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薛家崗古文化遺址,即薛家崗新石器文化遺址,至今已有五、六千年歷史,位於安徽安慶市潛山縣城南7.5公里處的河鎮鄉利華村與水崗村交界處。該處已出土的三千多件古文物,對研究長江中下游新石器晚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理想場所。
薛家崗文化遺址,是安徽省發現的遺址中,最豐富、最具代表性和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表明,該處和自然條件非常適宜原始人棲息。這裡曾定居過以農業為主的氏族,手工業已分離開來且相當發達。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活和生產活動以及與黃河流域諸文化的關係,提供了十分珍貴的文物資料,也為熱衷於古代文化的天柱山遊客提供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遊覽點。
遺址
薛家崗古文化遺址坐落在潛河邊上,高出附近農田3-7米,為一橢圓形台地,總面積約有六萬多平方米。在已經開挖過的一千多平方米方塘中,人們從土質結構上可以看到五個自然層。第一層為耕土層,第二層為唐、宋文化層,第三層為殷商文化層,第四、五層為新石器文化層。從四、五層疊壓關係和隨葬品的組合變化來看,新石器時期的潛山人,已經脫離了原始人群的流浪生活,逐漸走向定居,並且創造了相當進步的生活、生產用具。
從已經出土的一千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來看,其石器大都經過通體精磨,刃部非常鋒利。有一把石挫,光澤晶瑩,可以照見人影。尤其是石刀,有一、三、五、七、九等奇數刀孔,更屬國內罕見。石器有盆、碗、壺、杯等,大都為當時人民的生活用品。陶器尤為精美,有泥質和夾砂兩種,外表為素麵磨光,少數有弦紋、刻劃紋、針刺紋、堆紋等。折腹壺、雞冠耳手碗等,形式多樣,製作甚為精細。
遺址還出土了大量陶球,其中最大直徑9厘米,最小直徑1.8厘米,表面有孔眼1-36個不等。球內裝有小陶丸,搖之有聲,清脆悅耳,球面以相互交錯的針刺紋為裝飾,大球鏤有十四個對稱圓孔,內有七個小丸,亦搖之有聲。這些珍貴的陶器,告訴了人們,早期的潛山人已經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藝。有研究者認為,這種陶球是一種原始的“樂器”。
出土的玉器多為裝飾品。有玲成剔透的玉環、玉管、玉瓊等。在這些豐富多彩的器物中,以孔眼石刀上的紅色花果圖案最具有代表性。它構圖嚴謹、線條勻稱,布局優美,是薛崗氏族特有的器物。
在第三層中出土了許多具有殷商時代特徵的青銅器,如箭鐮等,為研究安徽省及長江北岸青銅器文化造型藝術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致於唐、宋時期的文物就更多了,有唐朝的磚、瓦、當,宋代的瓶、碗、紡錘等許多生活用品,這說明此時的潛山人己具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產技能,這些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經過整理分類,有的放在省博物館保存,有的在潛山文物所陳列室內展出,供遊人參觀。
這裡三面臨水、一面靠山,在此定居,既便於飲水、耕作、養殖,也便於上山避災。這一具有獨特環境的定居點,被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命名為“薛家崗文化”,被安徽省政府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為我國研究新石器時代人類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活和生產活動之狀況,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此外,在潛山縣城內的天寧寨,亦發現了一處新的古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證明,在五六千年前,己有另外一個氏族,在潛山定居了。
保護
薛家崗古文化遺址保護項目總投資達3400萬元,將分三期進行實施。第一期工程總投資340萬元,主要對遺址進行本體保護,治理湖泊、修築護坡、護欄、步行便道以及管理工作用房等。一期工程將在2010年上半年結束,二、三期工程則將結合遺址公園建設和天柱山天然景觀開發旅遊項目,如模擬原始社會人類生存、生活實景等。據悉,整個工程耗時15年,屆時,沉寂5000年的薛家崗遺址將重現原貌。
薛家崗遺址位於安徽潛山縣王河鎮,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自1979年開始,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廣州中山大學古人類學系先後6次對潛山薛家崗遺址進行發掘,出土文物3000多件。在這些出土文物中,尤以石鏟和奇數多孔石刀等石器最具特色,其孔眼周圍繪有花果形圖案,極為罕見;其中一把13孔石刀,不僅在國內首次發現,在世界考古史上也絕無僅有。
經測定,薛家崗遺址距今5000多年,因其延續時間長、分布範圍廣、文化層堆積厚,遺蹟遺物豐富和文化內涵深邃,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遠古文化--薛家崗文化的典型代表,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薛家崗文化也是安徽唯一自成系統的部族文化,在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