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藩中華史:宋史

蔡東藩中華史:宋史

《蔡東藩中華史》系列是蔡東藩所著歷史演義的白話版,全書浩浩一千餘回,寫盡幾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記述了2166年的歷史,總計11部1040回,約600萬字。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在史料的選擇和運用上,蔡東藩以“正史”為主,兼采稗史、軼聞,他自稱所編歷史演義,“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逸聞為緯,不尚虛誣”,對稗史、逸聞等史料的使用極為謹慎,往往要“幾經考證”。 在體裁上突出“義以載事,即以道情”的特點,並且自寫正文,自寫批註,自寫評述。蔡東藩這套演義重史輕文,儘管略輸文采,但卻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華通史,為普及中國歷史知識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蔡東藩中華史”即《中國曆朝通俗演義》。“蔡東藩中華史”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全面敘述中國歷史的通俗演義。“蔡東藩中華史”原為舊白話,為便於今人閱讀和品鑑,由眾多專家學者編譯為白話版重新編譯整理,增加注釋,語言貼近現代閱讀習慣,適合各階層讀者。
大家推薦讀史必備入門書:毛澤東臥室床畔常備的歷史書,二月河推薦的中國歷史唯一入門讀物,顧頡剛、裴效維、楊天石高度評價。毛澤東曾建議黨的高級幹部應該好好閱讀本書,以了解中國歷史。並把本書放入列給兒子毛岸英的書單里。
中國歷史演義巔峰之作:一人主筆,千年興衰,正史為經、軼聞為緯,上起秦皇,下迄民國,編織中國最完整的史話。
文史專家修訂白話版:專業學者團隊編譯,全、準、新的白話版,拆掉時間的牆,暢通無阻地讀歷史。

作者簡介

蔡東藩-名郕,字椿壽,號東藩,清山陰縣臨浦(今屬浙江蕭山)人。民國時期著名作家、歷史學家。光緒十七年(1891年)中秀才。辛亥革命後,應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任編輯,修撰《高等國小論說文范》《中等新論說文范》《清史概論》等書。1916年至1926年,蔡東藩寫成《中國曆朝通俗演義》,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其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中國曆朝通俗演義》原為舊白話,為便於今人閱讀和品鑑,由眾多專家學者編譯為當代白話,是為《蔡東藩中華史》。
歷史演義之外,蔡東藩還著有《留青別集》《留青新集》《客中消遣錄》《楹聯大全》及詩集《風月吟稿》《寫憂草》等。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歷史專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記,倒不如這部演義。隨意翻覽一下,說不定會有提綱挈領的功效。
——顧頡剛(著名歷史學家)
毛澤東為何喜愛蔡著?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蔡著成功實現了歷史真實和趣味性的統一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楊天石(著名學者)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關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有些歷史敘述者,過於追求所謂“歷史理性”,結果常常忘記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在這些人筆下,歷史變成了一種刻板和單調的表達。而蔡著不同,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張頤武(著名學者)

名人推薦

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歷史專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記,倒不如這部演義。隨意翻覽一下,說不定會有提綱挈領的功效。——顧頡剛(著名歷史學家)
毛澤東為何喜愛蔡著?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蔡著成功實現了歷史真實和趣味性的統一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楊天石(著名學者)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關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有些歷史敘述者,過於追求所謂“歷史理性”,結果常常忘記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在這些人筆下,歷史變成了一種刻板和單調的表達。而蔡著不同,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張頤武(著名學者)

圖書目錄

香孩兒出世
老和尚的預言
趙普最初的功勳
紫金山大捷
陳橋兵變
公主的婚事
杯酒釋兵權
收復荊湘
花蕊夫人承恩澤
南漢的覆亡
采石磯的浮梁
萬歲殿燭影疑案
北漢的覆亡
高梁河兵敗
趙普計除盧多遜
縱火的皇長子
楊業義死李陵碑
黑面大王尹繼倫
冤魂索命
五路出師伐西夏
康保裔捨生取義
御駕親征
澶淵之盟
泰山的封禪大典
王旦的憾事
魚頭參政
劉太后歸天
梟雄元昊
任福中計戰死
雄辯勝雄師
曹皇后智平逆賊
開封府的包閻羅
母子釋前嫌
潁王繼大位
種諤誘降蒐名山
王安石變法
千里尋母
仕途坎坷的蘇東坡
王雱借父成名
流民圖示警
平定交趾
得不償失的討伐
“忠清粹德”司馬光
三黨之爭
女中堯舜
孟皇后的冤獄
劉美人正位中宮
初政清明的宋徽宗
奸臣蔡京
“花石綱”藏寶
女真的崛起
徽宗迷信道教
李師師入宮
阿骨打稱帝
方臘揭竿造反
梁山泊中盡好漢
狡兔三窟終被擒
遼國的覆滅
金兵南下
屈辱的城下乞盟
汴京城淪陷
皇帝變俘虜
南宋伊始
赤膽忠心宗留守
苗傅的逆行
韓世忠討逆
巾幗不讓鬚眉
劉豫建立齊國
上陣還需親兄弟
神勇岳家軍
洞庭湖裡搗賊窩
大鬍子將軍
岳飛計除劉豫
朱仙鎮大捷
莫須有的罪名
韋太后重返故土
完顏亮篡金
虞允文採石揚名
誅殺暴君
奸臣通敵議和
南宋大儒朱熹
皇帝也懼內
趙汝愚擁立新皇
鑽狗洞的尚書
吳曦作亂
史彌遠除奸
打出來的鴛鴦
匪徒做了節度使
楚州城硝煙不斷
李全計竭身亡
約蒙古夾擊殘金
入侵南宋
固若金湯的防守
忠良的悲慘結局
彌天大謊
葛嶺的豪宅
襄陽城淪陷
喪師辱國的賈似道
小皇帝被擄
夢斷重洋

序言

序言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曆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普通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曆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讀的書少得可憐,但一個少年求知的興致是極高的,閱讀的興趣極強,加上當時的課業沒有什麼壓力,因此可以讀現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時間去讀的“雜書”。當時中華書局出版的蔡東藩的《民國通俗演義》就是讓我愛不釋手的“雜書”,它把民國時期紛亂的歷史講得有條有理,還饒有興味。雖然一些大段引用當時檔案的部分比較枯燥,看的時候跳過了,但這部書還是深深吸引了我。後來就要求母親將《中國曆朝通俗演義》都借來看。通過這部書,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歷史的複雜、深刻,實在超出一個少年人的想像,看到那些征戰殺伐、宮闈紛爭之中人性的難測,確實感到真正的歷史與那種黑白分明的歷史觀大不相同。當時,我們的歷史知識都是從“儒法鬥爭”的框架里來的,歷史在那個框架里是那么單純、蒼白;而蔡東藩所給予我的,卻是一個豐富和蕪雜得多的歷史。在這部書里,王朝的治亂興衰,人生的枯榮沉浮,都讓人感慨萬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遠的時間深處的人的命運。可以說,我對於中國歷史的真正了解,就是從這部歷史演義開始的。
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得不承認,這部從秦朝一直敘述到民國的煌煌巨著,確實是了解中國歷史的最佳讀本。這是一部難得的線索清楚、故事完整、細節生動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說“演義”歷史,以歷史知識“豐富”通俗小說,既可信又可讀。 蔡東藩一生窮愁潦倒,他的經歷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他對於歷史的描述是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的。他不是一個魯迅式的啟蒙者,但他無疑具有一種另類的現代性,一種與五四新文學不同的表達策略。蔡東藩並不高調激越,他的現代性不是啟蒙性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啟你蒙”,而是講述歷史,延續傳統。他的作品具有現代的想像力,表現了現代市民文化的價值觀。
在《清史通俗演義》結尾,蔡東藩對於自己做了一番評價,足以表現一個落寞文人的自信:“錄一代之興亡,作後人之借鑑,是固可與列代史策,並傳不朽雲。”他自信自己的這部著作,足以與司馬遷以來的史學名著“並傳不朽”。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關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有些歷史敘述者,過於追求所謂“歷史理性”,結果常常忘記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
在這些人筆下,歷史變成了一種刻板和單調的表達。而蔡著不同,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從蔡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活的歷史,體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大紀念碑》的碑文中這樣闡釋中國文明的命運:“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並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亘古亘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今天,中國文化所具有的歷史連續性和不斷更新的魅力正在煥發光芒,馮先生對於中國未來的期許正在成為現實。
在這樣的時機,蔡著《中國曆朝通俗演義》的新譯,就更顯其價值。我們期望讀者能夠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從歷史中得到啟示,走向更好的未來。
讓我們和讀者一起進入這個豐富的世界。
是為序。
張頤武

《宋史》(作者:蔡東藩)是《蔡東藩中華史》中的一部,共有一百回。本書以章回體結構,通俗的文章,機智的點評,真實再現了中華文明歷史演進波瀾壯闊的進程,敘述了宋代的興亡。經過五代十國漫漫長路,黃袍加身的趙匡胤,聰明一世的他,杯酒釋兵權也自廢了武功。塞北強鄰外患不斷,一場靖康之難而失去了半壁江山。靖康後,高宗趙構在天堂之下的蘇杭重建了帝國,也失去回歸中土的幻想了。

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兒出世弧矢見志遊子離鄉
第二回 遇異僧幸示迷途掃強敵連擒渠帥
第三回憂父病重託趙則平肅軍威大敗李景達
第四回紫金山唐營盡覆瓦橋關遼將出降
第五回 陳橋驛定策立新君崇元殿受禪登大位
第六回 公主鍾情再婚誌喜孤臣敗死一炬成墟
第七回李重進闔家投火窟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第八回 遣師南下戡定荊湘 冒雪宵來商征巴蜀
第九回 破川軍孱王歸命受蜀俘美婦承恩
第十回 戢兵變再定西川興王師得平南漢
第十一回懸繪像計殺敵臣造浮梁功成採石
第十二回明德樓綸音釋俘萬歲殿燭影生疑
第十三回吳越王歸誠納土北漢主窮蹙乞降
第十四回高梁河宋師敗績雁門關遼將喪元
第十五回 弄巧成拙妹倩殉邊修怨背盟皇弟受禍
第十六回進治道陳希夷入朝遁窮荒李繼遷降虜
第十七回岐溝關曹彬失律陳家谷楊業捐軀
第十八回張齊賢用謀卻敵尹繼倫奮力踹營
第十九回 報宿怨故王索命討亂黨宦寺典兵
第二十回伐西夏五路出師立新皇百官入賀
第二十一回康保裔血戰亡身雷有終火攻平匪
第二十二回收番部叛王中計納忠諫御駕親征
第二十三回澶州城磋商和約承天門偽降帛書
第二十四回孫待制空言阻西幸劉美人徼寵繼中宮
第二十五回 留遺恨王旦病終坐株連寇準遭貶
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惡魯參政挽輦進忠言
第二十七回 劉太后極樂歸天郭正宮因爭失位
第二十八回 蕭耨斤挾權弒主母趙元吳僭號寇邊疆
第二十九回 中虜計任福戰歿奉使命富弼辭行
第三十回爭和約折服契丹除敵臣收降元吳
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曹皇后智平逆賊
第三十二回狄青夜奪崑崙關包拯出知開封府
第三十三回立儲貳入承大統釋嫌疑準請撤簾
第三十四回 爭濮議聚訟盈廷傳潁王長男主器
第三十五回 神宗誤用王安石種諤誘降嵬名山
第三十六回 議新法創設條例司讞疑獄狡脫謀夫案
第三十七回韓使相諫君論弊政朱明府尋母竭孝思
第三十八回棄邊城撫臣坐罪徙杭州名吏閒遊
第三十九回借父威豎子成名逞兵謀番渠被虜
第四十回流民圖為國請命分水嶺割地畀遼
第四十一回 奉使命率軍征交趾蒙慈恩減罪謫黃州
第四十二回 伐西夏李憲喪師城永樂徐禧陷歿
第四十三回立幼主高后垂簾拜首相溫公殉國
第四十四回分三黨廷臣構釁備六禮冊後正儀
第四十五回 囑後事賢后升遐紹先朝奸臣煽禍
第四十六回 寵妾廢妻皇綱倒置崇邪黜正黨獄迭興
第四十七回拓邊防謀定製勝竊後位喜極生悲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