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懷奇

薄懷奇(1912—2000),山西五台縣東冶鎮人。1912年11月生。父親是中學教師。薄懷奇1933年入讀北京大學歷史系,1934年參加革命工作,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7月畢業後回山西,其時山西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形成,出現“犧盟會”、“決死隊”等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眾組織和人民武裝。

簡介

薄懷奇(1912—2000),山西五台縣東冶鎮人。1912年11月生。父親是中學教師。薄懷奇1933年入讀北京大學歷史系,1934年參加革命工作,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7月畢業後回山西,其時山西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形成,出現“犧盟會”、“決死隊”等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眾組織和人民武裝。薄懷奇先後任“犧盟會”曲沃中心區委抗先總隊委員、決死三縱隊政治部民運科科長兼民族革命大學教官。1938年10月任山西高平縣縣長,在任期間積極宣傳抗日,號召全縣百姓擁軍參軍、捐糧捐款,支援抗日前線,人稱他為“犧盟縣長”。次年底,反動軍閥企圖消滅犧盟會和決死隊,薄懷奇帶領犧盟會骨幹撤出太南,轉戰敵後。1940年6月,薄懷奇任太行第二中學教務主任、太行專署科長。1945年8月,任北方大學行政學院主任。1947年12月,任南下大別山幹部大隊副政委,次年9月任鄂豫公學教育長。1949年3月任湖北省教育廳處長、教育學院副院長。1953年1月任湖北省教育廳副廳長。1956年1月任湖北省高教廳廳長。1961年11月任中共中南局宣傳部副部長。1964年2月至“文革”初,任中共廣州市委書記(時設有第一書記)、常委。“文革”初期,被下放粵北幹校,1972年才回廣州。1981年10月至1988年6月,任廣州市第七、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85年起兼任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並任《廣州市志·人物誌》指導小組組長。1990年12月離休。離休後仍任《廣州市志》主審。

經歷

薄懷奇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緊密聯繫民眾,平易近人。他長期擔任文化教育部門的領導,正確執行知識分子政策,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反右”期間,他在湖北高教廳任廳長時,不肯隨便按比例劃“右派”。“四清”運動時,他是中共廣州市委抓文教工作的書記,有人反映羊城話劇團“政治上爛掉”,他不偏聽偏信,帶著工作隊進駐羊城話劇團摸底調查,為該團澄清真相;又在團中狠抓業務建設,大膽使用業務骨幹,演出反映抗洪鬥爭的大型話劇《東江人》。後來人們說是薄懷奇保護、挽救了羊城話劇團。“文化大革命”初期薄懷奇被批判,但他仍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來要求自己,從不對民眾有怨言,堅信歷史是公正的。他在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負責領導工作期間,對分管的教科文工作積極負責,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對代表的議案、建議處理情況經常進行檢查督促,積極參加有關的社會活動。擔任廣州市地方志編委會常務副主任後,一絲不苟地抓好編修廣州地方志工作。從機構建設、人員配備、經費落實等方面均親自過問,切實解決修志機構的困難,為創立廣州市的新方誌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十多年間,他克服年高多病的困難,對首屆《廣州市志》的篇目結構、志稿評議及最後審定,均親力親為;對廣州市屬區縣修志也一直精心指導。2000年12月24日於廣州病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