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隸屬於廣東省惠州市。惠城蔗埔村還有清代文筆塔、古糖廠等遺址,村里希望對其進行開發保護。
一個小小的村莊,能夠擁有將軍樓、文筆塔等眾多文化遺址,確實難得,也有一定的旅遊和文化開發價值。
惠城區橫瀝鎮蔗埔村有一座特別的建築,建於1938年。其特別之處是,使用的是中國傳統建築材料,建築風格卻是西方的,中西合璧是這座建築最顯著的風格。即使到了今天,這樣的風格也並不過時、落伍。而由於這座建築的建設者是從蔗埔村走出去的一位將軍——張守愚,故在當地被稱為“將軍樓”。
將軍樓風格受歐式建築影響明顯
近日的一天上午,記者跟隨蔗埔村村委會主任張東琳來到了將軍樓,張守愚的後人還在其中居住。遠遠看上去有兩座並排的兩層樓房,皆為青磚壘砌,其中一座的外形帶有明顯的歐式風格,無論是陽台、窗戶的設計,還是花式的選擇,都沒有當地傳統建築的特色。這座建築就是將軍樓。
進入屋內,屋外的陽光明媚,和屋內的昏暗潮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女主人劉彩鳳正在大廳內掃地。她告訴記者,她老伴叫張克能,是張守愚的第四個兒子,當天外出不在家。她30多年前嫁到這裡,這么多年過去了,房子還是老樣子,沒有改動,只有一面外牆用水泥重新修理過了。
從外觀看,這座建築具有歐式風格,和傳統民居有很大不同,大廳兩側是臥房,屋內沒有迴廊,通往二樓的木質樓梯就設在客廳內,這些顯然受到歐洲設計理念的影響。這種建築風格在當時並不多見,但是現在的樓房就已經廣泛使用了。雖然飽經風雨侵蝕,但是將軍樓還是有很強的現代感。
村委會欲通過開發旅遊資源保護歷史遺蹟
那么張守愚又是何許人呢?根據蔗埔村的《張氏族譜》記載,守愚是其號,原名大中,字卓英,陸軍大學畢業,曾任國民革命軍某部連長、營長。1941年初,張守愚升任國民黨某部中將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前移居香港,1976年在香港去世。
劉彩鳳告訴記者,將軍樓建於1938年,後來張守愚隱退後就住在這裡。為了把這座新宅建好,房屋的建築圖紙是到南京請人設計的,所以才建成當時時髦的歐式風格,而使用的青磚是中國傳統的建築材料,這些青磚都是當時的蔗埔村村民從東江邊搬運回來的。
如今,將軍樓已經走過了70多年的歲月,外牆已經出現了裂痕,如何保護這座別具風格的建築,已經不僅僅是戶主要考慮的事情,也成了當地村委會關心的話題。張東琳說,張守愚是當地的重要人物,他建的將軍樓更是遠近聞名,是蔗埔村的標誌性建築。而村子還有不少歷史古蹟:有頗具規模的張氏祖屋,有朝廷賞賜“州司馬第”的牌匾,還有古糖廠遺址,村外還有保存完好的清代文筆塔。村里希望引進合作夥伴,對這些旅遊資源進行開發,同時達到“一舉三得”的目的:既豐富我市的旅遊資源,也可以帶動當地村民致富,同時也為保護文物提供必要的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