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株高8-18厘米。莖粗壯,長4-10厘米,直徑1-1.5厘米,全部地上生。生於莖基部的葉近圓形,上部的漸變狹,寬卵形或長圓形,頂端稍尖,和苞片和小苞片一起,兩面無毛。花常3至數朵簇生於莖的頂端,幾無梗或具近等長的短梗;花梗長1-2(-2.5)厘米;苞片1枚,生於花梗的基部,長卵形或長圓形,長1.4-2厘米,寬6-8毫米,頂端稍尖;小苞片2枚,生於花梗的近基部或中部以下,長圓形或匙形,長1.5-2厘米,寬0.4-0.8(-1)厘米,頂端鈍或具小齒;花萼筒狀鐘形,向上漏斗狀擴大,長2-3(-3.5)厘米,口部直徑1.5-1.8厘米,頂端整齊地5淺裂;裂片長圓形或三角形,近等大,頂端稍尖或又再2齒裂或具小齒。花冠常紅色、薔薇紅色,稀白色,常有香氣,長5-7厘米,筒部稍收縮,向上明顯擴大,呈張開的二唇形,上唇大,頂端微凹或2淺裂,裂片半圓形,近全緣或有小齒,下唇遠小於上唇,3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全部裂片外面無毛,裡面被長柔毛。雄蕊4,花絲著生於距筒基部1-1.5厘米處,長2-3厘米,基部密被長柔毛,向上漸變無毛,花葯卵形,長3-4毫米,藥隔較寬,頂端伸長成約1毫米長的圓錐狀小尖頭。子房卵球形,花柱長3-5厘米,柱頭盤狀或2淺裂,胎座2。果實近卵球形。種子橢圓形。花期4-8月,果期8-10月。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900-3500米的林下濕處或灌叢中;喜寄生於懸鉤子屬(Rubus L.)植物根上。地理分布
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四川、廣西北部(臨桂)及湖南西部(雪峰山)。喜馬拉雅西北部的Bodyar Jaunsar也有分布。藥用價值
中藥名稱
藥名:藨寄生(《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拼音:biao ji sheng
別名:石臘竹
藥材基源
為列當科植物藨寄生Gleadovia ruborum Gamble et Prain 的全草。功效主治
解毒。主治梅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熏洗。相關的種
與藨寄生(Gleadovia ruborum Gamble)相關的種有:寶興藨寄生(Gleacdovia mupinense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