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輝

蔡振輝

蔡振輝 (1933.1—) 四川遂寧人。 擅長油畫。 1949年入四川 省藝專、南虹藝專學習,1956年從師於蘇聯畫家梅爾尼柯夫。曾任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副院長 。現任四川理工學院成都美術學院院長。作品有《家山北望》、《風從東方來》、《閃光的時刻,《民族魂》等。 歷任四川美術學院繪畫系主任、副院長、黨委副書記。為四川美術學院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貢獻。曾任菲律賓大學交換教授。在比利時、法國、荷蘭做過訪問學者。並在國內外舉辦過13次個人畫展。先後應邀為韓國總統盧泰愚夫婦、菲律賓總統埃斯特拉沓夫婦畫肖像。曾任菲律賓退休署聯合會副主席,在菲律賓創辦了“東方美術家協會”,在台灣設立了“蔡振輝美術館”。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協會終身會員。菲國政府授予“馬尼拉榮譽市民”稱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藝術簡介

蔡振輝 蔡振輝

旅菲華裔著名畫家蔡振輝在中西繪畫方面均有極深的造詣,他以眾多的油畫和國畫作品享譽國際畫壇久久不墜,自有其必然的原因。衡量一個藝術家,首先要看其作品的好壞,還要看他所堅持的創作道路和其審美情趣,從作品是可以看出畫家的品格,修養和藝術氣質的,筆者誠從蔡振輝多年創作活動中,論述他的藝術成果和藝術造詣。

信賴與重任

一九九五年八月,蔡振輝突然收到國內發來的一封命題創作邀請信,此信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三十周年舉辦大型國際美術展覽,目的是紀念革命先驅,激揚民族精神,由香港永芳集團董事長姚美良委託中國美術學院承辦。全國七大美術學院院長作顧問,聯手海內外書畫家共襄此舉,邀請信說:“國內諸名家為了弘揚孫中山先生愛國思想,都紛紛承諾畫展的命題創作,其中有古元,靳尚誼……等,閣下的中西畫都極精湛,寫實能力高超、創作經驗豐富,所以邀請閣下也能共襄此舉。”此信意義重大,寫得又十分親切,將近十年沒有與國內聯絡的蔡振輝,突然得到這樣的信件,自然是十分感動的。它是一種高度的信任,便不容辭地接受了這個邀請。

創作的命題是“創辦革命軍事學校”,反映一九○三年孫中山請日本友人野熊藏在日本青山縣的創辦軍事學校,為反清革命訓練骨幹,要求畫出訓練場面。僅僅百餘字的要求,連照片也沒有,時間不到半年,要完成這個任務自然是十分困難的。

蔡振輝早年曾畫過皖南事變時周恩來總理賣《新華日報》的革命歷史書,他有成功的經驗,接此任務後,他在馬尼拉圖書館翻閱了所有孫中山資料,最後找到了《國民黨黨史》,熟悉了孫中山當年在日本的活動,與日本友人的密切關係,以及服裝特點等,便進了藝術構思,然而歷史事件並不等於是藝術創作的畫面,它只能是創作的依據,歷史人物的照片,也只能是參考,畫家必須根據繪畫的特點進行加工和再創造。因此他像導演一樣,設計了故事發展的情節,從不同角度作小構圖的探索,從中選出最佳方案,然後畫油畫色彩稿,又從不同的色彩稿中,確認最理想的色稿,隨即放大到畫布上去,製作和刻畫形象。經過日夜辛苦工作,他終於按時完成兩幅同樣的作品,並將其中一幅送交國內參加展覽。

這是一個高品味的國際美展,有美國、法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台,以及大陸十多個城市的百餘名畫家參加。

藝術家們嘔心瀝血,創造了鮮明多彩的藝術形象,以感人肺腑的藝術語言,展示了孫中山百折不撓,永遠革命的精神,既有歷史巨變中刀光劍影的鬥爭場面,又有革命參與者閃光的民族性格和深層文化精神,彩墨丹青,譜寫出中華民族的悲歌、壯歌、正氣之歌,讓人震撼,沉思,振奮,啟發人們去認識歷史,創造未來。

這個展覽先在台灣和北京展出,接著在國內二十六個大城市展覽,還將在新、馬、泰、日、美、加、英、法等國巡迴展覽,展覽完畢,全部作品將永遠珍藏在北京新建的永芳藝術中心美術館中。

一九九七年十月,這個展覽在台北展出時,蔡振輝的油畫《日本華僑革命軍事學校》廣受好評。他當時正在台灣訪問,《中國時報》記者採訪了他,並在十一月十七日第十五版上以《蔡振輝畫出彩色人生》為題大版報導了他的創作活動和這張油畫。《孫中山先生與華僑》在北京隆重開幕時,中央電視台專題報導了這個展覽的盛況,而且將蔡振輝的油畫以特寫鏡頭作了播放,他在台灣看見了這個電視報導,不少親友也在國內看見了報導,都紛紛寫信祝賀他的創作成功,作為一個畫家,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歡欣鼓舞呢。

詩情與畫意

一張好的畫,不應該是一覽無餘,也不僅僅給人以美感,它應該給人以聯想,以其豐富的內涵和意境,讓人們回味無窮、動人心弦,進而陶冶人們的情操。蔡振輝十分注意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去發掘它的本質特徵和詩情畫意。一九八四年,當他的油畫《家山北望》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時,曾引起社會轟動,有些詩人和音樂家被他的油畫所感動,配詩譜曲,在廣播電台播放,中國美術館收藏了這張油畫,全國美協副主席蔡若虹在一九八四年第六期《美術》雜誌發表文章讚美這張畫是“一首形象的詩,一首描繪海峽彼岸的同胞盼望團聚的心愿的詩。”畫面描繪一位引頷北望的老人,手握一根來自大陸伴隨他四十餘年的手仗,天空中的候鳥牽引著老人的目光,老人心潮起伏有如海浪洶湧連天。畫面情懷壯闊寫意深刻,感人肺腑。詩的功能可以引人入勝,發人深思,所以蔡若虹希望畫家們也能像蔡振輝那樣在探索生活的同時探索詩意,油畫藝術會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

激情與刻畫

從世界美術史看,人物畫創作是歷代各民族繪畫的主體創作,在繪畫領域中占著主導的地位,但人物創作成功與否,並不在於題材的重大,關鍵還在於形象刻畫的深刻性,越深刻的內心世界刻畫,越使畫中人物栩栩如生,畫中人物就越具典型性的時代特徵,去年在亞洲畫廊舉辦的一次迎春畫展中,蔡振輝的油畫新作《靜悄悄》就因為形象刻畫的深刻而贏得了觀眾的普遍好評。靜悄悄是該畫的表面效果,畫中的小女孩摒著氣息,全神貫注於面前一群鴿子,她小心翼翼縮手縮腳,深怕驚動了鴿子,此時鴿子完全處於毫無警覺的休息狀態之時,畫面充滿了寧靜和無聲,可是靜中有動,小女孩在高度緊張之中,只要她右腳一動,鴿子就噗然而飛了。這種濃郁的生活氣息,畫家是帶著十分激動的情緒才能畫出來的,也只有這種激情才能通過形象的刻畫去深深引起觀眾在情感的共鳴,越看越有情趣。小女孩雙眼的凝視,微皺的眉頭,張開的小口,抓緊的小手,向前傾斜的身軀,以及剛提起的右腳……這一切的刻畫,都完全把小女孩此時此刻的內心活動表現了出來,所以特耐人尋味。

色彩與感情

作為一個寫實主義的油畫家,作品中人與景,以及作品的意義,最終都是靠色彩表現出來的。色彩不是附加在作品上面,它和聲音一樣能夠顫動和激發人的情緒,所以獨到的用色,就成了引發人們感情共鳴的秘方。

綜觀蔡振輝的油畫作品,可以發現每幅作品都有其特定的色彩關係,而不相互雷同,不同的色調展示了不同的情趣,《明淨的湖畔》的橄欖綠色調,反映了森林在陽光照射下的美感和神秘感,《菲律賓節日》中,蔚藍色的天空襯託了打傘的婦女,陽光照射下的姑娘們,有的頭部處於陰影之中,有的頭部處在半照射狀態,色彩變化十分微妙,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血統,光和影的感覺,各種服裝的質感……都被色彩充分表現了出來,構成一幅溫暖和諧的情調,把節日的喜慶充分體現了出來。

再看他的近作《藏族牧羊青年》畫中有三種不同的白色;青年的白色上衣,其身後的白色羊群,以及遠處天空中的白雲。三種不同白色都在遠中近空間上面,不可以錯位,衣服的白色,你可以感覺到汗水浸透的特點,羊群中的白色,表現了草地和天空不同色彩的反射,天空中的白雲卻具有深處的空氣層的色彩感覺。由此可見,蔡振輝的色彩造詣很深,他已把色彩的力度充分表現了出來,從審美的高度上創造了美。

勤於實踐和勇於創作

有人感到奇怪,為什麼蔡振輝既畫油畫又畫國畫,而且人物、風景、靜物、山水、花鳥、動物、四君子……什麼都畫,而歷史上的畫家,往往一生中只畫一兩種題材,似乎畫多了就不精了。

其實近代名畫家中,有不少都是既畫中國畫又畫西洋畫,而且兩者結合很好,他們推動了中國繪畫向前發展。

蔡振輝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隨曾祖學習國畫,奠定了初步基礎,進入國家高等美術學院學習後,又兼攻國畫和油畫,畢業後在四川美術學院長達三十餘年的工作,一直沒有脫離教學,儘管身居繪畫系主任和副院長等職位,他都處於教學和創作第一線,領導這些工作,對於各類畫種的創作特點和規律,都有研究,而且從不放棄藝術實踐,經常利用工余和假日勤奮作畫,他不滿足於自己取得的成績,那怕是中國美術館已經收藏的作品,他都要研究其尚存在的缺點,將自己新的認識畫出來,例如《家山北望》,從人物形象到天空中飛行的候鳥,他都有較大的修改,體現自己新的認識,他的國畫《雙艷》,原稿是一九九四年畫的,由於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的感召,他對此畫產生了新的構思,重新畫了兩朵不同色彩的蘭花,姿態各異,鮮艷奪目,生機盎然,而且含苞待放,背景的處理變化微妙,富於更多的聯想,在標題《雙艷》下面,題款為“喜迎香港回歸雪國恥,歡慶一國兩制創奇功”,抒發了畫家的激情。

蔡振輝認為,當今的時代,是不同藝術風格和流派共同發展的時代,也是普遍大眾對藝術需求愈來愈多的時代,但是藝術家的審美觀與大眾的美感經驗不應該是矛盾的,不應該把藝術帶上遠離社會和人生的象牙之塔,藝術應該是大眾的良師和益友,而不是陌路人。藝術家的作品要作到雅俗共賞,這是很高的要求,也是他追求的目標,所以他始終是勤於實踐,善於學習,勇於創造。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