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如雲洞岩上有一處“踏起青雲”石刻,為“乾隆癸未(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薌江林編”所書。光緒七年,(1881年)刊行的《北溪全集》(“北溪先生”陳淳的文集)署名“薌江鄭圭海安國氏重刊”(鄭為南鄉下半林人)。民國初年王履亨(人稱王鹹師)校訂王化的《甲戌蒙難遺稿》署名“薌江宗敬氏校編”。陳林松稱《題百川學海堂雜記》的作者胡君湘為“薌江舊詞客”。民國十三年(1924年)創辦“薌江女子師範學校”。從許多例子皆可看出,自明清以至近代,“薌江”已成為漳州城(包括四鄉)的代稱了。
無疑,“薌江”在漳州城附近,而起初只指九龍江北溪中的一段,址在浦南與磁窯(扶搖)以東之間。在明朝初年,那裡已經有一個書院以“薌江”命名。明嘉靖《龍溪縣誌》載:“薌江書院,在縣東北二十三、四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初,知府錢古訓、知縣劉孟雄因里人楊彥章、洪乾請建。”清乾隆《龍溪縣誌》更明確指明“薌江書院”的具體地點在翰林社(即今龍海市步文鎮內林村)。該村在九龍江北溪東岸,在其北面不遠處有“古香洲渡”,又寫作薌洲渡。“薌”,在古書指五穀的香氣,也指用以調味的香草,“薌”通“香”字,所以明嘉靖《龍溪縣誌》寫作“薌洲渡”的,清乾隆《龍溪縣誌》寫作“香洲渡”,《讀史方輿紀要》寫作“香洲渡”而註明“香一作薌”。
至現代,由於“薌江”被廣泛用以代稱漳州城,凡九龍江北溪、西溪之流經漳州城附近的段落都被認為是“薌江”,如三十年代龍溪中學校長王秀南所作校歌有“薌水滔滔”之句,屬於此類。
由於“薌江”早巳成為漳州城的代稱,在1985年龍溪地區改為漳州市,原來縣級的漳州市就改為“薌城區”了。“薌城”可以作為“薌城區”的簡稱,也可以專指漳州城區。
地理環境
薌城區,位於福建省南部九龍江西溪、北溪夾峙的漳州平原。距廈門50公里, 離省會福州320公里。東南與龍海市相聯,西和南靖縣接壤,東北同長泰縣隔九龍江北溪相望,北及華安縣毗鄰,鷹廈鐵路漳州支線、漳汕鐵路、319國道、324國道,廈漳高速公路過境。區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系博平嶺東翼余脈,屬侏羅系南園組火山岩組成的山地丘陵。最高峰天寶山的三尖峰,海拔高度928.8米,與五鳳(峰)山(775米)、金沙大嶺(574.6米)連綿形成天然屏障。東南地勢平坦。九龍江西溪與北溪夾峙區境而過,形成沖積平原。區境南北長25.l公里,東西寬23.4公里。山地50.33平方公里,占19.02%;丘陵125.76平方公里,占47.53%;平地84.59平方公里,占31.97%;低洼地3.91平方公里,占1.48%。全年日照2060小時,無霜期為330天~319天,年平均氣溫21.1℃。全年雨量1450毫米~1612毫米左右,平均相對濕度79%,適宜發展熱帶、亞熱帶作物。
資源情況
薌城區,1.3億立方米,為工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土壤資源主要是水稻土、磚紅壤性紅壤、紅壤和沖積土4大土類、13個亞類,土壤肥力屬中等水平。由於氣候適宜,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
存有南亞熱帶雨林、亞熱帶針葉林、落葉闊葉林、亞熱帶灌叢、亞熱帶草叢、竹林和沼澤水生植物等7個基本類型。苔蘚植物51科81種,藻類植物14科20屬23種。裸子植物5科5屬12種,被子植物104科311屬454種。野生動物有獸類7目19科31種;飛禽類有11目31科67種。水生動物中魚類15科44屬47種;兩棲類有13種;爬行類9科28種。礦藏有建築用花崗岩、磚瓦粘土、高嶺土、河砂、泥煤、耐火粘土、天然礦泉水、地熱等。特別是地下熱水分布城鄉,資源儲存量達15063×1515千卡,相當21518.39萬噸標準煤,可用於發展健身休閒產業。
主要景點
南山寺
薌城區南山寺
市區九龍江南畔的丹霞山麓,為漳州八大名勝之一,是聞名海內外的佛教大寺院。據《龍溪縣誌·古蹟》記載,它原名“報劬崇福禪寺”,是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太子太傅陳邕所建,至明朝才改稱南山寺。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地處漳州的市中心,是老年人健身、休閒、娛樂的主要場所,是展現漳州市井風情的重要視窗。中山公園東側的小山丘是公園中唯一的高地,山丘上有一座很有歷史價值的漳州解放紀念亭,在亭中休憩的人絡繹不絕。中山公園東大門的噴水池建於20世紀90年代。
歷史人文
彭沖
陳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