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城八景

蕭城八景

蕭縣又名蕭城、蕭邑,古有蕭城八景,及仙台棋勢(層台仙跡)、賢洞書聲、汴流曉渡、眢井春耕、龍潭皎月、鳳嶺卿雲、天棗奇芳、神鍾怪跡。今有新蕭城八景,及蕭縣城隍廟、聖泉寺(鳳山森林公園)、皇藏峪、永堌古鎮、蔡窪(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蕭縣孔廟(蕭縣博物館)、蕭縣黃河故道(黃河故道濕地自然保護區)、車牛返(中國百孝文化園)。

主要景點

古蕭城八景

蕭縣又名蕭城、蕭邑,古有蕭城八景,及仙台棋勢、賢洞書聲、汴流曉渡、眢井春耕、龍潭皎月、鳳嶺卿雲、天棗奇芳、神鍾怪跡。

仙台棋勢

(舊志)三仙石台,可為廣坐。昔有人入山者,聞棋聲丁丁,不知其處。循聲跡之,見二人坐石上,落子方酣。一人袖手作局外觀。近即之,遂不復見。古所稱爛柯仙人,此其流亞歟?

賢洞書聲

(舊志)聖泉山半有洞,昔人夜過其下,往往聞讀書聲出林嶂間。琅琅可聽,若二人答和者。

汴流曉渡

(舊志)汴河在蕭城舊城東,相傳漢末有仙人渡。每當晨霧熹微時,有人呼渡者,一老叟即棹船渡之,登岸回視,茫然不見。

眢井春耕

(舊志)眢井在舊城東,俗呼八角琉璃井。偶有人俯窺井底,聞叱牛聲,隱約見有人耕田於下者。

龍潭皎月

(一統志)龍潭在縣東南五十里,源出龍岡山,匯而成潭。(通志)其水瑩澈,皎潔如月。土人稱為龍潭皎月。(舊志)寒潭澄碧,澈底空明,月影照之,光為所奪。唯中秋夜,潭中乃見月色。

鳳嶺卿雲

(通志)明山一名彩鳳山,山半有穴,天將雨輒出雲霧。(府志)明山山半有穴,俗稱虛窟,其深莫測。

天棗奇芳

(《涌幢小品》)天棗在蕭縣天門寺,春時吐華,結實如酸棗,可食。每四月七日,其實皆熟,次日遂空。

神鍾怪跡

(舊志)鍾跫溝在縣東南八十里,元末民家治地,見二巨鍾,紐斷至數段。尋復如初,瘞之土中。明日復露,忽聞鳴聲如雷,跫行十餘里,過即成溝。入黃河中,噴水高丈余。順流至徐州,張士誠守將某禱留弗獲。適二女僧過,咒之,留其一。其一順流而下,不知所往。

新蕭城八景

蕭縣風光 蕭縣風光

新蕭城八景,及蕭縣城隍廟、聖泉寺(鳳山森林公園) 、皇藏峪、永堌古鎮、蔡窪(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蕭縣孔廟(蕭縣博物館)、蕭縣黃河故道(黃河故道濕地自然保護區)、車牛返(中國百孝文化園)。。

皇藏峪

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原名黃桑峪。漢高祖劉邦稱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於此,故改名皇藏峪。皇藏峪位於蕭縣城區東南30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

聖泉寺

聖泉寺,蕭邑八景之一。位於安徽省蕭縣龍城鎮西北1.5公里的陡山口北坡,始建於北宋年間,鄉賢竇師道在此隱居,並修築拱翠堂,明清時期亦有修擴,歷來是遊人雅士流連之地。距今(2015年)已800餘年歷史。有房舍30餘間,寺依山勢,殿庭門廊,頗為壯觀。因寺旁有一泉曰“聖泉”而得名。

永堌古鎮

永堌水庫位於蕭縣永堌鎮。經過50多年的歷程,這裡已發展成為集防洪、水利發電、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及教育於一體的旅遊勝地,是國家水利風景區。

車牛返

“鞭打蘆花車牛返”簡稱車牛返,是2700多年的古村,系全國最長的村莊地名,位於安徽省蕭縣西南約10公里處,五洞山的南麓,隸屬杜樓鎮孟窯行政村。全村共有23個姓氏,人口大約950人左右。古村內現存歷史遺址遺蹟20餘處,現有完好的百年古井2口、古石橋2座、閔子騫覆車古道1處、四賢祠遺址1處、古泉3處、百年古樹30餘棵等。其中“鞭打蘆花處”和“千佛禪寺”是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蕭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座落在安徽省蕭縣丁里鎮蔡凹村,舊址的主體建築位於蔡凹村中心的楊家台子,為清末古建築群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是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重點景區之一。

黃河故道濕地公園

蕭縣黃河故道濕地公園是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屬河流型濕地。黃河自南宋建炎二年決口(1128年南遷,到清鹹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北徙,歷經蕭縣720餘年。黃河改道北去後,流下了高出地面5-9米,寬4-10公里的古道,即為現今所見的黃河故道或故(廢)黃河。在蕭縣境內長48公里,集水面積181.2平方公里,富水期曾達近400平方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