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平喜遇河陽馬判官寬話別

《蔡平喜遇河陽馬判官寬話別》是唐代詩人鮑溶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是寫詩人與朋友相逢又離別的應酬之作,同時還是對唐朝平定淮西鎮的讚歌。

作品信息

【名稱】《蔡平喜遇河陽馬判官寬話別》
【年代】中唐
【作者】鮑溶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蔡平喜遇河陽馬判官寬話
從事東軍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
看尋狡兔翻三窟,見射妖星落九天。
江上柳營回鼓角,河陽花府望神仙。
秋風蕭颯醉中別,白馬嘶霜雁叫煙。

作品鑑賞

唐代平定安史之亂後,由於種種原因,又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公元814年(唐憲宗元和九年),彰義鎮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割據淮西(今河南汝南一帶),強捍難制。憲宗發兵討伐,但因所任非人,出兵三年均無功而返。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憲宗任命宰相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負責統帥全軍。這年十月唐將李愬率領九千士兵突擊淮西鎮的治所蔡州城(今河南省汝南縣),一舉活捉了吳元濟。詩題中所說的“蔡平”,指的就是這件事。淮西鎮的消滅,使唐朝的東都洛陽和江淮免去威脅,且使盧龍、成德等鎮相繼歸順中央,意義重大。鮑溶這首詩,正是對平蔡的讚歌。題中的河陽,漢代置縣,屬河內郡,歷代沿置,故地在今河南孟縣;唐代在對淮西鎮用兵中,河陽正是東軍活動的地帶。
詩的第一聯,初步申明題面,既明點“蔡平”,也交代“相逢”。唐王朝的京都在長安,而以洛陽為東都。對淮西鎮用兵,兵力都結集在洛陽周圍,所以稱為“東軍”。“偃兵”,指偃武修文。封建時代的中央政權,討平叛亂後,按慣例須以偃武修文作標榜。在這裡,詩人只不過交代了相逢的時間,恰在“蔡平”之後而已,並不是說唐王朝真能馬上“偃兵”。吳元濟雖被活捉,其他強藩尚在,形勢不容樂觀,唐王朝雖欲“偃兵”而不可能,這是明擺著的事實。
第二聯承上對“蔡平”唱起了讚歌。吳元濟盛時,領申、光、蔡三州,其中蔡州的城防特別鞏固,吳本人常駐蔡州,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詩中把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吳元濟比之為翻三窟而尋狡兔,顯得非常貼切。妖星自九天而落,自指擅作威福的吳元濟之束手就擒。句中著一“射”字,是對裴度調度有方、李愬智勇兼備的高度讚揚。
第三聯寫相逢。江上鼓角之聲仍在迴蕩,為這場相逢渲染了熱烈歡快的氣氛。漢代的周亞夫,屯兵細柳,軍令嚴整,文帝稱他為真將軍,景帝時任太尉,平定吳楚七國之亂。詩中以“柳營”來稱平蔡之師,隱含對統帥裴度的歌頌,用語甚為得體。晉代潘岳為河陽縣令,滿縣栽花,人號曰“河陽一縣花”(《白帖》)“河陽花府”系美稱河陽安撫使署,馬寬是在這裡當判官的。“神仙”一詞,古詩文中常用以形容人的神采清朗灑脫,氣概不凡。《後漢書·郭泰傳》中就曾以“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這樣的句子來稱頌郭泰的神采超群。詩中以“神仙”來稱馬寬,則不僅見出對馬寬的尊崇,也顯示相逢時談到平蔡之役時的意氣風發。
末聯寫話別。平蔡之役,發生在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的陰曆十月,“秋風蕭颯”點明了季節。霜天萬里,晴煙寥廓,白馬嘶鳴,征雁鳴唳,對離別場景的勾畫,透露出淒清肅殺的氣氛,跟“江上柳營回鼓角”的氣氛恰成對照。
這首七律在寫作藝術上以謀篇精巧取勝。這原是朋友間的酬應之作,寫相逢,寫離別,都是此類詩中應有之筆。但這次相逢的時機比較特殊,平蔡之役,關係到唐王朝的命運,這在當時是一件重要的國家大事。這也是詩人和馬判官相逢中的主要話題。這首詩巧妙地先以一半篇幅寫“蔡平”,歡快地為它唱起了讚歌;而在寫相逢和相別的另一半篇幅中,又特以四分之一的篇幅(即“江上柳營回鼓角”這一句),與“蔡平”直接掛鈎。這樣,全詩就顯得洋溢著平蔡勝利的歡樂氣氛,突出了歌頌平蔡之捷的主題,並深化了作品的社會意義。
此外,該詩用筆富於變化,也頗值稱道。例如寫“蔡平”,第一聯旨在略點相逢恰在“蔡平”之時,所以特別可喜;用了賦筆,語簡意明。第二聯則旨在對平蔡之役進一步作出全面的評述,並在評述中寄寓褒貶。區區十四個字,如用賦筆,極易掛一漏萬;詩人巧妙地改用比興,以少總多,遊刃有餘。在詩歌創作中,詩意的深淺與達意的表現方法總是緊密相關的。鍾嶸說“若專用比興,則患在意深,意深則詞躓。若但用賦體,則患在意浮,意浮則文散”。鮑溶深得箇中三昧。

作者簡介

鮑溶
唐代詩人。字德源,生卒年、籍貫不詳。元和進士。《全唐詩》存其詩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詩補編》補詩一首。晚唐詩人、詩論家張為著《詩人主客圖》,尊鮑溶為“博解宏拔主”,與“廣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奧逸主孟雲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麗主”武元衡並列為“六主”之一。宋代歐陽修曾鞏等對他的詩歌也頗為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