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長桿號

蓬萊長桿號

蓬萊長桿號是一種傳統的吹奏樂器。據說,這種樂器起源於宋、金,是當時牧民和軍隊用來傳遞信息的工具。作為蓬萊市申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核心項目,也是源於其獨特而頗具美感的旋律及其深厚的文化內涵。蓬萊大桿號吹奏樂起源於明代嘉慶三十二年(1553)戚家軍的軍事演習之中,距今已有454年的歷史。大桿號能夠準確吹奏出音符、旋律與和聲,聲音高亢、粗獷,形成與其他地區大桿號不拘一格的獨特特徵。

介紹

長桿號,又名拋軍、先鋒、號角,是蓬萊市民間吹打樂中一種獨特的吹奏樂器。號為銅質,長近3米,由嘴、桿、喇叭三部分組成。嘴上插有口哨,吹奏時以氣流控制音調高低,音階雖不太準確,但變調較為和諧、流暢,音域寬闊,音質渾厚,適合大型場面吹奏。長桿號在蓬萊南部民間廣為流行,深受鄉人喜愛,被譽為“鄉村管樂之王”。
長桿號吹奏時作站姿,一手將號托起上昂約45度角,一手按號嘴放於嘴角。在有長桿號參與的民間音樂活動中,如果是佇列奏樂,長桿號總是列於隊前頭,名曰“開路先鋒”;座棚吹奏時,則列于樂隊兩側,名曰“把陣”。長桿號吹奏技巧主要有塌、挑、顫、頓、滑、膨、連、粘等,各有不同的表現特點。此外還有“滾吐”、“清吐”、“倒喘口”、“正喘口”等技巧,根據樂曲情狀靈活運用,使曲調旋律和藝人的情感渾然一體。
長桿號樂曲可分為祭祀性和娛樂性兩類,表現形式和風格各異。祭祀樂曲一般具有節奏較緩、音域較寬、同音重複較多等特點,風格莊嚴、肅穆;娛樂性樂曲用於助興,情緒熱烈、歡快、明朗、詼諧、幽默,吹奏技巧花哨,調子婉轉,多由當地民歌小調改編,民歌風味很濃。在娛樂性樂曲中,有一類受京劇、呂劇和流行歌曲影響很大,既有現代韻味,又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親切動人。
長桿號可以一桿單奏或多桿合奏,並可與大鼓大等其它打擊樂器合奏。一桿單奏多用於民間小型祭祀活動,常有幾件輕性吹打樂為之伴奏;多桿合奏則用於氣氛熱烈的較大場面,如民間婚喜事、族事、歡慶和迎接活動等,一般不用其它樂器伴奏。

相關條目

山東 民間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