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楚文化

蔡楚文化

周朝周天子所在的中原地區,淮水兩岸是荒野偏僻之地。周武王滅商以後大封天下的時候,是按功行賞、論資排輩的。

起源:
周朝周天子所在的中原地區,淮水兩岸是荒野偏僻之地。周武王滅商以後大封天下的時候,是按功行賞、論資排輩的。在淮水旁的一片綠洲之上,被封為州來國,國民是從山東遷徙來的異鄉人。
州來是個很少名見經傳的小國,雖然小,但是終歸是周的諸侯國,是中原文明的傳承者,相對於還在荊山開啟山林的楚國,它的地位和文化是“正宗”的。幾百年之後,地處淮河北岸的州來又迎來了新的異鄉人——蔡國從北方遷來。相比楚,蔡國的血脈更為“正宗”。
按照周天子封賞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楚國是子爵,遷到州來的蔡國則是侯爵。在《左傳》等典籍中都稱楚國國君為“楚子”,蔡國國君為“蔡侯”。地位低於蔡國兩個等級的楚國,當時早已經是南方的大國。
楚興起的時間與周崛起的時間大致差不多。商朝末年,周和楚分別在西方和南方開始發展,周強大的同時,楚也在強大。周武王滅商之後,因為楚的勢力不可忽視,才把這個不屬於同一禮制之下的楚國封為子爵。
楚雖為子爵但不是周的屬國,蔡卻是周天子的同姓諸侯國。蔡的開國者叔度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封叔度於蔡”(《史記·管蔡世家》),蔡國開始在歷史上浮現。叔度被史家稱為“蔡叔”,蔡叔和周公一樣都是當時周天子的弟弟。武王早逝成王即位周公攝政,升格為周天子叔父的蔡叔、管叔等人對周公的行為非常不滿,從而發起了“管蔡之亂”。其結果,周公殺管叔,“放蔡叔,遷之”。這一個“遷”字,像是一種注定,又像是一種宿命,600年的蔡國歷史是以“遷”為主線的。
蔡國最初建都於上蔡,後遷都於新蔡,最後遷到下蔡——在今天的鳳台,蔡國在歷史永遠消失。蔡國的人民沒有永久的家園,一代代人總會為隨時都有可能的背井離鄉而擔心,一代代人也都在心裡明白自己有可能是一座城池的異鄉人。
因為,蔡國太弱小了!在強國爭霸、烽火四起的年代,弱小肯定受欺。蔡國的國君只有一次次帶著他的國民在強國的縫隙中求得生存。
血脈的正宗有何用?何況強大的諸侯國已經不把周王室放在眼裡,春秋五霸也只是把周天子當作“以令諸侯”的工具。當蔡國亡國200多年之後,秦徹底把周推翻,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
蔡國雖然在下蔡只生存了46年,但是,這四十多年的時間讓淮河北岸的這塊土地上建立了一個諸侯國的國都,讓淮河北岸這塊土地有了能夠載入史冊的機會,讓淮河北岸的這塊土地有了屬於自己的歷史與文化。
公元前447年楚惠王滅蔡。淮河北岸的那座蔡國的都城又迎來了新的異鄉人。
然而,蔡楚文化卻未因蔡國的滅亡而消失,隨著的異鄉人的遷入不斷沉澱下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