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清同治《豐城縣誌·波堰》載:“藥湖,縣北五十里,周迥四十里。舊傳許旌陽經此 ,水蛭(螞蝗)粘其馬足(腳),投藥湖中,水蛭遂絕故名”,赤稱“仙湖”。在遠古時代,藥湖就屬湖濱沼澤地區,在湖區大批珍稀古生動物群化石中,有屬古代中、晚期更新世紀,如我國華南地區大熊貓族系劍齒象、犀牛、梅花鹿、羚羊類等古生動物群體。時至今藥湖仍水域寬廣,平日泉水不竭。每逢春夏降雨季節,煙波浩渺,一碧萬頃。
詩詞記載
明徐日德《藥湖》詩中有:“靈泉鳴玉液,窈窕稱仙湖,介嶺山仍截,石龕水自紆, 河源溯濯錦,霞綺明流酥”之句。湖區水草豐美,歷來是魚類繁殖棲息好場所,所產魚類達20餘種,尤以麥魚最有名。清道光《豐城縣誌·土產》載:“麥魚,出藥湖,長不及半寸,其色如麥,四、五月間始有。相傳許仙投麥所化,故又名仙魚”。有史以來,沿湖村民常年在此捕撈,年產鮮魚近萬斤,是豐城一個天然的魚庫。今天,美麗富饒的藥湖,已呈現“川原沃野鋪青翠,碧漢長虹飛塹途”的壯麗景觀。通過進一步開發建設,將成為豐城農業、工業、旅遊業為一體的綜合經濟發展勝地。
藥湖的變遷
從“戰天鬥地,圍湖種糧”到“順乎自然,還水於湖”,豐城藥湖半個多世紀的嬗變,證明了科學的發展觀是現實的選擇——
藥湖古名嘆早湖,是一片橫亘在豐城、新建交界處的總流域面積達375平方公里的濕地 。建國前三、四十年間,由於血吸蟲肆虐,藥湖地區“萬戶蕭疏鬼唱歌”。在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上世紀60年代末,血吸蟲得到有效控制,湖區人煙日隆。
經過千年的沉澱,藥湖水底的土地肥得流“油”,在以糧為綱的年代,這無疑是人們眼中的瑰寶。1978年,豐城縣委、縣政府組織了20多萬勞動力戰天鬥地,打響了水中取糧的大會戰。林方喜當時是後坑村的生產隊隊長,他說那時候村民們起早摸黑地幹著,想著每戶能分幾十畝湖田都有使不完的勁。經過幾個月的奮戰,當時的豐城縣在藥湖地區共興修水庫100餘座,開挖導托渠道158公里,湖區開墾出了幾萬畝良田,以後的十幾年時間,隨著電排灌站等配套措施相繼完善,其糧食生產基本實現三年保一收。
當人們為“人定勝天”的壯志得酬而歡欣鼓舞時,有識之士卻發現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且維之更不易。為了豐收,湖區農民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和數倍的勞力,秧插了被沖走,沖了再插;禾曬了被浸濕,濕了再曬。湖區的百姓很難掙脫土地的束縛外出務工。而湖區的各種堤壩、設施維護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大的開支來自排澇費,在分隔藥湖與贛江的水閘上,排列著6台直徑1.7米、功率800千瓦的大型水泵,它們是藥湖豐收的保證,但他們運轉一天的電費高達5萬多元,一年下來,要吃掉120多萬元,這攤薄了本已微不足道的種糧利潤。
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藥湖的發展之路。順應自然,還水給藥湖,將種植產業向養殖業轉變的思路,成為決策者的共識。2001年,梅林鎮率先大膽決策,加固堤壩,關閘蓄水建成千畝水產基地。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採用反租倒包的方式,從農民手中租下湖田,再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浙江永康客商投入600萬元,發展中華絨螯蟹、羅氏沼蝦等水產養殖。
2002年,為“水”讓路的梅林開發模式已得到專家們的認可,並被納入國家農業開發項目。目前,梅林、同田兩鄉鎮共建成養殖水面2萬多畝。在新的開發規劃中,豐城正準備用三年時間,把這一面積擴大到5萬畝,徹底實現藥湖水與人的和平共處。
還水於湖後,農民、政府都得到了實惠,生態環境也有了明顯改觀。
在梅林,農民由於政府反租倒包,每畝湖田每年能得到140元的補助,僅此一項,湖區每戶農民增收1000多元。長期被湖田束縛的農民騰出了精力,可以外出務工,不但從外面帶回了錢財,還帶回了新觀念。梅林鎮政府將水面承包給客商亦可獲益。根據契約,該鎮每年可收承包款100多萬元。生態方面的改觀也非常可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消失的天鵝去冬又飛臨藥湖。
藥湖的變遷只是豐城治水用好水歷史嬗變的一個縮影。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豐城人正試圖化解與水結下的千年恩怨,那些侵河占湖的30多萬畝低洼田正一步步回歸原貌,水禽、水產、水生植物為主要00內容的“三水產業”替代了原有的“水中取糧”模式,並顯示出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2003年,“三水產業”成為豐城的五大主導產業之一,其產值高達4.8億元。豐城人找到了與水自然性的契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