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蓬萊燒紙調
所屬地區: 山東 · 煙臺 · 蓬萊市遺產編號:Ⅱ-35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蓬萊市
遺產級別: 市
概述
蓬萊燒紙調是整個燒紙儀式活動的伴曲,含鼓樂和唱曲兩部分。唱由有九腔十八調。九腔主要有大腔、悲腔、急腔、大悲腔、四大腔、娃娃腔、對口腔、接神腔等;十八調主要有接神調、安神調、封燈調、送神調、三棒鼓、慢板、悲調、靠山調、喜盈門調、流水調、搬亡人調、答文良調等。燒紙調旋律婉轉,節奏富於變化。演唱故事時,唱腔遵循“接神、安神……送神”的程式,中間根據故事內容自由選擇調式。燒紙調的伴奏樂器為單皮鼓。單皮鼓形似蒲扇,使用時既是打擊樂器,又是舞蹈道具。鼓柄下端以鐵條曲成3個橢圓形環,各穿3片六角形鐵片,動輒聲響,使用時邊打邊晃,產生鼓聲和鐵器聲交響的效果,形成特殊氣氛。單皮鼓樂主要有開壇鼓樂、三棒鼓樂、六棒鼓樂等,結合演唱腔調的急、緩、頓、抑、靈活掌握打擊技巧,以控制鼓點與唱腔和諧。
起源
燒紙是起源於宋代,在蓬萊東、南、東北部地區鄉間流傳的一種風俗性祭祀活動,用以求福求財求平安和祭奠祖先。整個儀式由開壇、請神、安神、搭棚、封燈、劈山、搬亡人、歇壇、故事、送神等10個階段組成。
根據《登州府志》的記載,蓬萊“燒紙調”起源於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說宋朝年間有個皇后,因皇帝整天沉湎於看戲、荒廢了朝政,一氣之下殺死了五個皇帝喜愛的戲子。結果這五個亡魂變作了五朵艷麗的芍藥花,三九寒天獨自綻放在御花園。皇后娘娘在賞花時被亡魂纏身,得了重病生死難保,宮廷內所有的御醫束手無策。就在皇后奄奄一息之際,宮內來了一個漂亮閨女,她給皇后娘娘把了繩脈,開了藥方後,還邊唱邊舞從空中請來了四個姑娘,大家為皇后祈福以後,娘娘的病這才痊癒。因為這五個姑娘在祈福的同時還燒了紙,所以就有了“燒紙調”這個名稱。
特點
燒紙舞是伴隨民間燒紙活動而表演的一種祭祀性舞蹈,為蓬萊縣所獨有。主要流傳於蓬萊縣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民間,金果山一帶最為流行。在舞蹈風格上,北部沿海一帶表演動作較為粗獷有力、嚴肅穩健;東南部山區的表演動作較為活潑風趣、熱烈火爆。每伙藝人由4人搭班,3人上場表演,一人替換。祭祀儀式由表演者之一“領壇”(領唱領舞),2人“扛腔”(幫唱伴舞)。表演者均左手持單皮鼓,右手持鼓鞭(用牛筋編制而成)擊鼓,邊唱邊舞,在直徑不到2米的圓形場地內時而繞行,時而穿插移動,時疾時緩,有點有頓。舞蹈動作由挪移身形和耍鼓兩部分構成。鼓式動作有茉莉鼓、掏心鼓、挽花鼓、轉身鼓、扣鼓、插架鼓等,身段動作有支、偏、掛等。儀式開始後,表演者即一刻不停,協調一致地邊唱邊舞邊擊打單皮鼓,直至曲終。
“燒紙調”一般在農曆臘月、正月期間活動,主要是向人們表達美好的祝願以及對豐收的年節表示慶祝。“燒紙調”的腔調非常豐富,共有“九腔十八調”。音樂旋律婉轉、節奏富有變化,拍子經常交替出現,抑揚頓挫、扣人心弦,配以“嘭嘭”的單皮鼓聲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除了以上整套程式的套曲外,還有些說唱民間故事時演唱的曲調,如“靠山調”、“喜盈調”、“流水調”等,多吸收了當地秧歌小調和地方戲曲的特點,短小活潑,善於表現歡快的故事情節。
傳承發展
蓬萊“燒紙調”世世代代都是由身傳口授的方式傳承的,自從宋朝在宮廷內產生後,這種祈福活動迅速流傳到民間,並且一直深受百姓喜愛。明清一直到民國時期,“燒紙調”繼續發展、成熟,活動的形式和程式不斷完善。六十年代初,蓬萊曾派出燒紙藝人到福山、棲霞、煙臺、大連等地演出。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種種政治因素,“燒紙調”被當作一種封建迷信而遭到破壞和扼殺。直到八十年代,蓬萊文化部門才對“燒紙調”進行了為期五年的發掘整理,之後,被收錄到《中國民間舞集成》當中。1998年,蓬萊“燒紙調”被發表在《齊魯民間藝術通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