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藍田君紀念碑

薄藍田君紀念碑

薄藍田君紀念碑是湖北境內第一座西洋式紀念碑,是長江三峽第一座外國人紀念碑,是三峽庫區第一座因蓄水搬遷的紀念碑。

基本信息

簡介

薄藍田君紀念碑是湖北境內第一座西洋式紀念碑,是長江三峽第一座外國人紀念碑,是三峽庫區第一座因蓄水搬遷的紀念碑。

人物生平

薄藍田君紀念碑薄藍田君紀念碑

石碑紀念的主人名叫薄藍田(又譯蒲蘭田),英國藍林廣鎮人,1866年生人,川江駕船航行先驅。清代光緒年間,薄藍田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冒險行船來到三峽。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34歲的薄藍田駕駛載重3100噸的“肇通”號汽船抵達重慶,首開大型輪船行航三峽之先河。此前,僅有薄藍田的同胞英國人立德羅有過小小嘗試,駕駛載重7噸的“利川”號小輪,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從宜昌出發,搖搖擺擺試航到達重慶。薄藍田的冒險首航成功,無疑為中外航業人士壯膽提氣。此後,英、日、法三國四大輪船公司及中國“招商局”商船接踵而至,自此輪船轟鳴聲和汽笛聲響徹三峽。
民國元年(1912),重慶海關聘請薄藍田任長江上游巡江工司,薄藍田新官上任就主持修建川江導航設施,制定《川江行輪免碰章程》,開辦川江領航培訓學校,親自教授並主考輪船駕駛,相繼培養出一批有正式執照的川江領江。1915年,薄藍田首先在峽江天險秭歸新灘(今秭歸縣屈原鎮)的龍馬溪口修建了一座信號台,用標桿信號給過往船隻引航,此後陸續在三峽建成28處信號站、7隻標誌船、53處各形指向標、12處水位標尺。
薄藍田不遠萬里來到三峽,一心撲在川江航業崗位上,連續工作長達28年,告老還鄉回英國時,不幸遇海上風暴卒於途中,遇難時年僅55歲。其朋友和有志振興長江上段航業諸人士“為其立碑於新灘寺大嶺上”。紀念碑採用花崗岩石,實心,兩層梯形底座,碑身為逐漸收分的四方形錐體,高12.3米,底座邊長4.89米,碑文分別用中、英文鑿刻。碑文:“薄藍田君英國籍,藍林廣鎮人,中國海關任以巡江工司之職。清光緒二十六年長江上段第一次航行汽船可駕駛者即君也。該君生於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民國十年初乘船過海返國,一月十九日瘁於途中。次君之尊友及有志振興長江上段航業,諸人感君、思君勤勞,錄金剛石以志不忘。中華民國十一年十二月。”自此,這座石碑成為西陵峽新灘古鎮上一個景致,也是三峽航運史上一處重要的歷史古蹟。

重建

2002年6月,三峽工程二期蓄水135米水位線內清理搬遷全面展開,薄藍田紀念碑正處在淹沒線內。經請示上級批准,當地政府和移民遷建部門投資12萬元,按照“保持原貌”的總體要求,將薄藍田紀念碑拆遷至屈原鎮新集鎮前山坡原樣復建,共編號吊裝碑石114塊,重達171噸,完成基礎及碑內砼380立方米,整個搬遷復建工程用時200天,於2003年1月18日竣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