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乾薑(炮)1兩,建茶1兩。【製法】上以烏梅取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休息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六
中藥方劑之姜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薑茶丸出自醫藥典籍《朱氏集驗方》卷六 ,用於休息痢。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黃連丸對於治療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山楂1兩,神曲1兩,青皮5錢,...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用藥禁忌: (《醫方類聚》卷二十四引《施圓端效方》。 《醫方類聚》卷二十四引《施圓端效方》。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附姜煨狗肉:菜譜。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附子參姜地黃茶是一種以人參、乾薑、生地為原料製作的可以治療胃脘隱痛,嘈雜吞酸,時時乾嘔的藥物。
參姜地黃茶介紹 藥茶按語決明子原產熱帶美洲,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偶數羽狀複葉,夏天開花,花蕾黃色。莢果呈長角狀,略有四棱,決明子丸主治風熱上沖眼目,或外受風邪,眼目疼痛,視物不明。
概述 不同用途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決明子丸 《證治準繩·類方》卷七:決明子丸化痰丸,處方藥劑,用於快脾順氣,化痰消食。主治痰濕食積內阻,咳嗽氣喘,胸膈脹悶。痰飲。久喘或作或止者。酒食生痰,胸膈滿悶,五更咳嗽。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藥茶即茶劑,是指以含有茶或不含茶的藥物經加工而成的製劑,在套用時多採取沸水浸泡取汁服或加水煎汁服,可隨時代茶飲而起到治療作用。
簡介 現代特色 具體功效 藥用成份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