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裕路

蒲裕路是一座經受過戰亂、但曾經輝煌的古城,是我國金代東北邊界的地理坐標。蒲裕路故城位於烏裕爾河南岸,黑龍江省克東縣蒲峪路鎮古城村西約300米,1988年1 月13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稱緣故

蒲峪路的名字來源於烏裕爾河。金代的城址有不少是以河流命名的,“蒲峪”二字系女真語,是“烏裕爾”的轉音,為“低洼地”或“澇窪地”的意思。

從高處望去,蒲峪路古城平面呈橢圓形。據測量,周長2850米,東西長1100米,南北寬700米。城牆夯土板築,殘高5—6米,頂寬約1.5—3米,基寬約18—20米。附有馬面40個,每個間距約70米,城只設南北二門,遙相對應,均附築瓮城。城牆外10米處,有護城壕,現已大部淤平。

尋本溯源

尋本溯源,蒲峪路要上溯到十二世紀初。當時女真族完顏部起兵反遼,在我國北方建立了金朝,定都上京,上京轄蒲峪、胡里改、恤品、曷懶四路,管轄著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據《金史》記載:“蒲與路,國初置萬戶,海陵例罷萬戶,乃改置節度使”。由此可知蒲峪路前身是萬戶府,海陵王為了加強 中央集權制,對地方行政制度做了上述改革。《金史》同時記載天德四年,即1152年十一月:“辛丑、買珠於烏古迪烈部及蒲峪路”。這就說明,蒲峪路的建置時間應當在天德四年以前。並且蒲峪路城內當時有很多建築,是女真人居住比較集中地區之一。金代的蒲峪路到元代還被起用,並且延續至元代仁宗大德二年,即1298年,自此以後,史書中見不到有關蒲峪路的記載了。這就說明蒲峪路故城從建置到廢棄最少經歷了一百四十七年。

地形地貌

城內有大小土阜,為建築遺址。城內東北角有一處高約1米、長40米、寬20米的土阜,經發掘是一處官衙遺蹟。南有露台,北有殿堂,當時為官吏住所,殿西北發現灶址。

城牆西北角護城河外有一座周長約427米的橢圓形土丘,丘頂高出地面3米左右,是蒲峪路水上運輸的碼頭遺址。

尋本溯源,蒲峪路要上溯到十二世紀初。當時女真族完顏部起兵反遼,在我國北方建立了金朝,定都上京,上京轄蒲峪、胡里改、恤品、曷懶四路,管轄著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據《金史》記載:“蒲與路,國初置萬戶,海陵例罷萬戶,乃改置節度使”。由此可知蒲峪路前身是萬戶府,海陵王為了加強 中央集權制,對地方行政制度做了上述改革。《金史》同時記載天德四年,即1152年十一月:“辛丑、買珠於烏古迪烈部及蒲峪路”。這就說明,蒲峪路的建置時間應當在天德四年以前。並且蒲峪路城內當時有很多建築,是女真人居住比較集中地區之一。金代的蒲峪路到元代還被起用,並且延續至元代仁宗大德二年,即1298年,自此以後,史書中見不到有關蒲峪路的記載了。這就說明蒲峪路故城從建置到廢棄最少經歷了一百四十七年。

建築遺址

1975年、1979年先後發掘南門址和城內東北隅的一處建築遺址。出土文物較多。陶器有罐、盆、瓮、燈和紡輪等;瓷器有碗、盤、壇等,同時發現較多瓷片,以定窯為主;鐵器有甲片、車輨、鏵、合頁、帶扣、刀削、鏟、鏃、馬蹬等;骨器有鏃、勺等。建築材料以磚瓦居多,其中有牡丹花紋磚、連珠紋獸面瓦當、板瓦、筒瓦、螭首等建築飾物。

1956年該城曾出土銅印一方,現已遺失,僅存印模。印漢文篆書“蒲峪路印”四字。對蒲峪路故城的確認,直到蒲峪路印的發現,才使其無須質疑。蒲峪路印的發現和消失就象蒲峪路故城一樣充滿了神秘和無奈。

蒲峪路是金上京路下轄的四個路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古城遺址,是金代的北方軍事重鎮。該城毀於戰火,還是自然災害,為後人留下了諸多的不解之謎。

現在的蒲峪路故城遺址東、北為沼澤地,遇到雨季通向古城的土路泥濘得無法通行,可古城內卻乾爽得滴水不存,它的水到哪裡去了?難道古城的地下有排水設施?古城內土質肥沃,旱澇保收。一牆之隔,城外也許顆粒無收,是自然的神力,還是人類的奇蹟,誰也無法說清。

蒲峪路故城遺址為我們確定金代的疆界提供了可靠的地理坐標。《金史》蒲與路條下注文:“(蒲峪路)南至上京六百七十里,東南至胡里改一千四百里,北至邊界火魯火疃謀克三千里”。金代是我國東北北部以女真族為主體建立的北方王朝。當時疆域鼎盛時期,東至日本海,西至青海積石,北至金蒲峪路之北三千餘里,火魯火疃謀克地,即今外興安嶺為邊,南以淮水中流及秦嶺與宋為界。

歷史淵源

據此可知,我國金代北部疆界,在蒲峪路治所以北三千餘里遠,俄羅斯境內外興安嶺以南的整個黑龍江流域都是中國領土。蒲峪路成為研究金元時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歷史沿革、建築、自然科學等方面的依據,同時也是我國金代北部邊界的地理坐標,並且有力地證明了清國中俄兩國政府所簽定的《尼布楚條約》是符合歷史情況的。

自金代海陵王設定節度使至滅亡的48年中,蒲峪路共任用了六位節度使,他們均出自女真族。在這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土生土長的金代蒲峪路籍傑出的女真族英雄曷懶路兵馬都總管仆散渾坦。他是金史中唯一明確記載的與岳飛直接交鋒的人物。南宋岳飛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仆散渾坦卻是一名不聞,他被埋進了金代歷史的故紙堆中,被遺忘在歷史的長河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