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蔡文沛先生是蔡氏漆線雕第十一代的重要傳人,1911年出生於福建省同安縣馬巷鎮,1975年病逝於廈門。他一生從事漆線雕藝術,具有突出的成就。解放後,蔡文沛歷任廈門市政協委員、人大代表,1957年起任廈門工藝聯社理事,1961年獲省輕工業廳和省文化廳授予的雕塑藝人稱號。他一生創作繁富,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展,對閩南漆線雕工藝發展影響極大。
蔡文沛7歲學藝,潛心15年,掌握了各種複雜的技法。解放初期,他第一個為漆線雕工藝開拓了國外市場,產品暢銷東南亞,以做工精妙深受好評。作為新時代的藝人,蔡文沛不斷地解放思想,擺脫了傳統神像製作形式的桎梏,為漆線雕工藝開創了更廣闊的天地。他同時在內容上進行了一系列革新,一掃冷漠板滯的傳統風貌。他的作品取材多是來自神話和歷史故事,尤其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在他的作品中,以大鬧天宮》、《戚繼光》、《鄭成功》、《穆桂英》、《岳飛》等最具神韻。在漫長的創作生涯中,蔡文沛越來越接近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他的名作《張飛戰馬超》在人物造型上沒有絲毫的臉譜化、程式化傾向,雙馬相對,槍矛並舉的一字式構圖,不僅塑造了典型的古代英雄人物性格,而且暗示出極為壯闊的戰場環境。使整個作品達到高度的完整。
在現存的作品中,最深刻的創作要屬《鄭成功收復台灣》。
這是一組群雕,由一塊大礁石為台座,主體由鄭成功、漁父和一個旗將三個人物構成。藝人濃墨重彩地刻畫出了人物的精神氣質,對鄭成功威嚴、灑脫的風度,老漁父機智、親切的表情,不作過分的誇張,一一合乎典型化要求。作品的技法運用之豐富亦達到空前高度,每一個細節都是嚴謹的。
蔡文沛在形式上也對傳統工藝所進行改造,主要是從現實性著眼的。譬如龍鳳圖案,自古以來就是漆線雕的主要裝飾圖案,經過數百年的承襲,已成固定的程式。蔡文沛對這些圖案重新審視,並做出較完整的修改,使其更加合理。各種水波、雲彩、纏花、卷草在他的手下變化萬千,自成一格。蔡文沛的革新和創造,不是拋棄優秀的民間傳統,建造空中閣樓,而是凝聚著民間藝術的精華,保存著閩南地區的藝術風貌。他正是以此為根基,使其作品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並代表了傳統工藝的新高度。
蔡文沛是個承前啟後的人物。他總結了以前十數代藝人的經驗,集其大成,開闢了工藝美術的新天地。蔡老先生還廣收門徒,他是將漆線雕工藝美術的傳承關係擴展到蔡氏家族以外的第一人,培養了大量的新秀。縱觀蔡文沛一生,其作品、人品俱高。蔡老潛心藝術,不慕名利,深為後人所讚譽。他的作品經過十年浩劫多數不存,目前已查實上海博物館1958年收藏了他的漆線雕佳作《大鬧天宮》;他的另一座高三尺的漆線雕作品《鄭成功收復台灣》,現收存在廈門惟藝漆線雕公司的陳列室中。他的雕塑作品,《古代科學家一行》在“文革”時期被廈門華僑博物館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