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木介紹]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oliv、遼藁本L.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 的根莖及根。
[產地] 產湖北、湖南、四川、遼寧、山西、陝西等地。
[採收] 春秋兩季採挖其地下根莖.除去莖葉、洗淨泥土、曬乾或烘乾。
[藥材形性] 藁本 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圓柱形,有分枝、稍扭曲,表面棕褐或暗棕色,粗糙,有皺縮和溝紋,上側有數個圓形孔眼狀莖基,下側有多數點狀根痕及根,體輕質硬易斷,斷面黃色或黃白色,呈纖維狀。氣芳香,味苦辛,微麻。
遼藁本 體小,根莖不規則柱狀或團塊,根莖上圓形孔眼不明顯,有多數細長彎曲之根,有突起的節及根痕。質輕,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間偶有棕色髓。氣特芳香,味辛苦。
[炮製] 原藥搶水洗淨,立即撈起,放竹籮或蒲包內潤2-4小時,侯軟切O.2-0.25cm頂頭中片,曬乾,篩去灰屑備用。
[成分] 含揮髮油(藁本酚、雙甲氧丙烯苯等)及軟脂酸。
[性味、歸經] 辛溫,入膀胱經。
[功用] 散寒解表,祛風濕,止痛。用於感冒風寒、巔頂頭痛,風寒濕痹、肢節疼痛,寒疝腹痛,疥癬等症。
[處方名] 川藁本 北藁本 藁本。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
[保貯] 放缸甏內或木箱內蓋緊,30℃以下保存,防霉蚊。
以往習慣以四川產者質佳,稱川藁本,但近年調研證明,市售川藁本實湖北資丘,其斷面淡黃色或黃白色,質較光淨,芳香氣較濃,而四川產者反而較次。
常見偽品有
1)水藁本,為傘形科植物水藁本L acuminatum Franch的乾燥根莖,根莖為不規則結節狀圓錐形或不規則的塊狀,少數彎曲,長2-4cm,直徑o.8-2cm,頂端有殘留圓形凹窩莖基,表面棕褐色,皺縮不平,常有瘤狀突起的根痕,體重質實,不易折斷,斷面產白色或黃棕色,散有棕色油點。氣微香、味微苦、辛。(2)紫莖芹(又名土藁本),為傘形科植物紫莖芹Nothosmgrnium aponicum Mig的乾燥全草,莖直立、粗壯,表面具縱條棱,鮮時紫色,乾時黃棕色,分枝或不分枝,長50-80cm,葉卵形一至二回三出式羽狀複葉,長8—15cm,寬O.8-3cm,葉邊有鋸齒,復傘形花序頂生,總苞片1-4,條形或寬披針形。花萼與子房結合,子房下位,心皮2,花柱2。
本藁本在湖北等少數地區曾作藁本用;紫莖芹在浙江、江蘇等少數地區稱作土藁本用。
3.近年來多數省區大量使用一種傘形科植物新疆藁本Conioselinum vaginatum Thell.的根莖。藥材呈不規則塊狀或扭曲柱狀,長6—8cm,粗2---4cm。外表棕褐色,上面有大而密接深陷的圓形孔洞狀的莖痕下面密布較粗而呈纖維狀的支根或支根痕。質硬微韌,折斷面不平整,木部露出纖維狀,中心色白顯空隙。氣芳香,味甜、微辛,後麻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