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洗凡

1912年,南京政府委胡瑛任山東都督,蔣洗凡任秘書長。 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與其他革命團體在北京聯合組成國民黨,山東支部隨即成立。 1915年3月25日,蔣洗凡患猩紅熱逝世。

人物生平

蔣衍升,字錫藩,又字洗凡,博山縣(今博山區)大街報恩寺村人。
十餘歲中秀才,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同徐寶田、張季元等人創辦公立高等國小堂,開博山新學之始。同年,考入山東省師範學堂,後被選送日本留學,就讀於弘文學院,次轉入明治大學法政專科。
赴日不久,聽到帝國主義要瓜分中國的訊息,刺指血書“不清中原,有如此血”。與徐鏡心、丁惟汾、謝鴻燾等10餘名山東留日學生一起參加孫中山在東京創立的同盟會,1906年,同盟會山東分會創辦《晨鐘》周刊,他任主編,宣傳孫中山反清抗清救國救民的革命主張,痛斥清廷貪官酷吏的罪惡。爾後,《晨鐘》周刊秘密傳入國內,對革命產生影響。

同盟會經歷

1911年1月,同盟會推選蔣洗凡等6人為全國總代表,回國組織模範體操團,總部設在上海,蔣洗凡主持總部工作,聯絡各省以為策應。
1912年,南京政府委胡瑛任山東都督,蔣洗凡任秘書長。他在煙臺組織都督府,並創辦《東亞日報》,自作總編輯,宣傳民主共和。
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與其他革命團體在北京聯合組成國民黨,山東支部隨即成立。蔣洗凡任山東支部稽勛局局長,嗣後被選為支部部長,並任省議會議員,又被選為議長候選人。
1913年,袁世凱竊國,獨裁專制,暗殺國民黨人,蔣洗凡告慰全省國民黨人不要以小不忍而亂大謀,保存力量,以利後圖。之後,返回博山。
1914年10月,日本侵略軍占領膠濟路,紛集博山。蔣洗凡代表鄉人與其談判。

病逝

1915年3月25日,蔣洗凡患猩紅熱逝世。年34歲。

年表

蔣衍升字錫藩,又字洗凡。
1881年出生在博山縣(今淄博市博山區)報恩寺村。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同徐寶田、張季元等人在蔣家田產北亭子創辦公立高等國小堂,開博山新學之始。
1905年考入山東省師範學堂,後被選送日本留學,就讀於弘文學院與黃興,胡漢民成為校友。赴日不久,他聽到帝國主義要瓜分中國的訊息,刺指血書“不清中原,有如此血” 。
1905年8月20日與徐鏡心、丁惟汾、謝鴻燾等10餘名山東留日學生一起參加孫中山在東京創立的同盟會。並與孫中山,黃興,唐紹儀,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等合影留念。
1906年轉入明治大學法政專科,同學丁惟汾
1906年,同盟會山東分會創辦《晨鐘》周刊,他任主編,丁惟紛任發行,宣傳孫中山反清抗清救國救民的革命主張,痛斥清廷貪官酷吏的罪惡。爾後,《晨鐘》周刊秘密傳入國內,對民主革命產生影響。<晨鐘>後成為北方革命黨人的主要刊物,國民黨北方領導人丁惟汾,共產黨北方領導人李大釗都曾主編。
1911年1月(宣統二年十二月),同盟會擬召開軍民會議號於國人,推選蔣洗凡等6人為全國總代表回國組織模範體操團, 為推翻清王朝訓練骨幹。實為聯絡各省、互相策應之革命機關。其總部設在上海,蔣衍升主持總部工作,
1911年4月23日,留日學生代表傅夢家、蔣洗凡二人由日本抵達上海。在上海發動地方各界革命力量創建的中國國民總會,最終促成上海起義。
1911年,蔣洗凡 在未填表南社社員名單中,並介紹176號傅夢豪入南社,南社是辛亥革命的文化陣地,由柳亞子創立,同盟會中的大多數早期會員都是南社的重要成員。
1911年11月3日武昌起義後,蔣洗凡、王鴻一、徐子鑒,叢官珠等,多次向山東巡撫孫寶琦宣傳革命道理,促其宣布獨立。巡撫孫寶琦在13日宣布獨立。但是,時隔幾天,孫卻反悔,於27日取消獨立,並大肆屠殺革命黨人。此時同盟會山東分會推舉蔣洗凡為代表赴上海與滬督陳其美計畫軍事並約為應援,以達促使山東獨立之目的。不久,山東煙臺黨人起義,成立軍政府。
1912年南京政府委湘人胡瑛(經武)任魯督,先由杜潛代理,蔣洗凡為秘書長。洗凡先二杜潛到煙臺組織都督府,運籌一切,策應各方,並創辦《東亞日報》自任總編輯,宣傳民主共和。杜潛抵煙臺後,軍事、民政多與洗凡籌商,社會秩序井然,市肆無驚。開府不久,奸商對禁止鴉片不滿,便買通清廷降將虞克昌發難,圍困都督府,逼迫杜潛辭職。杜離煙臺避登州(今蓬萊)。市民惶惑焦慮,素知洗凡寬厚愛人,攀轅挽留。虞克昌為欺騙民眾,穩定局勢,也挽留洗凡。不久,胡瑛至煙臺平息叛亂,洗凡仍任秘書長。
1912年4月14日同盟會活動由秘密轉為公開,是日在濟南公開成立“同盟會山東支部”,選舉蔣洗凡為會長。領導人還有徐鏡心、劉冠三、丁惟汾等。
1912年4月17日山東省臨時參議會在濟南成立,張映竹(子安)被推舉為議長,王訥(墨仙)、劉冠三(恩錫)為副議長。(張映竹的入黨介紹人就是蔣洗凡)
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與其他革命團體在北京聯合組成國民黨,山東支部隨即成立。蔣衍升任山東支部稽勛局局長,嗣後被選為支部部長,並任省議會議員。又被選為議長候選人。
1912年9月28日,孫中山先生在視察膠濟鐵路期間,孫中山就在山東省同盟會支部理事徐鏡心、劉冠三和蔣洗凡等人的陪同下,乘火車來到了青島。並在青島火車站留影。
1912年9月30日孫中山在山東省同盟會支部理事徐鏡心、劉冠三和蔣洗凡等人的陪同下,爬了嶗山,在嶗頂留影。照片的一位女士當時宋靄齡。10月1日離開青島。
1913年,蔣洗凡與同盟會員劉冠三、於明信、鞠承穎、王祝晨,王訥、高彭年等人創辦濟南正誼中學。
1913年,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大總統職位,實行獨裁專治,暗殺國民黨人,
至11月3日宣布解散國民黨。11月7日,山東都督靳雲鵬突然派騎、步兵包圍省黨部、勒令解散。蔣洗凡面對危局,從容鎮定,處事如常,使黨部人員免遭屠虜。翌日,他印發通啟,告慰全省國民黨人不要以小不忍而亂大謀,保存力量,以利後圖。之後,他返回博山。
1914年10月,日本侵略軍占領膠濟鐵路,紛集博山。為維護民族尊嚴,確保家鄉民眾安全,蔣洗凡代表鄉人與日軍談判,使日軍的侵略行徑有所收斂。
蔣衍升回博山後,重新過普通百姓生活。1915年山東黨人徐鏡心被袁世凱殺害,山東都督靳雲鵬多次派人偵伺蔣衍升的行為,由於博山縣縣長丁惟椽的維護,使他幸免於難。後蔣衍升參與了續修博山縣誌之事,以躲避袁世凱派遣特務的搜捕。
1915年2月10日,他不幸患猩紅熱病,未經治療逝世。(經考證猩紅熱多發生於兒童,所以蔣洗凡的死甚是蹊蹺,畢竟有3群人都希望蔣洗凡死,他們是滿清遺臣,袁賊叛逆,還有日本人)
洗凡先生兄弟三人,二弟在先生病中探視,也被染上猩紅熱,回家先逝於洗凡。三弟蔣衍麟,字敦魯,系早期中共黨員,有女名杏春,適林森侄子林祥光。洗凡先生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均患猩紅熱亡故。洗凡妻博山徐氏不信傳染病之說,在夫、子、女患病去世之後,竟無恙。隨小叔、弟媳度日,以種菜、收取微量房租為生計,活到70多歲。
1936年,由國民黨元老丁惟汾、張繼、戴季陶等人,提經國民黨中央黨部常務會議通過,送請國民政府明令褒揚。
蔣洗凡墓 原在博山區山頭南神頭莊,後遷至博山區域城鎮閻家樓村。有濰縣人陳浣立並書的墓碑。碑文:“締結民國志士蔣君洗凡墓道”,原有護碑亭。“文化大革命”中墓被平,碑亭被砸碎,僅墓跡可尋。
1936年5月,為紀念博山籍同盟會會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驅蔣洗凡,由高秉坊,李毓萬提議改名為“博山縣私立洗凡中學”即後來的淄博第一中學。
1997年,蔣洗凡及家族墓地公布為淄博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以蔣洗凡故居為主體的大街古民居公布為淄博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博山世紀廣場建成,四大名人雕像之一-蔣洗凡像,由博山著名工藝美術大師蔣衍山設計完成。
2006年,博山區政府為了突出爐神廟,將蔣洗凡家族的蔣家祠堂,拆除、異地重建,並邀請曲阜建築設計院實地測量,並在爐神廟北面重新修建蔣家祠堂,博山房產局明確表示新建建築就是蔣家祠堂。
2008年,完工後的蔣家祠堂,卻被博山區房產局出租用做酒店,對此蔣家族人非常憤慨,原定是要以蔣家祠堂為主體,並創建革命志士蔣洗凡紀念館的,結果地方政府的胡作非為,使得600多年歷史的蔣家祠堂失去了它本來的面目,此情此景讓我們如何面對洗凡烈士的在天之靈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