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記載,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遼國雄才大略的蕭太后攝政,揮兵南指,牧馬中原,為了和兵臨澶淵的宋軍對峙,在故道邊築土成以屯大兵。相傳此城是遼兵用頭盔裝土,一夜夯成,故俗稱“盔安城”。城內挖出七十二眼“飲馬井”,築起東西兩座點將台。但在交戰中,遼軍先鋒大將,蕭太后之弟蕭撻被宋軍用“床子弩”射死,銳氣大挫。蕭太后見取勝無望,便和宋訂立了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約定兩國君主“兄弟相稱”,永不再戰,最後結束了宋遼之間的長期戰爭,遼軍班師,蕭城遂廢。
清代康熙年間的著名地理學家顧祖禹,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成書的地理著作《讀史方輿紀要》中記載:“歇馬城在縣東南七里,相傳宋景德初,契丹軍至澶淵,其母蕭太后嘗引軍駐此城,因以名。又縣有蕭城,相傳亦契丹蕭後所築。“
199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派考察隊來蕭城,進行了兩個月的勘探發掘,取得了一批成果。專家們評價:“蕭城遺址”“規模之宏大,保存之完好,長城以南,首屈一指”。
文物遺存
雖歷經千年滄桑,仍保存有比較明顯的城牆輪廓,夯層仍然清晰可辨,是現存不多的遼代城池,城中還有多處歷史古蹟,因而有著很高的考古與研究價值。蕭城南與黃河故道毗鄰,北距舊館陶縣城(現北陶鎮)二點五公里,西臨彰衛河,東與清淵故城(現清鎮)相望。
古城址遺蹟尚存點將台、箭樓、城門樓、磨盤洞、烽火台、飲馬井及蕭太后殺降斬俘的“萬人坑”遺址等,是宋遼簽訂“澶淵之盟”的重要歷史見證。
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蕭城呈正方形,周長為10華里,總面積169萬平方米;城牆土築夯砸,每層厚十三公分,四角和城門有箭樓及城門樓。“蕭城曉煙”為舊時館陶縣八景之一。
遺址保護
2013年5月,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蕭城遺址躋身其中,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加強這處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冠縣也作出新規劃,整個規劃面積近200萬平米,主要建設內容:契丹古風區,包括契丹馬場、點將台、兵車道等景點修建;蕭城城牆區,包括城牆、四門、護城壕、烽火台等景點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