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嗩吶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由波斯傳入,在新疆西晉時期的克孜爾石窟寺的壁畫中有嗩吶演奏的繪畫,最晚在16世紀在中國的民間流傳,明清以來民間經常使用。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成圓椎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稱作碗的喇叭口。
基本內容
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這眾多的流派逐漸形成了三個大的派別,分別為西南路、中路和北路,以薛城、滕州、嶧城為中心的稱中路,其風格以平和穩健,含蓄深沉見長,藝人們稱為“平派”又稱“憨派”。據中國音樂學院博士劉勇先生考證,我們魯南嗩吶主要分為木桿和銅桿,薛城就是銅桿嗩吶的發源地。“平派”所使用的主要是銅桿嗩吶,它是由銅皮製作而成,桿長25厘米左右,銅碗直徑約6厘米,桿下端的圓筒直徑2厘米左右,哨片多用秋天的蘆葦中未發出的葦纓製作。銅桿嗩吶音色飽滿高亢、清脆亮麗,富有穿透力,具有錚錚金屬之聲。它的音域飽含兩個八度,可分別演奏五個調,即:平調、雅調、越調、五字調、凡調,其演奏技法除常用的吐音、滑音、花舌、指花、顫音及吞、吐、墊、打、磨、壓外,還有舌沖音、氣拱音、反彈音、氣唇同顫音、指氣同顫音、三弦音、蕭音以及循環換氣(長時間吹氣不斷)等。由於銅桿嗩吶吹奏時比木桿嗩吶較有更高難度,吹奏者主要根據“吞、吐、柔、磨”音的熟練來掌握髮音,又根據雅調(MI)、平調(RE)、凡調(SOL)、越調(LA)、五字調(DO)等五調子規定了相應的曲目,而形成了其“平派”的特別風格。銅桿嗩吶曲目主要有:《十樣景》、《清河令》、《柳青娘》、《一江風》、《集賢賓》、《五六五》等;獨立使用銅桿的曲目有:《採茶歌》、《柳金子》。
嗩吶,最初是勞動人民用來自娛自樂的,後來,一些貧苦農民為生活所迫,才逐漸以吹奏這些樂器為業,專門為民間的婚喪嫁娶服務,並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融進了一些地方特色的小調和俚曲,形成了自己的流派,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演練,到清初已十分盛行,民間的紅白喜事,均離不開嗩吶來烘托氛圍。主要演奏曲目主要有《柳金子》、《集賢賓》、《採茶歌》、《慶賀令》、《十樣景》、《將軍令》、《一枝花》、《大開門》、《百鳥朝鳳》。根據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的《中國嗩吶藝術研究》,早在清代,嗩吶音樂已經是雅俗共賞了。
近幾年,嗩吶藝人們創作的一些曲目,融入了對當地人民生活和民俗的真實感受,具有更強的感染力和更高的欣賞價值。銅桿嗩吶的主要代表人有:王正元、劉慶榮和崔懷義、崔常永父子等。只用銅桿嗩吶演奏的曲目有《柳金子》、《採茶歌》。銅桿嗩吶吹奏最初在薛城一帶頗為流行,以薛城為中心,先後傳到了滕縣、嶧縣、韓莊、微山等地,特別是至今在民間葬禮靈棚祭奠時必須用木桿和銅桿兩種嗩吶吹奏的習俗仍未改變。目前活躍在薛城區的嗩吶班子大小70多個。
所屬區域地理環境
薛城,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區屬於黃淮衝擊平原的一部分,地理條件優越,交通方便。薛城古稱薛國,北臨“儒家聖地”曲阜,南依古今名城徐州,東近天然良港日照,西瀕黃金水道微山湖,是棗莊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縱貫南北,郯薛路從中穿過,交通便利,氣候溫和。
主要器具
嗩吶(包括銅桿、木桿、二胡、笙、銅鼓、長號、小號、電子琴及其它音響設備)
主要特徵
薛城是銅桿嗩吶的發源地。由於銅桿嗩吶吹奏時比木桿嗩吶較有更高難度,吹奏者主要根據“吞、吐、柔、”音的熟練來掌握髮音,又根據雅調(MI)、平調(RE)、凡調(SOL)、越調(LA)、五字調(DO)等五調子規定了相應的曲目。音色高吭明亮,吹奏技巧豐富多采,能吹奏滑音、操音、笑音、花舌音、變色音等重要價值。
薛城嗩吶風格獨特,質樸豪放、高亢激昂,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得到廣大民眾喜愛,這種民間藝術,經過文化工作者的長期挖掘、整理和推廣,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由婚、喪、嫁、娶中的演奏,逐步擴展為大型節目聯歡,開業慶典,參軍升學、豐收喜慶等場合的演奏,為豐富城鄉文化生活,滿足民眾文化需求,起到一定的作用,現有實用價值,又有市場經濟價值,充分顯示出勞動人民的才智,對繼承發揚傳統美德,增強社會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歷史淵源
嗩吶是我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一種吹管樂器。他源於金元時期的波斯,唐代以前由阿拉伯傳入我國,因其發音爽朗豪放,高亢嘹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而成為深受廣大人民民眾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被廣泛套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演奏。嗩吶在明洪武年間隨移民的遷徙傳入山東一帶。明朝中葉以前,嗩吶就在山東的魯南地區相當流行了,在薛城就主要形成了以銅桿為主的“平派”嗩吶演奏風格。
薛城長年活躍於民間的有代表性的嗩吶藝人有張宗石、劉慶榮、尤廣武、顧克雨等40餘名。據老藝人說嗩吶在薛城也延續了一百五十多年了,除張家班外,薛城還有魏家班、劉家班、顧家班等等。由於嗩吶的音色高吭明亮,吹奏技巧豐富多采,能吹奏滑音、操音、笑音、花舌音、變色音等,在各種歡慶的活動中,以及民間遊藝活動中都少不了嗩吶的演奏。
相關作品
銅桿嗩吶曲目主要有:《十樣景》、《清河令》、《柳青娘》、《一江風》、《祭賢賓》、《五六五》;獨立使用銅桿的曲目有:《採茶歌》、《柳金子》。木桿嗩吶有:《拷紅》、《朝陽溝》、《喝面汁》、《山村來了售貨員》、《紅梅贊》等,成為薛城地區嗩吶藝人的長期保留曲目。《十樣景》等各種曲目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山東卷。1986年張宗石把多年演奏的嗩吶曲譜整理後,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嗩吶專集》。1987年劉慶榮應中國演出公司之邀,在北京中國大劇院灌制個人演奏唱片和磁帶20餘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