羯羊肉。肉羊屠宰加工企業必須符合《肉類加工廠衛生規範》、《畜類屠宰加工通用技術條件》和《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羊肉製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5、生產記錄要求:每群歐拉羊都應有相關的資料記錄,其內容包括:特徵,主要生產性能。飼料品種、來源、消耗的情況,建立並存免疫記錄,包括:疫苗的名稱、生產廠家、批號、劑量、免疫時間等。發病率、死亡率及發病死亡原因,無害化處理情況。有羊只的銷售記錄:銷售契約、銷售渠道。所有記錄應在清群後保存兩年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